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英文名称: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
养生
疾病名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疾病英文名称: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疾病概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房波不能下传心室者。可以是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学者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列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一个特殊类型而不单独分出,但它是介于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是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最为严重的,常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患者常可出现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本病暂不能够达到治愈,需要终身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眩晕
主要病因: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较为繁多,主要可分为病理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遗传因素三大类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确诊后应立即治疗,避免发生并发症,甚至出现猝死。
临床分类:
根据阻滞部位可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两型:
1、Ⅰ型
大多发生在房室结水平,少数在希氏束近端阻滞。
2、Ⅱ型
均在希氏束远端和束支部位阻滞。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属于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
病因-总述:
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与其他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相似,主要包括心脏病变、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性因素,药物中毒、手术损伤等医源性因素。此外,部分研究表明该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病理性因素
(1)心脏病变: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炎、心内膜炎、多发性肌炎、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伴钙化、心脏肿瘤(特别是心包间皮瘤)等。
(2)其他:如原发性高血压病,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黏液性水肿等。
2、医源性因素
(1)药物中毒:如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手术损伤:在某些心脏术后、导管消融术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可能会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3、先天因素
目前认为,先天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较少见,可能为基因突变,可也能与遗传有关。
症状-总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症状取决于发病原因和心室率快慢,常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功能不全症状,以及心绞痛、眩晕,甚至出现晕厥等。
症状-并发症:
1、心室颤动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并发心室颤动,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前心电图常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有乏力、心悸、胸闷、恐慌、烦躁不安的症状。
2、阿-斯综合征
因心室率过慢容易导致脑缺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抽搐等阿-斯综合征表现,严重者可致猝死。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2、剧烈的心绞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缓解。
3、晕厥、抽搐。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2、伴心率过缓或有心搏脱漏。
3、伴头晕、暂时性意识丧失、抽搐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心血管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症状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什么原因会导致症状的加重或减轻?
4、您有心脏疾病吗?
5、您平时的饮食习惯怎么样?
6、您的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我的症状?
3、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如果手术治疗会有什么风险呢?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8、治愈后会不会影响之后的生活呢?
9、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呢?
10、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之后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还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将会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疑似患者进行心脏听诊,可见有间歇性心脏搏动脱漏,第一心音强度恒定。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为协助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规手段。在一帧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见P(心房波)与QRS波群(心室波)的传导比例≥3:1。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如果有晕厥症状,心电图可能没有记录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无法明确诊断,这时可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对一天中心率、心律变化的观察,明确有没有房室传导阻滞。有时记录的当天没有类似的症状发生,可能需反复多次检查才能有所发现。
3、心脏电生理检查
如果反复多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仍无明确阳性发现,而症状又确实可疑,可行有创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房室结传导功能。检查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穿刺股静脉,通过特制的临时起博电极放置于右心房,在右心房发放电脉冲,逐渐使心跳频率到达较高水平,观察当心跳到达一定水平后,房室结是否能够将心房的电信号传导至心室,引起心室的跳动。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史,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其次,需及时提高心室率以改善症状,预防阿-斯综合征。主要包括使用药物、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治疗-药物治疗:
1、阿托品
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够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率,适用于阻滞发生在房室结的患者。
2、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能够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适用于任何部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治疗-相关药品: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治疗-手术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适用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的患者。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需及时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将电极导线通过静脉血管插入到心脏需要起搏的部位,经过固定及测试阈值阻抗合适。在静脉入路附近缝合固定电极。在上胸部切开一个小口,在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做一个囊袋,将起博器的脉冲发生器放在囊袋里,将脉冲发生器和导线连接,缝合切口。
治疗-治疗周期: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
治疗-治疗费用: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心室颤动的抢救应争夺秒,发现后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2、若患者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抽搐等阿-斯综合征表现,需采取心脏按压、吸氧等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是一种严重又危险的心律失常性疾病。暂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猝死。
预后-危害性: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预后-自愈性:
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预后-治愈性:
本病暂不能够治愈,需终身治疗。
日常-总述: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危急的心脏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建议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日常生活管理,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正确用药等,尽量避免疾病进展,导致不良后果。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且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可能因依从性差而导致疾病反复加重或因担心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常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患者,避免疾病进展。
(2)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维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读书、适当散步等方式放松自己,减轻心理负担;患者可通过向医生咨询的方式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做好日常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
2、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滴速,以维持心室率在正常水平。避免过量,否则可加快房率而使房室传导阻滞加重,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出现头晕、无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以免发生晕厥、摔倒。
2、患者平时最好不要单独行动,外出散步时应该有人陪伴,睡前要在床头准备小便器,减少夜间起床次数。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日常-病情监测:
家人应多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备是在夜间,要经常摸一摸患者的脉搏,如果出现心率过缓,要立即叫醒病人,若醒后仍不能提高心率,则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起博器安装术后患者应该定期复查,早期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恶果。一般在起搏器植入后1、3、6个月,之后每一年都要做一次复查,复査内容主要是检测起博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另外有些功能可以根据病情开启或调试,从而达到安全、省电、舒适的目的。如果患者出现心跳有变化,或者又出现头晕,甚至晕厥,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待到接近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时(一般为8年左右),患者应适当增加随访频率,甚至可以每月一次,以便了解电池消耗情况,及时更换电池,以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24~72小时。
2、心脏起搏治疗术后可出现气胸、血胸、导管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等变化,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难以平卧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诊治。
3、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三低”原则。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防止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香蕉、苹果等,防止大便干燥。
2、夏季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但有水肿者,要限制水的摄入。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和烟酒等。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
3、慎食易胀气的食物,如萝卜、南瓜、红薯、豆浆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预防措施: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均能够有效降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病后应坚持按医嘱服药,巩固疗效,避免不良刺激。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衣着,起居有常,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在备孕前应进行产前咨询,避免孕育患病胎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