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坏死性龈口炎疾病英文名称: necrotizing gingivostomatit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坏死性龈口炎
疾病英文名称: necrotizing gingivostomatitis
疾病概述:
坏死性龈口炎(necrotizing gingivostomatitis)是发生在口腔中的坏死性炎症,由梭形杆菌、奋森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是一种机会性感染,这些病原体平时就存在于人口腔中,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时,这些病原体可大量繁殖,引起本病。患者常表现为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坏死性龈口炎可通过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常选择抗菌药物;手术治疗以清除结石、去除坏死组织、重建局部结构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
主要病因: 梭形杆菌、奋森螺旋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X线、涂片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坏死性龈口炎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可能扩散至全身,引起脓毒症、休克等,因此如果出现了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
坏死性龈口炎可通过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坏死性龈口炎和慢性坏死性龈口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坏死性龈口炎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坏死性龈口炎多见于儿童,但其中慢性坏死性龈口炎多发生于成人。
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发生本病,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病、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人群。
3、患有其他口腔疾病的人群,比如牙周炎、龈缘炎等。
病因-总述:
坏死性龈口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梭形杆菌、奋森螺旋体等病原体平时就存在于人口腔中,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平衡状态,不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症状。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患有牙周病等情况时,平衡被打破,这些病原体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等导致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的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这些人群更容易发生坏死性龈口炎。
症状-总述:
急性坏死性龈口炎和慢性坏死性龈口炎患者的表现不同,两者都有牙龈出血、疼痛以及口腔异味的表现,但症状的程度不同,通常急性坏死性龈口炎的症状更加严重,患者的疼痛更强烈,还可能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坏死性龈口炎
患者牙龈出血较重,轻微触碰即可能引起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自发出血。患者病变区域疼痛强烈,部分患者病变区域的唇黏膜、颊黏膜可出现溃疡,导致患者出现面部疼痛。患者还可有口腔异味。
2、慢性坏死性龈口炎
患者的症状较急性坏死性龈口炎轻。患者牙龈出血量少,疼痛程度也轻,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口腔异味也不明显。
症状-并发症:
1、当免疫功能极度降低,患者可能合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导致面部组织迅速变黑、坏死、脱落,并向肌层蔓延,形成走马疳。此时,由于组织分解毒性产物和细菌毒素,患者可发生全身中毒症状。
2、本病会引起患者牙齿或牙周组织病变,导致牙周病、牙隐裂、牙周萎缩等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急性坏死性龈口炎患者可伴有唾液黏稠、低热、全身乏力、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牙龈疼痛、出血;
2、口腔有异味;
3、面部疼痛、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4、低热、全身乏力。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当您出现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情况时,可选择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您的口腔进行详细的检查,请您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里不舒服吗?
2、您的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最早是何时出现的?
3、您的症状有加重的情况吗?
4、您曾患有牙周炎、龈缘炎等口腔疾病吗?是否治愈了?
5、您平时口腔卫生习惯如何?按时刷牙吗?
6、您平时精神压力大吗?是否患有免疫缺陷病?
7、您的症状出现后进行过治疗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精神压力大有关系吗?
2、我的疾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的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您推荐哪些方法进行治疗?
4、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5、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6、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您出现了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选择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病情,然后可能选择血常规检查和X线检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局部的病变,涂片检查和病理检查能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体温、血压等是否正常,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会检查患者有无牙龈出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异味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选择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等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2、涂片检查
医生会从病变区域取出部分分泌物,在镜下观察患者有何种病原体感染。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有创检查,医生会通过专业的医疗设备取出部分病变组织,在镜下观察,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选择X线检查,观察患者口腔有无其他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还会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它的口腔疾病或是免疫缺陷病,近期有无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等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X线、涂片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坏死性龈口炎应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保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平稳。还可通过清洗等方式去除坏死组织,通过手术去除大块牙石,保持口腔清洁。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关注患者体温、水电解质是否正常,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如果患者体温过高,医生可选择物理降温等方式,医生还会通过输液等方式保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一般治疗:
医生会进行局部治疗,使用3%过氧化氢清洗患处,叮嘱患者用氯己定溶液含漱,去除坏死组织。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医生通常会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包括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替硝唑、甲硝唑等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部分患者存在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及时的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缓解患者牙龈出血等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过氧化氢、氯己定、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替硝唑、甲硝唑、维生素C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对于有大块牙石的患者,医生会选择洁治术清理牙石,保持口腔清洁。
2、如果患者有牙龈、牙槽骨的病变,也可通过手术使其恢复正常的形态。
3、对于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医生可选择牙周手术,将局部细菌清除,防止疾病复发。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本病类似中医的牙疳,其病因有内外之分,但多以内因为主。机体外受风热之邪,内有阳明胃经湿热,两者相搏,热毒炽盛,火邪郁里,灼伤黏膜,以致溃破腐烂。或因气血失荣,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亏而致破溃。所以,本病也有虚实之分,前者为实,后者为虚。
1、偏于风热火毒、实热炽盛者,则应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清胃降火。方药可用清瘟败毒饮、清胃散、凉血消毒饮等加减。药物如升麻、生石膏、黄芩、栀子、川连、薄荷、紫地丁、生地、竹叶、连翘等。
2、偏于阴虚火旺、气血不足者,则应以滋阴清热、理血益气、健脾渗湿为治。方药可用生地、赤芍、黄芩、陈皮、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当归等。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预后一般良好,症状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如果没有进行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牙齿结构破坏,甚至导致牙齿损失,部分患者的感染可能会扩散至全身,有生命危险。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患者牙龈疼痛、出血、口腔异味,影响患者正常咀嚼和社交,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2、若患者全身状况极度衰弱、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佳,病变可迅速坏死崩解,甚至造成组织破溃穿孔。
3、部分患者的感染可扩散至全身,引起脓毒症等症状,可导致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但多数患者可取得较好的预后。
预后-根治性:
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要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按时刷牙,及时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度劳累,可选择一些适当的运动,避免剧烈的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因为病情好转就自行停药或减量。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残渣。
2、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
3、保持心情舒畅,及时排解学习、工作中的压力。
4、适当进行运动,选择慢跑等柔和的运动,不要进行激烈的对抗运动或是高空跳伞等运动。
5、戒烟戒酒,香烟和酒精会对口腔环境产生破坏。
日常-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手术患者要注意伤口的保护,刷牙时不要太用力,多喝水。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血液、脓液等情况,如有出现及时就医处理。
饮食调理:
患者在饮食中应避免摄入刺激性的食物或饮料,少吃可能引起口腔损伤的食物。还要注意均衡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建议:
1、手术患者术后先选择流质食物,比如糖水、米汤等,后可选择粥类等半流质食物,待医生允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2、饮食以柔软、易咀嚼的食物为主,多选择汤类、粥类等食物。
3、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等,食用时注意充分烹饪。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5、适当多吃西红柿、苹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补充玉米、燕麦、动物肝脏、黑豆、鸡蛋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少吃含骨、带壳等坚硬的食物,也可以在餐前处理好坚硬的部分,避免对口腔产生影响。
2、少饮酒或不饮酒。
3、少吃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
4、少吃油炸、熏烤、火锅等食物。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明确能防治本病发生的措施,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发病的可能:
1、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残渣,尽量避免发生口腔感染性疾病。
2、出现慢性牙周炎、龈缘炎等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3、患有免疫缺陷病或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疾病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
4、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的患者要注意调节,避免免疫功能低下。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锻炼,合理饮食,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