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黄体功能不全疾病英文名称: luteal phase deficiency,LPD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黄体功能不全
疾病英文名称: luteal phase deficiency,LPD
疾病概述: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iciency,LPD)是指排卵后黄体发育不良,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致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临床以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特征,与不孕或流产密切相关。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接受功能不良等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甚至可导致患者复发性流产或不孕。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经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症状: 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过多
主要病因: 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接受功能不良、子宫内膜上的孕激素受体(PR)异常等有关
检查项目: 基础体温测定、超声检查、血浆孕酮含量测定、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正常生育。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在自然月经周期,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率为3%~1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接受功能不良、子宫内膜上的孕激素受体(PR)异常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频率过低
GnRH脉冲频率过低引起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和排卵期(LH)高峰降低,黄体期LH分泌不足和抑制素升高,都会影响卵泡发育;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FSH及LH受体合成,排卵期和黄体期LH分泌不足影响颗粒细胞黄素化,导致孕酮分泌降低,虽有排卵但影响黄体的发育。因此,卵泡发育异常最终可转变成黄体细胞缺陷。
2、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可反馈性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LPD。
3、子宫内膜细胞孕激素受体(PR)异常
子宫内膜细胞PR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即使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也不良。
4.、泌乳素(PRL)升高导致LPD
PRL可参与LH的释放,影响卵巢黄体的发育及孕酮的合成分泌,LPD妇女高泌乳素血症(HPRL)的发生率为46%~70%。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和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LPD包括大的和小的黄体细胞功能异常,与卵泡期雌激素和LH依赖性孕酮生成减少相关。
6、前列腺素分泌异常
子宫内膜可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导致黄体溶解、过早萎缩和孕激素生成减少。
7、高雄激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多毛症时,高雄激素血症通过抑制GnRH-Gn分泌,干扰卵巢排卵和性激素分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无排卵和不孕。
8、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包括氯米芬(CC)、促性腺激素、合成孕激素、前列腺素等。CC可抑制子宫内膜对孕酮的反应性,引起雌激素分泌与子宫内膜组织反应失同步化,不利于孕卵植人和胚胎发育。CC诱发排卵后,有20%~50%的患者发生LPD。CC可引起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PR的含量及功能异常,抑制ER生成,降低PR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化不足。
症状-总述: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常可并发早期流产流产或复发性流产,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不孕。
症状-典型症状:
1、短正常黄体寿命(14土2)天,若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10d,可引起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症状。
2、育龄期妇女黄体完全退化时间为3~5d,若退化时间>7d,可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落。表现为经前期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淋漓不净。
3、还可可出现排卵期出血(指月经中期出血),可伴有排卵痛。排卵期出血量较少,一般仅1~2天,伴有轻微下腹痛。个别患者出血较多,呈淋漓状持续到月经来潮,形成假性频发月经。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早期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月经异常症状;
2、反复流产;
3、不孕。
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可到妇科、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异常的症状?随时间推移病情有变化吗?
2、还有其他不适吗?
3、之前是否流过产?
4、还有其他疾病吗?是否在用药控制呢?
5、既往有过敏史吗?近期有接触过致敏物质吗?
6、以前就医诊治过吗?有做过相关检查吗?结果如何?
7、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以后会影响我生育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基础体温测定、超声检查、血浆孕酮含量测定、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为了了解患者生殖器官健康状况,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等,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妇科检查。检查时,患者需要脱掉裤子,一般只需脱掉鞋和一个裤腿,躺在铺好一次性垫子或消毒垫子的诊床,双腿分开放在床两侧的架子上,最大程度暴露会阴。这时医生将阴道窥镜放入阴道内进行视诊,然后取出阴道窥镜,放入一指或两指进行触诊,即双合诊,有时需要医生一指放入阴道、一指放入肛门,配合另一只手在腹部进行检查,即三合诊。对于无性生活、阴道闭锁等原因不能从阴道进入检查,医生可以采取一手通过肛门放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前需排尿,并且要避开经期。妇科检查可能会造成轻度不适,但一般不会有任何损伤。
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进行血浆孕酮含量测定,以了解患者各时期血浆孕酮水平。非孕期黄体期血浆孕酮水平低于6ng/ml;受孕后,末次月经后第4周血浆孕酮应达50.50mmoL/L;孕7周达62.08mmo/L,动态测定早孕期血浆孕酮及HCG值,可预测早期流产并指导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BBT)
双相体温的高温期持续日数少于12d,平均升高温度低于0.3℃,BBT曲线图呈“阶梯样"缓慢上升,均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2、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
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进行诊刮,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日数是否相符,如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良或落后于诊刮日2d以上的内膜,则考虑为黄体功能不全。
检查-影像学检查:
可进行超声检查,从形态学上了解卵泡发育、排卵、子宫内膜和黄体形成情况,并排除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特别是有流产或不孕病史者,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
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流产等,除有停经史外,尚有妊娠反应、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B超及诊断性刮宫有助于鉴别。
2、生殖器肿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性腺间质肿瘤、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不正常的阴道出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实验室检查、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等可加以鉴别。
3、生殖道炎症
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常伴有阴道非正常出血及白带增多,盆腔区隐痛,妇科检查有炎性体征。子宫内膜结核常有结核史及低热、盜汗、乏力、消瘦等症状。诊断性刮宫、B超、盆腔平片、子宫造影等有助于诊断。
4.、产后出血疾病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可有较长时间阴道出血,超声波检查、诊断性刮宫等能达到诊断治疗目的。
5、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患者月经失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主要特征为逐渐加重的、经期及经行前后的继发性痛经,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6、外伤出血
妇科检查可发现外伤出血点,并有外伤史。
7、全身性疾病及其他 如血液病、营养不良、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避孕药及性激索类药物影响、宫内放置节育器等引起出血,结合病史及专科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常可使用黄体功能补充疗法、黄体功能刺激疗法、促进卵泡发育疗法等。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黄体功能补充疗法
此方法是补充孕激素改善黄体功能,常用药物为黄体酮 ,可肌肉注射也可阴道给药。
2、黄体功能刺激疗法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维持黄体和促进黄体分泌的作用,能取得良好疗效。常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3、促进卵泡发育疗法
此乃对因治疗,故疗效较好。主要选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促性腺素疗法(HMG-HCG疗法)亦可用FSH(促卵泡素)。
4、溴隐亭
伴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因黄体功能不足伴高泌乳素血症者,可用溴隐亭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溴隐亭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不孕、流产等情况可得到改善,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使患者出现复发性流产、不孕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育及家庭和睦。
预后-治愈性:
通过治疗,可改善患者流产、不孕的情况。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治疗不孕和流产的情况可得到改善。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坚持用药,避免中途停药、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以增强体质。
日常-复诊须知:
应遵医嘱定期随访,尤其是在备孕阶段及孕期,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会为患者及时调整用药,争取避免流产,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酗酒。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