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疾病英文名称: anterior central artery ...
养生
疾病名称: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
疾病英文名称: anterior central artery of the spinal cord ischemia syndrome
疾病概述: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anterior central artery of the spinal cord ischemia syndrome)是因脊髓前中央动脉血供受阻而导致脊髓损伤,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患。多见于下颈段,其次为胸段。椎管前方骨赘、椎间盘直接压迫及颈椎过屈性损伤是常见病因。患者可表现为下颈部肿胀、膨大、肢体运动障碍及浅感觉消失等。治疗的目的是使脊髓前中央动脉血流恢复正常,可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 脊髓
常见症状: 下颈部肿胀、膨大、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
主要病因: 椎管前方骨赘、椎间盘直接压迫脊髓前中央动脉及颈椎过屈性损伤
检查项目: 脊柱X线片、CT、MRI、血管造影
重要提醒: 当您出现下颈部肿胀、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
2、从事危险的职业容易发生外伤的人群以及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容易发生本病。
3、在生活中长期处于坐姿的人群好发本病。
4、患有肿瘤、椎间盘突出、血管病、颈椎骨刺的患者,发生本病风险高。
病因-总述:
该病最主要的病因是由椎管前方骨赘、椎间盘突出直接压迫和颈椎过屈性损伤所致。患者多有头颈部外伤史或颈椎长期屈曲史。
病因-基本病因:
1、骨刺或椎问盘的直接压迫
主要见于椎管矢状径明显狭小者。随着骨刺的增长或突(脱)出髓核的增长,最终将使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而血流不畅。
2、血管本身疾患
在年迈及心血管功能不佳或动脉粥样硬化者更易发生。
3、肿瘤压迫
以颈椎椎体肿瘤为多见。
4、过屈性损伤
一般多在椎体后缘有骨刺或突出的椎间盘情况下,颈椎突然前屈(外伤时),由于硬膜囊后壁与前方致压物之间形成一对冲性暴力而易致该动脉受损或受压,并引起血流受阻而出现症状。
病因-危险因素:
1、从事危险的职业,容易发生外伤。
2、经常进行剧烈运动、对抗性运动。
3、在生活中长时间处于坐姿。
症状-总述:
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的血供完全或部分受阻而产生的脊髓损害症状。下颈部肿胀、膨大是该病早期最典型、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还会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及反射改变。
症状-典型症状:
1、运动障碍
(1)脊髓前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可导致病变平面出现弛缓性瘫痪,即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肢体无力、四肢瘫软;而病变平面以下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即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四肢僵硬。
(2)如发生于颈段,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
(3)部分阻塞者则呈现肌力减弱。
2、感觉障碍
主要为病变以下温觉与痛觉消失或减弱,患者对疼痛、温度的感觉变得不灵敏,如被划伤、碰到热水后反应不明显,但深感觉保留(振动觉、位置觉、运动觉)即为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3、反射改变
患者可表现为病灶以下部位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受压程度重的患者还可出现髌阵挛或踝阵挛。
症状-并发症:
如果患者的受压情况没有得到缓解,可能引起神经等组织受损,导致瘫痪。
就医-门诊指征:
1、下颈部肿胀、膨大。
2、肢体出现麻木感、无力、瘫痪。
3、对温度不敏感,烫伤自己而不自知。
4、对疼痛不敏感,受到外伤时没有感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1、当您出现下颈部肿胀、膨大、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等症状时,可选择神经外科进行治疗。
2、当您出现明显的脊柱损伤时,可选择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脖子肿胀有多久了?
2、您四肢能不能使上力气?感觉和以前有没有什么不同?
3、您走路时有没有感觉很容易累?
4、您掐自己或受伤时会不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感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5、您对温度感知如何?手伸入冷水中有感觉吗?
6、自发病以来,您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最近有没有做过检查?治疗过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8、您最近有没有受过外伤?或者是否运动时伤到脖子?
9、您有没有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10、您对什么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这个病会传染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哪种治疗最适合我的病情?
6、这个病能治愈吗?
7、我这个病需不需要手术?
8、这个病治疗需要花费多少钱?医保能报销吗?
9、这个病会有后遗症吗?
10、以后生活中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您出现下颈部肿胀、膨大、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进一步的检查,常用的检查手段如X线、CT、脊髓磁共振(MRS)、血管造影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重点检查四肢的感觉、四肢肌肉的肌力及肌张力、神经系统的反射等,还会观察患者有无下颈部肿胀,了解患者的病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CT、脊髓磁共振(MRS)
X线平片和CT检查可显示患节椎骨矢状径狭小,椎体后缘有髓核脱出或骨赘形成征。个别病例可选用脊髓磁共振影像技术(MRS),全面了解脊髓受累状态。
2、选择性血管造影
医生会向患者血液中注射特殊的造影剂,然后通过影像学设备进行观察,造影剂可以使医生更加清晰的观察血管情况。可发现阻塞的部位及范围等,不仅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且对手术部位的选择也具有重要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下颈部肿胀、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等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还会了解患者的脊柱损伤史、肿瘤病史以及是否有长期端坐的生活习惯,结合患者的典型症状以及X线、CT、脊髓磁共振(MRS)、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医生还应注意分辨过伸性损伤 、椎管内肿瘤、急性外伤性颈椎或胸椎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过伸性损伤
过伸性损伤一般有头颈部突然后伸所致的外伤史,其瘫痪特点是上肢重于下肢。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椎前阴影明显增宽,前方的椎间隙增宽,椎体后缘一般多无骨赘等。根据以上特点可鉴别。
2、急性外伤性颈椎或胸椎椎间盘脱出症
主要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而感觉异常轻微,且症状波动性较大,牵引后多可好转。MRI图像可清晰地显示脱出的髓核。
3、椎管内肿瘤
以长于腹侧胸椎椎管内的肿瘤为多见,颈段亦可。可依靠MRI检查及脊髓造影等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的血管受压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患肿瘤的病人医生会选择放化疗等方式控制肿瘤病情,此外医生可选择抗凝药缓解患者的血管阻塞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可使用药物疏通动脉,使动脉血流恢复正常,可选择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压迫的位置、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如下:
1、椎板切除减压术
医生通过手术恢复胸椎、颈椎的正常结构,来缓解或解除胸椎、颈椎对脊髓前中央动脉的压迫。
2、微创关节镜手术
常用于骨刺患者的治疗,医生可通过关节镜切除骨刺,缓解其对脊髓前中央动脉的压迫,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3、肿瘤切除术
用于肿瘤引起本病的患者,是治疗早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性质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将肿瘤切除,缓解肿瘤对脊髓前中央动脉的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
治疗-放化疗:
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的症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放疗、化疗的方案也不相同,以下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
1、化学药物
服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可用于肿瘤晚期病情复杂,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2、放射治疗
使用射线照射肿瘤发病区域,杀死肿瘤细胞,适用于肿瘤晚期病情复杂的患者,有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作用。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一些症状不严重的患者还可通过专业的按摩来改善椎间盘对动脉的压迫,此疗法需要长时间有规律的坚持。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去除压迫的病因,患者的症状可逐渐好转,恢复正常生活,当恶性肿瘤等病因再次出现时,仍有复发风险。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引起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痛温觉异常,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会不断加重,甚至导致患者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
预后-复发性:
当疾病的病因再次出现时,本病有复发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卧床休息,待身体恢复、医生同意方可下床运动。生活中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出现跌倒、外伤等情况。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及时排解压力。由于本病由复发风险,应遵医嘱进行复查。
日常-生活管理:
1、及时排解生活、工作中的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过大的情绪波动。
2、遵医嘱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训练,但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3、注意休息,规律生活,保证良好睡眠。
日常-复诊须知:
本病有复发风险,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卧床休息,待身体情况允许后逐步从床旁运动过度到日常活动,不要从事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手术部位发生损伤。
饮食调理:
本病患者通常不需要选择特殊的饮食方案,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即可,可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注意避免辛辣刺激、过于油腻的食物。
饮食建议:
1、保证蛋白质的充分摄入,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脂肪含量少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可适当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比如橘子、西红柿、苹果等。
3、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吃饭,饭量适度。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油炸、熏烤等食物。
2、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疫苗,也没有明确能防止本病发生的措施,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发病的可能。
1、中老年人注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变化,出现异常时及时治疗。
2、患有肿瘤、椎间盘突出、血管病、颈椎骨刺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以免病情发展。
3、从事危险职业、运动的人群,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脊柱及其他身体部位受伤。
4、运动、健身时循序渐进,不要选择不熟悉的运动项目,健身人群不要选择过大的重量训练,避免发生外伤。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端坐,在学习、工作中注意适当的活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