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风牵偏视疾病英文名称: wind-induced squint疾病别名: 目偏视、坠睛、...
养生
疾病名称: 风牵偏视
疾病英文名称: wind-induced squint
疾病别名: 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疾病概述:
风牵偏视(wind-induced squint)又称目偏视、坠睛、坠睛眼,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特征的眼病。本病起病急,病程较长,多与外感风邪、头部外伤、肿瘤病后等因素相关。若尽早治疗,效果较好;若疾病发展,严重可影响视力。相当于西医学的麻痹性斜视。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
主要病因: 外感风邪、头部外伤、肿瘤病后
检查项目: 视功能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査、眼眶X光片、颅脑CT或MRI检查、血生化
重要提醒: 若发现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而影响视力。
临床分类:
1、风邪中络
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眼珠偏斜,转动受限,抬头看物模糊不清,视一为二;伴有头晕目眩,步态不稳;舌淡,脉浮数。
2、风痰阻络
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眼珠偏斜,转动受限,抬头看物模糊不清,视一为二;伴有胸闷,呕吐,痰多,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弦滑。
3、脉络瘀阻
主要表现为眼珠偏斜,视一为二,多因头部外伤、眼部直接受伤或中风后出现;舌质淡或有瘀斑,脉涩。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体质虚弱或肿瘤病后的患者。
病因-总述:
风牵偏视的发生多与外感风邪、头部外伤、肿瘤病后等因素有关。基本病因为眼部脉络瘀阻。病位在眼,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感风邪
(1)人体气血不足,体质虚弱,风邪乘虚侵袭,伤及眼部经络,目中筋脉瘀阻而发病。
(2)脾胃失调,运输代谢水液功能失常,湿阻中焦,日久聚湿生痰,风邪入侵,导致风痰互结,阻于眼部经络,形成眼珠转动不灵。
2、头部外伤或肿瘤病后
因头面部外伤或肿瘤压迫,可致脉络受损,眼部脉络瘀阻而发病。
症状-总述:
风牵偏视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眼珠出现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视力下降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自觉症状
眼睛看物出现视一为二。常伴有视物模糊,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症状。
2、眼部检查
(1)眼珠发生偏斜,斜向眼部麻痹肌肉作用方向的对侧;一般头向麻痹肌作用方向同侧偏斜。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视力下降。
(2)出现同侧复视,即当外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见像在左侧,右眼所见像在右侧。
(3)出现交叉复视,即当内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见像在右侧,右眼所见像在左侧。
症状-并发症:
中风
风牵偏视病情扩散,可出现全身中风症状。主要表现有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表现。
2、或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眼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检查当天不要戴隐形眼镜,可携带墨镜减弱光线以保护眼睛。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眼球偏斜,视一为二等表现?疾病是突然发作还是持续发作?
2、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眩晕、恶心、走路不稳等?
3、从事什么工作?平时心情如何?
4、有经常熬夜疲劳用眼的习惯吗?
5、平时有偏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8、最近有没有受过头面部外伤或受风感冒?有没有其他疾病病史,如肿瘤等?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些表现?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会导致失明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滴眼药水能治好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视功能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査、眼眶X光片、颅脑CT或MRI检查、血生化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眼珠大小及位置、是否对称、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眼部压力及疼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视功能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査观察眼球位置是否偏斜,眼球运动有无障碍,以了解眼外肌的功能。
(1)眼球运动检查
患者头部固定不动,医生伸出食指让患者注视,并跟随食指向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方向转动,观察眼球转动情况。
(2)角膜光点投影法
医生与患者相对而坐,用手电筒或集光灯自33cm远投照于受检者鼻根部位,嘱患者注视灯光,检查者观察两眼角膜反光点位置。
(3)交替遮盖法
患者向前注视33cm远的目标,医生用遮板交替遮盖一眼,观察眼球是否移动。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
检测到血脂、血黏度、血糖等,用于判断有无血管性疾病及疾病风险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眶X光片
用于排除眼眶骨折等疾病。
2、颅脑CT或MRI检查
可排除颅脑出血及占位性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以眼珠偏斜为主症的通睛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
出现复视,视一为二。常伴有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症状。
2、体征
眼球发生偏斜,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
3、检查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诊断-鉴别诊断:
通睛
两者主要表现都为眼珠偏斜。通睛一般没有视一为二的复视表现,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无眼球运动障碍;风牵偏视多突然发病,看物视一为二,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并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转动受限。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络明目。早期应针药并用,疗效更佳。若经6个月以上治疗而麻痹肌功能仍无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若有颅内、眶内病变,应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邪中络
(1)肝虚血少的患者,可加用当归、熟地黄。
(2)风热表现明显的患者,可去方中生姜、肉桂、附子,加用生石膏、生地黄、秦艽、桑枝等。
2、风痰阻络
(1)加强活血通络作用,可加用赤芍、当归。
(2)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可加用竹茹、姜半夏。
(3)痰湿偏重的患者,可加用薏苡仁、石菖蒲、佩兰。
3、脉络瘀阻
(1)病变早期,可加用防风、荆芥、蒺蔡。
(2)后期表现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可加用党参、黄芪,或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治疗-药物治疗:
1、风邪中络
(1)方药:小续命汤加减。
(2)常见中药: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
2、风痰主络
(1)方药:正容汤加减。
(2)常见中药: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茯神心木。
3、脉络瘀阻
(1)方药: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
(2)常见中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白附子、僵蚕。
治疗-相关药品:
田七胶囊、血竭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十全大补丸,视病情辩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仍未见恢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麻痹肌缩短手术、拮抗肌后徙术等。
治疗-其他治疗:
1、针刺治疗
取三阳经的穴位为主,局部及远端取穴配合,每次选2-4个穴。常用穴位有风池、睛明、瞳子缪、承泣、四白、阳白、丝竹空、太阳、攒竹。
2、穴位敷贴
适用于风痰阻络证的患者。用复方牵正膏敷贴患侧太阳、下关、颊车穴,先太阳后下关再颊车,每次1穴。
3、推拿治疗
(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侧,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百会、睛明、攒竹、鱼腰、太阳、瞳子膠、丝竹空、风池等穴;再用双手拇指指腹分抹眼眶周围。上述手法反复交替使用。
(2)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者背部取肝俞、胆俞及对侧合谷、下肢光明等穴,点揉5-10分钟。
治疗-治疗周期:
风牵偏视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风牵偏视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风牵偏视一般起病急,病程较长,难以迅速治愈。预后因人而异,此病尽早治疗,疗效较好;若疾病发展,严重可影响视力。
预后-危害性:
若疾病久治不愈,病情迁延,可能会引起颅内或眼眶内的病变,也会影响视力。
预后-治愈性:
本病早期治疗得当,疗效更佳,预后较好。
预后-复发性:
若引起本病的病因如肿瘤、感染等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疾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规律的作息、减少用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风牵偏视的患者往往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应保持情绪稳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2、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应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2、眼部术后给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日常-生活管理:
1、病室宜整洁安静,光线宜暗,定时开窗通风。
2、外出时戴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3、病后需注重用眼卫生,不用手、脏手帕揉眼睛,防止病情加重。
4、适当遮盖麻痹眼,以纠正复视。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患者眼球偏斜的方向,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
2、观察患者全身表现,若出现发热,头昏目眩,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3、患者进行手术、针灸、穴位敷贴、推拿等治疗后,观察患者偏视好转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视功能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査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每日换药,注意眼局部反应,缝线是否在位,以及切口愈合等情况。
2、术后按医嘱使用滴眼液护眼,防止疾病复发。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辛辣,油煎及肥腻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及烈性饮料。
饮食建议:
1、可多食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2、多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等。
3、多食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容易妨碍脾胃,影响疾病的恢复。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容易感受风邪、肿瘤等引发,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增强体质,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疲劳用眼等,可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1、生活起居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姿势和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3、平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易怒,郁郁寡欢等不良情绪,防止情绪因素引发疾病。
4、若有外伤或肿瘤疾病,或其他颅内及眼内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引发本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