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含牙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dentigerous cyst疾病概述: 含牙囊肿(denti...
养生
疾病名称: 含牙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dentigerous cyst
疾病概述: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又称滤泡囊肿,是指附着于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并包绕未萌出牙的牙冠的一种囊肿。停留在牙槽骨中的未萌出牙,可刺激造釉细胞呈增殖性变和产生分泌物形成囊肿。患者的症状与含牙囊肿的大小有关,小的含牙囊肿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大的囊肿会导致颌骨膨胀和相邻牙的移位。本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也可选择适当的药物缓解患者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颌骨膨胀、相邻牙移位、面部不对称、小的含牙囊肿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主要病因: 未萌出牙刺激周围组织产生分泌物,形成囊肿
检查项目: 囊液检查、X线、CT、MRI、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有恶变的可能,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不过极少数情况下才发生恶变,患者也无需过分担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含牙囊肿是较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颌骨发育性囊肿中最常见的囊肿,占所有牙源性囊肿的16%~24%。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任何牙位,好发年龄为11~30岁。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含牙囊肿主要与未萌出牙(包括恒牙或额外牙)刺激周围组织有关。停留在牙槽骨中的未萌出牙可刺激造釉细胞,使其呈增殖性变,产生分泌物,并最终形成囊肿。患者的牙釉质被包围在囊内,囊腔内含黄色或棕色液体。
病因-危险因素:
口腔卫生差、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小的含牙囊肿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常因牙齿未能正常萌出而来就诊,或在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大的囊肿会导致颌骨膨胀和相邻牙的移位,更大的囊肿甚至会导致面部不对称,但很少会导致病理性骨折。含牙囊肿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会出现疼痛、肿胀。如囊肿不断增大,就会压迫神经产生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
症状-并发症:
1、极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成釉细胞瘤,极少数情况下含牙囊肿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
2、较大的含牙囊肿可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导致咀嚼困难等情况出现。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含牙囊肿;
2、出现颌骨膨胀、相邻牙移位;
3、出现面部不对称;
4、伴有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
5、出现其他异常的症状或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口腔科就诊检查。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主要表现为哪里不舒服?
2、您是怎么知道您自己有含牙囊肿的?
3、您平时的口腔卫生习惯怎么样?
4、您会每天按时刷牙吗?
5、您平时喜欢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吗?
6、您最近食欲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自愈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颌骨膨胀、相邻牙移位、面部不对称等症状或是于体检中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口腔检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可能进行囊液检查、X线、CT、MRI、病理检查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口腔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观察囊肿发生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按压囊肿了解其性质,初步判断患者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囊液检查,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在囊肿部位进行穿刺,抽出部分囊液进行检查,囊液可为草绿色、黄色液体,检查可见胆固醇晶体。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可能取下囊肿组织进行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低倍镜下可见囊肿包绕牙冠。含牙囊肿的组织学特点因囊肿是否感染面有很大的不同,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医生通过X线检查观察典型的含牙囊肿征象,判断患者病情。含牙囊肿典型表现为包绕未萌出牙牙冠一边界清楚的透射阴影,周围有一细的阻射线包绕。
2、CT、MRI
CT、MRI也可作为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观察囊肿的征象,同时检查周围组织的变化,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了解患者日常的口腔卫生、饮食习惯如何,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的口腔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囊液检查、X线、CT、MRI、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始基囊肿
可伴有先天性缺失牙,颌骨膨隆,扪诊可有乒乓球样感,囊内含有清亮液体。X线片显示边缘整齐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透光阴影,多为单房,亦可见多房,不含牙。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角化囊肿
囊内黄白色油脂样物。X线片显示囊肿沿颌骨长轴向生长,可含有完整牙而非单独牙冠。可通过脓液检查以及X线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含牙囊肿常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将囊肿切除,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还可通过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2、不吃辛辣刺激、坚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无需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严重,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症状,可选择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患者不能擅自使用镇痛药。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阿司匹林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体积小的含牙囊肿来说,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摘除囊肿及将累及牙拔除,将囊肿组织尽可能彻底去除。对于处于萌牙阶段的患儿,可单纯去除囊肿,待牙齿自行萌出。
2、如果累及牙萌出比较明显,该牙可在囊壁部分切除后保留在原处,另需正畸治疗以辅助萌出。
3、对于大的导致颌骨明显膨胀及骨质变薄的含牙囊肿,则采用开窗术使囊肿减压缩小后,再采用创伤更小的外科手术来切除囊肿。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含牙囊肿预后极佳,囊肿完整切除后很少复发,除非残留有衬里上皮的碎片或病变本身实际上是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但部分患者含牙囊肿的衬里上皮可能发生增殖而转化为成釉细胞瘤,极少数情况下含牙囊肿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
预后-危害性:
含牙囊肿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以及语音等。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面部的畸形。极少数情况下含牙囊肿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
预后-自愈性:
含牙囊肿难以自行消除,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囊肿通常可以去除,局部的症状得到缓解,得到治愈。部分患者可能会转化为恶性肿瘤,导致不良预后。
预后-复发性:
完整切除后很少复发,如果治疗不彻底,有复发风险。
日常-总述:
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手术后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病情监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吸烟、饮酒。
2、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按时刷牙。
日常-病情监测:
恢复期间注意症状有无加重,如出现肿胀、疼痛明显、麻木等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医生可能会为患者留置引流管,患者应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引流量。
2、术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换药。
3、术后第一天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下床活动,待病情允许时可以适当的下床走动。
饮食调理:
术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进食,多吃一些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术后患者要遵医嘱进食,通常需要从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
2、适当的多吃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3、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饮食禁忌:
1、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要减少食用。
2、过冷、过热的食物应等到温度适宜再使用,减少对口腔的刺激。
3、少吃含糖高、柔软有黏性的食物。
4、少吃坚硬、含骨或是海鲜等食物,避免对口腔造成损伤。
预防措施:
含牙囊肿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其病因,具体措施如下:
1、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定时刷牙,饭后注意漱口。
2、健康饮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烧烤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