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花斑糠疹疾病英文名称: pityriasis versicolor疾病别名: 花斑癣、汗...
养生
疾病名称: 花斑糠疹
疾病英文名称: pityriasis versicolor
疾病别名: 花斑癣、汗斑
疾病概述:
花斑糠疹(pityriasis versicolor)既往称花斑癣、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引起的表浅感染。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好发于面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皮损由点状斑疹逐渐增大,还可相互融合成片。本病病程慢性,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具有一定遗传易感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点状斑疹、斑片
主要病因: 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损鳞屑直接镜检、真菌培养、Wood灯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治疗困难,且极易复发,因此应严格遵循医嘱按疗程用药,以避免复发。
流行病学-传染性: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
病因-总述:
花斑糠疹是由马拉色菌感染、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常可在宿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发病。
病因-基本病因:
马拉色菌属嗜脂酵母菌,是常见的人体寄居菌,属条件致病菌,迄今为止已分为14种,而引起花斑糠疹的病原真菌主要为球形马拉色菌。条件适宜时,马拉色菌可转变为致病菌,侵犯皮肤角质层,从而致病。
症状-总述:
花斑糠疹皮损可逐渐发展,由点状斑疹逐渐增大到指甲大小,还可相互融合成片。病程慢性,冬轻夏重。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表现
皮损初为以毛孔为中心、边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呈褐色、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之后斑疹逐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可为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界限清楚,表面覆有糠秕状鳞屑。皮损的颜色表现和患者的肤色、日晒等情况有关,浅肤色人群及日晒多的患者皮损多呈深色,深肤色人群及日晒少的患者皮损多呈浅色。儿童特别是婴儿,常为色素减退斑。
2、好发部位
以面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多发。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斑疹或斑片;
2、皮损不断增大、增多,甚至融合成大片;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不断增大的斑疹或斑片,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查,注意着装,便于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疹是何时出现的?
2、近期皮疹有增多或变大吗?
3、您还存在瘙痒或疼痛等不适吗?
4、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类似疾病吗?
5、您的饮食情况如何?
6、您有长期应用激素药物吗?
7、您用过药物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8、您还患有其他疾病吗?有进行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
2、病情严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点状或片状皮损,且伴瘙痒不适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皮损情况,之后可能会根据检查情况建议行皮损鳞屑直接镜检、真菌培养、Wood灯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皮损进行检查,以了解其数目、大小、形态、颜色、质地、分布、有无触痛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皮损鳞屑直接镜检
医生会刮取皮损处鳞屑,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成簇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真菌培养
医生会取部分皮损组织进行培养,可发现有奶油色酵母菌落生成。此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会使用滤过紫外灯(Wood灯)进行检查,灯下可见皮损呈黄色或黄绿色荧光。此外,该检查还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家族史以及斑疹、斑片样皮损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Wood灯检查,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常需与白癜风、玫瑰糠疹、单纯糠疹、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白癜风
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典型皮损为乳白色或瓷白色色素脱失斑,边界清楚。白斑中毛发可正常或变白。病程慢性迁延,长短不定,部分患者可自行好转或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
2、玫瑰糠疹
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具有自限性。常在10~40岁发病,典型皮损为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上附细小糠状鳞屑。真菌学检查阴性。
3、单纯糠疹
又称白色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典型皮损表现为鳞屑性色素减退斑,皮损边缘境界不清。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但可复发。真菌学检查阴性。
4、脂溢性皮炎
是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成年人和婴儿。典型皮损为红色斑片,上附细小的黄色油腻鳞屑。部分婴儿患者可自愈。真菌学检查阴性。
5、贫血痣
一种血管组织发育缺陷及功能异常导致的局部皮肤色素减退,出生时、儿童或成人期发病。典型皮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苍白色斑,摩擦或遇热后白斑周围皮肤充血发红,而白斑本身不变。真菌学检查阴性。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若皮损面积大、单纯外用疗效不佳,还可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由于本病易复发,因此治愈后可能仍需间歇反复应用抗真菌药,以防止疾病复发。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常用有酮康唑霜、乳膏或洗剂,以及咪康唑霜、益康唑霜、克霉唑霜、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二硫化硒、1%萘替芬、5%过氧苯甲酰凝胶、联苯苄唑酊或霜、复方雷锁辛洗剂等。
2、口服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等,但注意可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硫代硫酸钠溶液、二硫化硒、萘替芬、过氧苯甲酰凝胶、联苯苄唑、复方雷锁辛洗剂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无生命危险,虽难以治愈,但坚持合理、规范的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但易复发。
预后-危害性:
1、因本病无不适感,常导致患者不重视本病,不按医生指导规范治疗,容易引起疾病复发。
2、本病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皮疹,影响外貌美观。
预后-治愈性:
因本病相关促发因素难以消除,故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积极、正规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治愈后易复发。外用药物治疗患者有50%在12个月内复发,泛发及顽固患者口服治愈后,仍有40%在6个月内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皮肤保护,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避免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因本病治疗存在困难,且易复发,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能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
(2)部分患者由于皮损发生于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影响外貌美观,容易出现自卑等不良心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可多与医生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家属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情。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以防影响治疗效果。如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应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以防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防引起感染。
2、穿宽松、柔软、舒适、透气的衣物,以防刺激皮损,加重不适。
3、定期对衣物、被褥清洗、消毒。
4、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复诊须知:
严格遵循医嘱复查,复诊时可携带既往病例和检查报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对治疗药物进行调整。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作。同时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皮损和不适。
饮食建议:
1、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三餐定时。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禁忌:
1、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皮脂分泌增多而加重病情。
2、限制烟酒、咖啡的摄入,少吃甜食。
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是因某些情况下诱发真菌感染所致,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相关诱发因素,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和复发。
1、勤洗澡、洗衣,保持皮肤和衣物清洁。
2、穿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长期穿紧身衣服。
3、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保持机体免疫力。
4、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滥用、乱用药物。
5、均衡饮食,合理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