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脊柱炎疾病英文名称: spondylitis疾病别名: 脊柱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脊柱炎
疾病英文名称: spondylitis
疾病别名: 脊柱关节炎、脊柱关节病
疾病概述:
脊柱炎(spondylitis,SpA)又称脊柱关节炎、脊柱关节病,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及外周关节、韧带和肌腱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病。常表现为腰背疼痛、僵硬,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强直和脊柱畸形。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可得到控制,对于严重的晚期患者,手术矫正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一定遗传因素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腰部疼痛、脊柱及关节的活动受限、疼痛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组织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
临床分类:
1、临床上将脊柱炎分为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幼年脊柱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等。
2、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广义上的脊柱炎,如化脓性脊柱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脊柱炎在我国汉族人群的发病率为0.38%~1.61%。其中最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约为0.06%~0.54%。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男性患者普遍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3~5:1。
2、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8岁以前以及40岁以后发病者较少。
病因-总述:
脊柱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大部分患者血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呈阳性,类风湿因子呈阴性,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脊柱炎的发病中起作用,其发病有家族聚集患病倾向,HLA-B27基因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
2、疾病因素
脊柱炎的发病与皮肤和生殖器病变,眼和肠道炎症,以及感染性疾病相关。
3、免疫和环境因素
脊柱炎还可能与自身免疫及环境有关,如身处寒冷、潮湿的地区。
症状-总述:
脊柱炎可累及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及周围关节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畸形以及关节挛缩,出现整个脊柱僵硬的圆形驼背,头无法抬起向前直视,胸廓呼吸受限。
症状-典型症状:
1、累及颈椎时
可发生颈椎-胸椎后凸畸形,头常固定于前伸位。颈部向后、两侧及旋转运动时均可受限,还可出现颈部疼痛,最后可出现颈部肌肉痉挛及肌肉萎缩。
2、累及胸椎时
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疼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可因咳嗽、喷嚏加重。
3、累及腰椎时
先出现肌肉疼痛,后慢慢集中于腰骶部,腰部活动受限,晚期可出现腰背部肌肉萎缩。
4、累及骶髂关节时
早期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椎、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统表现。
5、累及周围关节时
表现为肩、髋、踝、腕、足关节出现活动受限及疼痛。
6、晚期的脊柱改变
患者的颈部固定于前屈位、胸椎后凸、胸廓固定、腰椎后凸畸形、膝和髋关节挛缩。出现整个脊柱呈僵硬的圆形驼背,头无法抬起向前直视,胸廓呼吸受限。
症状-并发症:
1、脊髓损伤
多数发生在病理性骨折时,脊柱骨折后,进而引发骨髓损伤,严重时可出现截瘫。
2、骨质疏松、骨折
由于疾病的影响,在发生广泛性骨质疏松的同时还伴有脊柱周围软组织骨化及新骨生成,出现骨质疏松,或在受到轻微外力的即发生骨折,即病理性骨折。
3、心血管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包括主动脉根部疾病和主动脉瓣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风、静脉血栓栓塞和传导异常。
症状-伴随症状:
1、眼部病变
可发生结膜炎和虹膜炎,病程越长发生虹膜炎的机会越多。
2、心脏病变
可出现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3、肺部病变
肺部出现纤维化,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气喘。
4、前列腺病变
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5、神经系统病变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可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甚至出现排尿和排便障碍。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
2、出现腰背部疼痛且在早晨加剧或在睡眠时痛醒;
3、休息时加重、运动时减轻的腰背部疼痛;
4、髋、膝、踝等关节疼痛;
5、眼红、眼痛、视物模糊;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前往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感到疼痛吗?有多严重?
3、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的亲属中有人有相似症状的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多部位关节及骨骼活动受限、疼痛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根据其结果进行初步的诊断。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血清组织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电生理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先观察患者的脊柱情况,包括颈胸腰椎的生理曲度、活动度、胸部扩张度及呼吸有无改变和受限,再挤压或者旋转患者的骶髂关节,判断有无疼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较少,75%的患者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2、血清组织抗体检测
HLA-B27阳性对本病诊断意义较大。
3、类风湿因子检查
约2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出现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主要用于推断神经受损的节段和与其他疾病鉴别的作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是脊柱炎诊断的基本检查,可以观察各个关节骨质增生、破坏、侵蚀及关节狭窄、关节强直及脊柱畸形情况。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些特征改变,如脊柱"竹节样"改变等。
2、CT检查
骶髂关节的CT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其相较X线可以更清晰显示骨组织结构及其轮廓。
3、MRI检查
可在脊柱炎并发骨折时发现新发的骨折,并且MRI在辨别脊髓压迫来自何方及在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家族遗传病史、生活环境情况等,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血清组织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髂骨致密性骨炎、特异性腰背痛、椎间盘突出、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女性居多,多可见类风湿结节,可累及侵犯颈椎,但全脊柱并不受累,累及外周关节时多为对称性,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并非皆累及骶髂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且与HLA-DR4阳性相关。
2、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晨僵。该病不侵犯骶髂关节,无关节狭窄,X线可予以鉴别。
3、特异性腰背痛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4、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多为急性发病,多只限于腰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站立时常有侧曲。触诊在脊柱骨突有1~2个触痛扳机点。所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其腰部X线椎间隙狭窄或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椎体缘后上或下角唇样增生或有游离小骨块,CT可证实。
5、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
发病多在50岁以上男性,也有脊椎痛、僵硬感以及逐渐加重的脊柱运动受限。其临床表现和X线常与脊柱炎相似。但是,该病X线可见韧带钙化,常累及颈椎和低位胸椎,经常可见连接至少4节椎体前外侧的流注形钙化与骨化,而骶髂关节和脊椎骨突关节无侵蚀,晨起僵硬感不加重,血沉正常及HLA-B27阴性。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无法根治,其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防治畸形、改善功能。早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晚期出现严重关节强直、畸形而影响日常生活时,医生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功能锻炼是脊柱炎治疗的基础。可以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可增加胸廓扩张度,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保持关节活动,可预防或减轻残疾。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药物
迅速改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和晨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首先考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常用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有消化道溃疡或者胃出血的患者应避免口服。
2、生物制剂
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阻止疾病进展的作用,起效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明显,对中轴及外周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常用有TNF-α抑制剂,益赛普、英夫利昔等。但生物制剂有可能发生注射部位反应或输液反应,有增加结核感染、肝炎病毒激活和肿瘤相关的风险。
3、柳氮磺吡啶
可改善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
4、糖皮质激素
对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外周关节炎(如膝关节)可行关节腔内糖皮质激素注射。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TNF-α抑制剂,益赛普、英夫利昔、柳氮磺吡啶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目的
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2、手术适应证
(1)强直性脊柱炎出现明显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无法抬头平视前方、躯干重心前倾等),脊柱应力骨折,髋、膝关节强直,髋、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完全融合强直。
(2)对于有伴有结构破坏的X线征象,视情况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手术方法
(1)腰椎截骨矫形术
可有效矫正患者后凸畸形,手术效果长期,可靠,稳定。但由于脊柱强直、椎管内径狭窄,造成截骨处应力集中和脊髓避让空间小,手术风险极大,手术中可能会造成脊髓、神经根、大血管损伤及脊柱不稳滑脱。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强直后,早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强直后,早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膝关节置换术
同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患者多有骨质疏松,术中相对易发生骨折。
(4)强直性脊柱炎伴发骨折的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主要是减压、复位和融合固定,以稳定脊柱,改善预后。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也有差别。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脊柱炎尚无根治方法,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可得到控制,对于严重的晚期患者,出现脊柱严重强直及畸形时,手术矫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或减轻。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无法根治。
日常-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安慰,多与患者沟通;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嘱,手术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出院后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同时应戒烟;恢复一段时间后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脊柱炎的病程长,常因不明原因的腰痛及腰部僵硬感使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关心同情病人,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使病人获得心理支持。患者也要主动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勇敢面对自身病情,坚持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日常-用药护理:
合理用药,注意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应注意监测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戒烟,吸烟是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之一。
2、适当进行运动,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3、如关节僵硬,可进行热敷或进行热水浴,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4、对于有红肿发炎的区域,可使用冰块进行冷敷,能帮助减轻肿胀,但应注意避免冻伤。
5、注意受累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凉。
6、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保持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患侧可穿防外旋鞋,两侧大腿之间可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
2、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
3、术后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移位。术后2-3天疼痛缓解,在医生指导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未固定关节活动,拆线后即可坐起,在床上练习关节活动。
4、待适应直立姿式后,可扶拐下地行走。行走时注意保护,防止跌倒摔伤。
饮食调理:
饮食对脊柱炎并无较大影响,保证食物营养、丰富、均衡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少进食寒凉、冷冻食物,忌烟忌酒。
饮食建议:
1、低糖饮食有助于患者缓解症状,建议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
2、多喝开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粗粮。
饮食禁忌:
1、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
2、注意饮食卫生,拒绝不洁饮食,不饮生水。
3、少进食寒凉、冷冻食物,
4、禁止酗酒。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