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颌骨造釉细胞瘤疾病英文名称: jaw ameloblastoma疾病别名: 颌骨成釉细胞...
养生
疾病名称: 颌骨造釉细胞瘤
疾病英文名称: jaw ameloblastoma
疾病别名: 颌骨成釉细胞瘤
疾病概述:
颌骨造釉细胞瘤(jaw ameloblastoma)又称颌骨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的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青中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逐渐发展可导致颌骨膨隆及面部变形。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偶有恶变及远处转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颌骨
常见症状: 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面部畸形、牙齿松动、下唇麻木、咬合错乱
主要病因: 确切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穿刺检查
重要提醒: 颌骨造釉细胞瘤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也有恶变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需及早就医,接受正规诊治。
临床分类:
颌骨造釉细胞瘤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可以分为实性或多囊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和单囊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颌面部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源性肿瘤。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实性或多囊型造釉细胞瘤
常见于30-49岁,平均年龄40岁,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2、促结缔组织增生型造釉细胞瘤
无明显好发人群。
3、单囊型造釉细胞瘤
多见于青年人,20-29岁之间,平均年龄25岁。
病因-总述: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确切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来源于成釉器、牙板上皮及牙周膜内上皮残余(牙齿发育过程中残留的部分),也可能由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发生而来,亦可能来自始基囊肿。
病因-危险因素:
1、下颌受伤或口腔感染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饮食中某些蛋白质或矿物质的缺乏。
症状-总述:
颌骨造釉细胞瘤生长缓慢,初期一般无自觉症状,逐渐发展可使颌骨膨大,造成面部畸形。肿瘤侵犯其他部位可导致一系列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初期一般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造成面部畸形,左右不对称。
2、肿瘤侵犯牙槽突,可出现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
3、瘤侵犯下颌升支及关节区,可导致下颌运动受限制,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碍。
4、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颊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
5、肿瘤如果发展很大,骨质破坏较多,可引发病理性骨折。
6、肿瘤侵入鼻腔,可发生鼻阻塞,导致呼吸不畅。
7、肿瘤侵入上颌窦波及眼眶、鼻泪管时可使眼球移位、突出及流泪。
8、肿瘤向口腔发展,可出现咬合错乱。
症状-并发症:
肿瘤表面常见有被对颌牙造成的压痕,如果咀嚼时发生溃疡,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病损区化脓、溃烂、疼痛。
就医-门诊指征:
1、颌骨逐渐膨隆,面部左右不对称。
2、牙齿不明原因的松动、移位或脱落。
3、出现吞咽困难、咀嚼障碍、呼吸不畅等症状。
4、下唇及颊部感觉麻木不适。
5、颌面皮肤溃烂、流脓、疼痛。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口腔科或五官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就诊前请清洁口腔。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5、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颌骨膨大了?
2、您是否有嘴巴张不开、吞咽困难等症状?出现多久了?
3、您还有其他症状吗?
4、您之前颌骨是否受过外伤?
5、您接受过治疗吗?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疾病呢?
2、需要进行哪些检查项目?检查的时间和费用是怎样的呢?
3、这种病怎样治疗呢?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费用高吗?
4、能治愈吗?后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是否会复发?
5、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复查的项目有哪些?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颌骨无痛性膨隆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一般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拍摄X线片辅助诊断,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观察患者颌骨的膨隆部位,是否存在面部畸形及左右不对称,口腔黏膜内有无化脓、溃烂等表现。
2、触诊
医生会按压颌骨膨隆部位判断是否有异常表现,颌骨造釉细胞瘤按压一般会有乒乓球样感。同时还会使用牙科镊子检查牙齿的松动度,判断牙槽突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X线片可用于判断颌骨造釉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典型影像学表现为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单房比较少。多房性因其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润性,故周围囊壁边缘常不整齐、呈半月形切迹。
检查-病理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可以确定病损区域的性质,是诊断的金标准。医生一般会从病损区域切取部分组织,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颌骨造釉细胞瘤大多为实性,镜下一般可见成釉器样结构,即含有上皮岛及上皮条索两类细胞成分,在镜下排列成滤泡状、丛状等,偶尔也含有角化珠、颗粒细胞等。
检查-其他检查:
若肿瘤囊性成分较多时,医生会采用细针在肿瘤囊腔内进行穿刺,可抽出褐色的液体。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颌骨渐进性肿大膨隆、触及乒乓球样感、面部不对称等),结合口腔专科检查、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即可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牙源性腺样瘤、含牙囊肿、角化囊肿、骨巨细胞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多数疾病均可表现为颌骨渐进性膨隆,需与造釉细胞瘤进行鉴别。
1、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腺样瘤好发于上颌尖牙区,多见于青少年。X线常表现为单房性阴影伴有钙化颗粒。
2、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全部为囊性,可抽出草黄色液体,而颌骨造釉细胞瘤多为实性,少数为囊性,可抽出褐色液体。
3、角化囊肿
角化囊肿为囊性结构,可抽出乳白色或黄色皮脂样物质,而颌骨造釉细胞瘤多为实性,少数为囊性,可抽出褐色液体。
4、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有牛皮纸样感觉,可穿破颌骨,呈暗紫色或棕色。X线片显示骨质膨胀,周界清楚,肥皂泡沫状或蜂房状囊性阴影。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造釉细胞瘤,医生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肿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多数情况下需在病变外约0.5cm处切除肿瘤。但临床上应根据病变大小、部位、是否复发等因素决定手术方式。如有恶性病变时,应按照恶性肿瘤手术原则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手术治疗:
1、肿物刮除术
主要适用于单囊颌骨造釉细胞瘤,对于范围较小的多囊病变也可采用。术中一般先刮出囊腔内容物,刮除肿瘤后医生会对骨腔做进一步处理。可对骨壁进行一定磨除,以减少复发。此法虽有保存功能及容貌的优点,但复发率高,术后应遵医嘱长期随访。
2、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适用于病变范围不大,下颌骨下缘及升支后缘有一定厚度正常骨质者。该术式可以保留下颌骨的连续性,较好地保存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外形。
3、截骨植骨术
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者需要在病变外0.5cm处截骨。截骨后遗留的缺损一般应即刻植骨修复。对于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或因条件所限不能行植骨术者,医生可能用不锈钢针以及其他代用品如钛板固定残端,以保持缺隙,后期再行植骨手术。
4、肿瘤减压成形术
对于囊性颌骨造釉细胞瘤可采用减压成形术,并遵医嘱定期随访。
治疗-治疗周期: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和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与疾病的分型、治疗干预是否及时、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单囊型及促结缔组织增生型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实性或多囊性造釉细胞瘤的术后复发率较高。
预后-危害性:
1、颌骨膨隆可造成面部左右不对称,影响颜面美观。
2、肿瘤生长较大或波及鼻腔、上颌窦、眼眶等,会导致张口受限、牙齿松动、呼吸困难、眼球移位、突出及流泪等症状。
3、若肿瘤治疗不彻底可导致复发,多次复发会增加肿瘤恶变的风险。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早期发现通过手术切除一般可治愈,如肿瘤累及颅底甚至侵入颅内通过外科手术不能彻底去除。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刮治术后的复发率约为10%,实性或多囊型颌骨造釉细胞瘤刮治术后复发率为50%~90%,术后仍需长期观察。
日常-总述:
颌骨造釉细胞瘤可对患者的容貌及进食产生影响,应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平时注意避免揉搓肿瘤部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颌骨膨隆可引起面部畸形,有些患者担心术后遗留瘢痕影响美观以及再次复发,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恐惧、焦虑等。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使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积极地面对疾病。
(2)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书法、绘画、下棋等,以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需要科学作息,避免劳累、过度说话、用力挤压揉搓膨隆的颌骨。
2、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
3、为避免颞下颌关节僵硬,可在医嘱指导下进行张口训练。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减少用力咳嗽,减少舌体运动。
2、家属应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伤口周围有无红肿,若有异常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术后放置引流管者,家属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如量多且鲜红,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术后早期可选择鼻饲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如牛奶、鱼汤、骨头汤、果汁、豆浆等,保证患者机体营养的均衡。随着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正常饮食。
饮食调理:
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日常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全面、均衡,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1、宜食用易咀嚼、无刺激性、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饮食要含有适当比例的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4、进食速度宜慢。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口腔黏膜创面愈合。
2、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对口腔造成刺激。
3、避免进食生冷、过热、硬质食物。
4、少食油煎、熏烤、腌制食物。
预防措施: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暂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