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巨大肥厚性胃炎疾病英文名称: giant hypertrophic gastrit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巨大肥厚性胃炎
疾病英文名称: giant hypertrophic gastritis
疾病别名: 梅内特里耶病
疾病概述:
巨大肥厚性胃炎(giant hypertrophic gastritis)是指黏膜过度增生导致胃壁广泛增厚引起的胃炎,又称梅内特里耶病。巨大肥厚性胃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感染、胃黏液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患者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巨大肥厚性胃炎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措施,可通过药物或是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症状。通常患者预后良好,但本病有癌变可能,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尚不明确,尚无明确证据显示本病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胃
常见症状: 上腹痛、呕吐、下肢水肿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血生化检查、胃液检查、X线、消化道造影、胃镜、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尽早处理,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为少见,尚无明确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多于女。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感染、胃黏液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此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可达75%,根治性治疗后症状可缓解,部分可治愈。
2、病毒感染
如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3、胃黏液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增加
在胃黏液细胞上,转化生长因子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胃黏液生成增加,细胞更新加速,并抑制胃酸分泌。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能与此病低蛋白血症有关。
5、胃部刺激
如辛辣饮食、烟酒、温度不适宜的食物等均可对胃部产生刺激,可能与发病有关。
6、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性的胃黏膜结构异常可能与发病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以及喜辛辣、过烫饮食等。
2、胃部感染,比如胃部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
3、先天性胃部结构异常。
症状-总述:
巨大肥厚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上腹痛、呕吐、腹泻、乏力、贫血、水肿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长期的呕吐可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恶病质等情况。本病有癌变风险,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
症状-典型症状:
1、上腹部不适
有消化不良症状。上腹痛在饭后稍缓解,有的饭后加重。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显著减少,故常有饱胀不适、食欲减退。
2、消化道出血症状
患者的黏膜出血,血液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后导致粪便呈黑色。部分患者的呕吐物带血。
3、幽门梗阻症状
有时因肥厚黏膜脱垂入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症状,比如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膨隆等。
症状-并发症:
1、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长期出现呕吐等症状时,可导致体内水分子、钾离子以及酸性物质的丢失,导致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被打破。
2、恶性肿瘤
本病有癌变的可能。
症状-伴随症状:
1、体重下降
患者食欲下降,且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导致热量摄入不足,症状如长期存在,可导致体重下降。
2、低蛋白血症
由于蛋白质丢失,患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的表现,比如下肢水肿、胸水、腹水等。
3、其他
由于营养不良、出血等情况存在,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疲倦、头晕等表现。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长期的营养不良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恶病质。
就医-门诊指征:
1、上腹部持续疼痛;
2、伴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3、伴有下肢水肿、胸水、腹水等症状;
4、伴有乏力、疲倦、头晕等症状;
5、出现其他进展性的症状或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患者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患者需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的大便平时正常吗?有没有黑便或大便性状改变?
4、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5、您平时喝酒、抽烟吗?什么时候开始的?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6、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巨大肥厚性胃炎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胃镜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反复出现上腹痛、呕吐或是近期出现下肢水肿、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血生化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通过X线、消化道造影、胃镜、病理检查、胃液检查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了解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情况,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
2、胃液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胃液检查,了解胃液的分泌情况。部分患者胃液中有大量黏液,50%的患者无酸,少数患者可以酸度很高。
检查-病理检查:
确诊本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医生会通过内镜等方式取下部分组织进行检查,检查组织发生的改变,确定病变的性质。
检查-其他检查:
可选择胃镜进行检查。可通过胃镜下的胃部表现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主要表现为胃底、胃体部黏膜皱襞粗大,呈脑回状,充气后不消失;表面充血糜烂或溃疡,可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息肉状,伴大量黏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了解患者胃部以及腹部的情况,观察出现的异常改变,有利于诊断以及排除其他病变。
2、消化道造影
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时,可能需要患者服下造影剂,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获得更好的检查效果。造影显示胃黏膜明显增粗、紊乱、迂曲,以及蜗动减慢,但胃壁柔软,可见充盈缺损或龛影。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有无加重情况,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经历、有无吸烟饮酒、喜食辛辣食物等情况。结合临床表现以及血生化检查、X线、消化道造影、胃镜、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胃黏膜皱襞粗大、低蛋白血症和组织学表现胃小凹上皮增生是此病的特征性表现,出现上述三联征即可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胃淋巴瘤
也可有腹痛、腹胀、呕吐、体重下降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呈多发半球状充盈缺损,同时出现“指压痕”征。胃淋巴瘤胃镜下以弥漫浸润型多见,胃壁增厚,胃腔狭窄,皱襞粗大。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浸润型胃癌
通常可出现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胃黏膜皱襞粗大,可有不规则浅溃疡,胃壁僵硬、蠕动消失,以及胃腔明显缩小、充气不能撑开。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3、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
促胃液素瘤所致,可出现腹痛等表现,还可出现低血糖、高钙血症等表现。影像学表现为胃黏膜皱襞粗大、肥厚,伴顽固性溃疡。组织学为胃腺体增生、主细胞和壁细胞增多。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措施。对于有原发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同时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营养支持
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加强患者饮食,给予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2、输血、输注白蛋白
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可通过输血、输入白蛋白的方式缓解病情。
治疗-药物治疗:
1、PPI(质子泵抑制剂)
PPI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可减轻胃炎或溃疡的症状。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2、H2受体拮抗剂
也是抗胃酸分泌的药物之一。常用药物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
3、生长抑素类似物
奥曲肽可下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改善症状。
4、单克隆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用于治疗难治性巨大肥厚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物化学测定(胃酸)。部分病例可几乎完全逆转形态学改变。
5、解痉药
能够松弛平滑肌,解除胃部痉挛,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可选择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治疗-相关药品: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奥曲肽、山莨菪碱、阿托品
治疗-手术治疗:
胃切除术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部分或全部切除胃的方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怀疑恶变的患者也可选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范围决定手术的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治疗费用尚无确切数据,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本病有癌变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痛、呕吐等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恶病质的出现,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3、本病有癌变的可能。
预后-治愈性:
经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日常注意进行良好的护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促进机体恢复,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有癌变倾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可通过听音乐、看视频、散步等方法放松心情,消除不良情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胃炎出现的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用药护理:
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避免Hp感染治疗不彻底或复发。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休息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有助于维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防受凉感染,降低机体抵抗力;
4、轻症患者可酌情进行活动,重症者应遵医嘱卧床休息,以减少胃肠蠕动,缓解腹痛等不适。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治疗后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无缓解,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术后切口是否愈合良好,同时监测是否有呕血和(或)黑粪等上消化道出血征象,一旦发生任何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治疗。
饮食调理:
本病的发生与复发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建议患者早、中、晚每天进食3餐,两餐之间尽量不吃零食,晚餐不宜过饱。
2、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不要“狼吞虎咽",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磨碎的食物能和唾液、胃液充分混合,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有病的胃黏膜,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3、饭前洗手,餐具不与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时消毒。
4、进餐时要放松,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避免紧张、焦虑、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重要意义。
5、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6、食物的选择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素、富有营养为主。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胃黏膜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3、有明显腹胀时,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蒜苗、萝卜、蔗糖等。
4、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这些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使炎症加重,还会刺激胃液分泌,使胃痛加重。
5、避免暴饮暴食。
6、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油腻、过咸的食物。
预防措施:
巨大肥厚性胃炎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其相关因素,具体措施如下:
1、避免Hp感染。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喂食习惯,不要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提倡分餐,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牙具等。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于粗糙、浓烈、辛辣的食物,避免长期吸烟、饮酒。
3、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4、避免吸烟、饮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