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关格疾病英文名称: dysuria and frequent vomiting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关格
疾病英文名称: dysuria and frequent vomiting
疾病概述:
关格(dysuria and frequent vomiting)是一种危重病症。临床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表现。多因水肿、淋证、瘫闭等病证在反复感邪、饮食劳倦后久治不愈,或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引起。本病有为危重病,难治愈,严重者可发展为肾衰危证。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均属于本病范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肾内科、中医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肾脏、脾脏
常见症状: 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主要病因: 多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在反复感邪、饮食劳倦后久治不愈,或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引起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B超、ECT、X线检查
重要提醒: 积极治疗水肿、淋证、癃闭等病症,若发现小便不通并见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避免发展为肾衰危证。
临床分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主要表现为小便量少,颜色很清,排出困难,甚至无尿;伴有脸色青滞,晦暗无光,肢体发凉,皮肤不温,神情疲惫,身体倦怠无力,腰部以下浮肿,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淡体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主要表现为小便量少,排出困难,恶心呕吐频繁;伴有头晕头痛,面部发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
主要表现为无尿或少尿,全身浮肿;伴有脸色苍白,口唇黯淡无色,手脚冰凉,头昏,意识不清;舌卷缩,淡胖,苔白腻或灰黑,脉沉细欲绝。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水肿、淋证、癃闭等疾病的病史的患者。
病因-总述:
久病肾虚是关格发病的基础,反复感邪,或饮食劳倦,或情志内伤,诱使关格发作或加重。关格的基本病机是脾肾衰惫,气化失司,湿浊毒邪内蕴,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病位以肾为主,可累及五脏。
病因-基本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风寒、风热、风湿之邪,均可闭阻塞上下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司,原有病证恶化,发为本病。
2、感受疫毒
外感疫毒时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脏腑传变,伤及肾脏。疫毒火热,耗伤肾阴,损伤肾阳,最终阴阳虚衰,或邪毒与气血搏结,气血运行不畅,肾不能化生精气,发为本病。
3、劳倦内伤、饮食不节
饮酒过度,过食辛辣厚腻食物,劳倦过度,容易耗伤脾气,使原有病证转化为关格之证。
4、药物损伤
因慢性疾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伤及肾阴肾阳,可致原有病证加重,发为关格。
5、其他
跌倒损伤、失治、误治等,或伤血,或致瘀,或助邪或伤正,均可为关格之证的促发因素。
症状-总述:
关格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合并呕吐,小便不通发生在前,呕吐出现在后。关格前期以脾肾症状为主,后期阶段渐渐累及多脏,出现危险症候。
症状-典型症状:
1、前期阶段
主要表现有水肿、淋证、癃闭等原发病症状,出现小便不通合并呕吐,面色苍白或晦滞,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腰脊酸痛,或伴水肿,尿量明显減少,头痛不寐,食欲不振,晨起恶心,偶有呕吐。
2、后期阶段
前期阶段症状不断加重,也有一部分关格病前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在重感外邪、手术等因素作用下,可突然出现关格的后期阶段症状。表现有恶心呕吐频作,口中秽臭或有尿味,或腹泻,一日数次至十多次不等,或便秘,肌肤干燥,甚至肌肤甲错,瘙痒不堪,呼吸缓慢而深,咳喘气促,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疼痛,水肿较甚,尿量进一步减少,甚则不通,四肢抽搐,狂躁不安,谵语昏睡,甚则神志昏迷。
症状-病情发展:
由于阴阳互根,五脏相关,邪实与正虚之间互相影响,使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因正不胜邪,发生内闭外脱,阴竭阳亡的危急之候。
症状-并发症:
由于关格病后期大便不通,阻塞肠道,导致肠梗阻发生。主要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有神疲乏力、腰膝酸痛、头晕、头痛;严重者伴有喘促、抽搐、甚至谵语、昏迷等。
就医-急诊指征:
1、若出现神识不清,语无伦次症状。
2、出现四肢抽搐,头晕昏迷,惊厥等表现。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小便明显减少,并且有呕吐症状。
2、伴有食欲不振,身体乏力,水肿、气短等表现。
3、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肾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血压测量及简单查体,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小便不通、恶心呕吐的症状,那个症状先出现的?这种持续多长时间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神疲乏力、腰膝酸痛、头晕、头痛等?
3、有没有其他疾病?如水肿、淋证、癃闭等?
4、亲属中是否得过类似的病吗?
5、最近有服用其他药物吗?经过什么治疗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平时饮食状况如何,有抽烟喝酒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大小便异常,呕吐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X线检查、B超、ECT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望呕吐物、大小便情况、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以及呕吐时声响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汗出,问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身体浮肿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它
医生通过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来初步判断患者血压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慢性肾衰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白细胞尿、尿比重下降不同结果。
2、血常规
用于判断是否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出血倾向和血栓以及观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来判断是否有感染
3、血生化检查
用于判断是否合并水、电解质等多种代谢紊乱,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4、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常用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影大小,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及水肿等情况。
2、B超
双肾B超能够了解肾脏体积大小及肾皮质厚度、肾实质厚度,对慢性肾衰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心脏超声主要了解脏脏形态及功能情况。
3、ECT
用于观察肾脏动静脉血流情况和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小便不通并见呕吐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小便不利的走哺、癃闭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具有小便不通和呕吐并见的临床特征,而且是先有小便少或小便不通,再有呕吐症状。
2、发病一般较缓慢,多有水肿、淋证、癃闭等肾病病史和外感风寒、风热等诱发因素。
3、也可由某些疾病如温毒、霍乱、疮疡等突然转变而来,另有部分病人早期阶段不明显或很短暂,迅速进入后期阶段。
诊断-鉴别诊断:
1、走哺与关格
走哺主要指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往往先有大便不通,然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胃内的饮食痰涎,也可带有胆汁,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由于大小便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所致,属于实热证,其病位在肠。关格属于脾肾衰败,湿浊毒邪壅塞三焦,是虚中夹实的病证,故与走哺有本质的区别。从预后来看,一般关格属危重疾病,预后较差,走哺只要治疗得当,预后一般较好。
2、癃闭与关格
癃闭与关格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而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
治疗-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关格总的治则为“标本兼施,攻补兼顾”,早期脾肾阴阳衰惫,本虚为主,故以补为先,兼以化浊利水;晚期湿浊毒邪壅盛,标实为主,补泄两难,应补中有泻,补泻并重,泻后即补,或长期补泻同用,灵活掌握。
治疗-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从而阻抑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治疗-药物治疗: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1)方药:温脾汤合吴茱黄汤加减。
(2)常见中药: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大黄、吴茱萸、大枣。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1)方药: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2)常见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黄、钩藤、白芍、生甘草、竹茹、茯神。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
(1)方药: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加减。
(2)常见中药:人参、附子、生姜、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制)、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天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竹茹、甘草。
治疗-相关药品:
康肾颗粒、香砂六君子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强肾片、肾宝合剂等,不同证型用药有所不同。
治疗-手术治疗:
暂无相关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艾灸或电针刺激人体经络上的腧穴,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用于缓解关格并发证、头晕头痛、大便不通、抽搐等症状。体针取穴中脘、内关,针用泻法,足三里、阴陵泉、肾俞、中极,针用补法。耳针可以取穴肾、膀胱、内分泌、神门、脾、胃肠,毫针轻度刺激,也可用王不留行贴压。
2、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关格的重要方法。关格临床上不仅表现为小便不通,也可出现大便秘结,应用大黄通腑泻浊,使邪有出路,对缓解病情十分必要。一般用大黄、蒲公英、丹参、牡蛎、附子等药、水煎液保留灌肠,时间要求在半小时以上,1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治疗-治疗周期:
关格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关格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关格病的预后转归,与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性质、轻重及正气的强弱、治疗是否得当等有密切的关系,妥当的治疗对本病的转归起关键作用。关格预后较差。若能及时有效救治,病情可获一定程度的缓解。若湿浊毒邪凌心犯肺动肝,出现昏迷、喘促、惊厥、中风者,预后极差。
预后-危害性:
疾病中后期可损伤涉及五脏,正气虚弱,产生多种并发证,若肾阳衰竭,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若肾阴亏耗,肝阳上亢,会出现眩晕、中风等症状;若邪陷心包,会出现昏迷、神识不清,认知障碍等症状,甚至阴阳离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关格前期治疗阶段,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注意日常饮食以及情绪调护,预后尚好。
预后-复发性:
关格是一种病程长,病情重的疾病,如果平时调护不当,反复感邪,或饮食劳倦,或情志内伤,都会引起关格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规律的作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关格易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常有悲观失望情绪,患者应保持乐观,心境平和,消除不良情绪,以防症状加重。
2、平时注意情志调养,避免急躁易怒、忧愁郁闷等不良情绪,培养其乐观、积极、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浓煎。一般可少量多次温服。
2、病人因呕吐而拒服时,应给予耐心的解释,亦可先饮姜汁止吐,或在药中加少许白糖。
3、进行中药灌肠以排泄湿毒的患者,灌肠后,注意抬高臀部10cm,使药液不外溢,静卧1小时左右再起床排便,让药液保留在肠腔内,通过黏膜充分吸收,以提高治疗效果。
4、并注意排便次数,做好记录。对服用缓泻剂者,应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病人,应设置护栏,以防坠床损伤。病情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由于代谢产物的潴留,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勤剪指甲,勿搔抓皮肤,以减少皮肤损伤或感染的机会。可用温热水洗澡、擦浴,避免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肥皂,以减少刺激。
4、对水肿严重或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间隔2~4小时变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并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以防褥疮的发生。
5、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呕吐不止者,吐后用温水漱口。呼吸有氨味的患者,易并发口腔炎,平时,饭后、睡前经常用等渗盐水或中药漱口液漱口、刷牙,防止口腔炎的发生。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病人血压、体温、呼吸、舌质、舌苔、脉象,以及尿量和尿性质的变化,正确记录24小时尿量。
2、观察呕吐情况,如呕吐物的性质、数量和气味等。呕吐频繁时,应注意呕吐次数及伴随症状;如伴有纳呆、尿少者,要注意酸中毒症状。
3、出现深大而略快的呼吸、脉数、嗜睡、昏迷等,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相应的处理。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主要复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肾功能、X线、B超、CT等检查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尽可能选取能为人体充分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蛋清。适当增加糖的含量,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可根据肾功能调节蛋白质摄入量。
饮食建议:
1、动物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20~40g;对血清非蛋白氮指标较高的病人,每日摄入量则不应超过40g。除非出现严重的水肿,一般饮食中的钠及水分不必限制。
2、有厌食、呕吐、腹泻者,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则不限制饮食,但宜供给优质蛋白饮食。
3、急性期伴有浮肿的患者,应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限制饮水量。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造成血压升高。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以免聚湿生痰。
3、还需忌食雪糕、凉茶等寒凉生冷之品。
4、减少食用如花生、豆类、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加重肾脏负担。
5、避免食用腌制或高盐的食物,如泡菜、咸菜、大酱等。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水肿、淋证、癃闭等原发病,以及防止感冒、温病的发生是预防关格发生的关键。
1、积极治疗淋证、水肿、尿路结块、结石等疾患。
2、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起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久坐少动。
3、避免情绪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环境卫生,防止感冒等疾病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