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疥疮疾病英文名称: scabies疾病别名: 疳疮、闹疮疾病概述: 疥疮(scabies...
养生
疾病名称: 疥疮
疾病英文名称: scabies
疾病别名: 疳疮、闹疮
疾病概述:
疥疮(scabies)又称疳疮、闹疮,是由于人疥螨寄生于皮肤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常发生在皮肤薄嫩处,如手指缝、手腕、腋下、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及隧道,并伴有夜间剧痒。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治愈,但若在治愈后仍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复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斑、丘疹、丘疱疹、隧道
主要病因: 主要是由于人疥螨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染色检查、针挑法、矿物油刮检法
重要提醒: 若患者在治愈后仍不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复发。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本人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疾病。
1、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如握手、拥抱、同床睡觉、性接触等,均可感染疥疮。
2、间接接触传播
疥螨离开人体后仍可短期存活,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家庭条件不好、年龄小、性活跃、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秋冬季节。
病因-总述:
疥疮主要是由于人疥螨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通过密切的肢体接触,或与受感染者共用床上用品、衣物、毛巾等,都可以传播。疥螨脱离人体后,在室温下处于衣服或其他物品的表面也能够生存2~3天。
病因-基本病因:
疥螨大小为 0.2~0.4 mm,一般寄生于皮肤表面,雌虫在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层内,啃食角质组织,在皮下开凿一条隧道并在其内产卵,虫卵孵化后,幼虫会爬出皮肤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待发育成熟后,再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除了疥螨在角质层内挖掘的隧道会对机体产生机械刺激,其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尸体还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瘙痒。
症状-总述:
疥疮的潜伏期平均4周,一般好发于皮肤薄嫩处,如指间、手腕、腋下、腰部、生殖器等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且同时伴剧烈的夜间瘙痒,皮肤上还可能出现细小的、凸起的、灰白色或浅黑色的线条,称为“隧道”。
症状-典型症状:
1、发病部位
(1)成人多在手指缝、手腕、肘窝、腋窝、肚脐周围、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沟、大腿内侧、臀部、乳房皱褶等部位,以指缝处最常见,头面部一般不累及。
(2)婴幼儿除以上部位外,其手掌、脚底及足趾缝也较常见,还可侵犯头面部。
2、典型表现
(1)患者皮肤常有剧烈瘙痒,由于疥螨在晚间的活动力较强,所以其症状在晚上更加严重。
(2)皮肤损害表现为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和水疱,呈对称性分布。其中丘疹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周围发红,丘疱疹则是在丘疹顶端出现小疱。隧道常见于指缝,表现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纹,弯曲后隆起,是疥疮特有的症状。
(3)皮损如果长时间不愈,常有抓痕、血痂、点状色素沉着、湿疹样变等表现。
3、其他表现
(1)部分男性患者阴囊、阴茎等处可出现结节,淡红色或红褐色,绿豆至黄豆大,通常伴有剧烈瘙痒,称为疥疮结节。
(2)机体较敏感时,皮损面积广泛,并伴有大疱。
(3)“挪威疥”多发生于身体虚弱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艾滋病或慢性白血病患者。其特点是皮疹面积大、干燥结痂、感染严重,指(趾)端有大量鳞屑、指间肿胀、指甲增厚、弯曲变形、毛发干枯脱落、局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特殊的臭味。
症状-并发症:
1、脓疱疮
是一种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多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
2、其他
如蜂窝织炎、疖肿、毛囊炎、淋巴管炎、肾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丘疹疱,夜晚伴有剧烈瘙痒。
2、手指缝处发现有隆起的灰白色的线条。
3、皮损长时间不愈,继发感染。
4、男性在阴囊、阴茎等处出现剧痒的硬结节。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建议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患病多久了?
3、什么时候最痒?
4、家中或同寝室还有类似情况的人没有?
5、发病之前是否在外住过宾馆或者卫生环境差的地方?
6、是否为群居生活?
7、就诊前治疗过吗?用过什么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我怎么会患上疥疮的?病情严不严重?
3、需不需要做什么检查?
4、治疗是吃药还是外用药?有什么副作用?
5、传播途径是什么?应该怎么来预防传给他人?
6、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7、饮食方面需不需要注意?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及隧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皮损特征。之后根据病情可能建议行皮肤镜检查、染色检查、针挑法、矿物油刮检等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皮损的分布部位、范围、特征等,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用皮肤镜直接观察皮损部位,可发现与体表平行的隧道,还可看到疥螨以及排泄物,对诊断具有价值。
2、针挑法
用针尖挑破水泡并向两侧刮一下,或在隧道的灰白色小点处轻挑一下。将得到的组织放到镜下观察有无疥虫、卵,以辅助诊断。
3、染色检查
将蓝墨水滴在可疑的皮损上,棉签擦拭 0.5~1 分钟,再用酒精擦除,可见淡蓝色的“隧道";也可用四环素液,其渗入“隧道”后,在紫外线灯下可呈亮黄绿色的荧光,具有诊断意义。
4、矿物油刮检法
将矿物油滴在丘疹上,用刀片多次平刮,使顶端角质出现小血点。重复操作 6~7 个后,将刮取物混合放在玻璃片上镜检,观察疥螨、虫卵或碎块,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既往疾病史、生活环境、个人卫生习惯、工作种类等,再依据发病部位、皮损特点,并参考一系列检查如皮肤镜检查、染色检查、针挑法、矿物油刮检等,即可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会注意与湿疹、虱病、寻常痒疹、皮肤瘙痒症、丘疹性荨麻疹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寻常痒疹
多发生在四肢外侧,丘疹较大,儿童多发,病程较慢,无传染性。
2、皮肤瘙痒症
无明显的原发损害,主要症状是瘙痒,常因搔抓引起血痂、抓痕或皮肤粗糙肥厚,无传染性,无特殊的好发部位。
3、湿疹
为多发性皮疹、无特殊的好发部位,无传染接触史,易复发。
4、虱病
主要发生于躯干、头皮或阴部,指缝没有皮疹,常能发现虫体或虫卵。
5、丘疹性荨麻疹
表现为纺锤状、水肿性红斑或丘疱疹、水疱,散在分布,发病前常有虫咬的病史。
治疗-治疗原则:
疥疮患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并将其衣服和寝具进行彻底消毒。其生活伴侣及家庭内部人员需同时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口服、皮内注射及外用药物,药物治疗疥疮结节无效者还可考虑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疗法。
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瘙痒严重者可选用抗组胺药物。
(2)抗寄生虫药:常用为伊维菌素,适用于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结痂性疥疮。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和体重低于 15 公斤的儿童慎用。
(3)抗生素: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2、皮内注射药物
阴囊等处的疥疮结节难以消退,可在结节内注射曲安奈德。
3、外用药物
涂药包括从颈部到足部的所有面积,注意不要遗漏皮肤皱褶处、肛门周围、指甲的边缘及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婴儿还包含头面部位,皮损集中处要反复涂抹。期间禁止洗澡、更衣,常用药物有:
(1)10%硫磺软膏(婴幼儿用5%)、3%水杨酸软膏、25%苯甲酸苄酯乳剂等。
(2)1%γ-666软膏:可使疥螨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麻痹使之中毒死亡。孕妇、哺乳期及 2 岁以下婴儿禁用,儿童慎用。
(3)10%克罗米通乳剂或搽剂:不建议儿童、65 岁及以上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4)40%硫代硫酸钠溶液和4%稀盐酸溶液:先涂前者 2 次,待干后再涂后者 2 次。
(5)林旦乳液:用于不能忍受其他治疗方法或其他疗法无效时,10 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或体重低于 50 公斤的人慎用。
(6)焦油凝胶:适用于疥疮结节的患者。
(7)5%三氯苯醚菊酯霜:是一种合成的除虫菊酯,可杀死疥螨但对人毒性极低,外用 8~10 小时后洗去。
治疗-相关药品:
伊维菌素、曲安奈德、硫磺、水杨酸、γ-666、苯甲酸苄酯、三氯苯醚菊酯、硫代硫酸钠、盐酸、克罗米通、林旦
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疥疮结节无效者可进行手术切除结节。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疥疮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以治愈。但如果没有遵医嘱按时吃药,或治愈后仍不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可在短期内再次患病。
预后-危害性:
疥疮在夜间会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上班、上学没有精神。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要正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多打扫消毒,勤洗澡,换衣服,及时复查,不要和感染者密切接触,以免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疥疮在夜间会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上班、上学没有精神,久而久之使其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时常安慰患者,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治疗,促进疾病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遵循医嘱用药治疗。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方法使用,不可用药过度,如出现过敏反应或毒副作用,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妥善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柔软、透气的衣服,换洗下来的个人物品要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2、治疗期间要与外界隔离,并建议生活伴侣或家庭内部人员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3、适当参加文艺活动,如绘画、书法、刺绣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4、避免过度搔抓,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5、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饮食调理:
患者在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饮浓茶、咖啡等。
饮食建议:
1、注意饮食调配,患者日常应选择高蛋白的食品,如牛奶、蛋类、鱼肉等。
2、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桃、苹果、橙子、柠檬等,促进机体康复。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辛辣性食物。
2、避免饮浓茶、咖啡等。
预防措施:
避免和疥疮患者进行密切的皮肤接触,也不要接触其生活用品,包括用过的床单、毛巾、衣服等。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换衣,勤晒被褥。
2、居住的房间要也要经常打扫、消毒。
3、不要和来历不明的人发生性关系,在和新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之前,要确保其没有疥疮或其他传染病,同时做好安全措施。
4、不要和皮肤病患者同居、握手,也不要混用个人物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