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恐高症疾病英文名称: acrophobia疾病别名: 畏高症疾病概述: 恐高症(acro...
养生
疾病名称: 恐高症
疾病英文名称: acrophobia
疾病别名: 畏高症
疾病概述:
恐高症(acrophobia)是指处于高空环境时产生的恐惧症状,常伴呼吸急促、心慌、眩晕等,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性格、生理状态、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恐惧高处、眩晕、心慌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性格、生理状态、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精神状况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
重要提醒: 恐高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一旦确诊此病,应尽早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目前恐高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聚集性)、自身性格(如胆小、羞怯、被动、依赖)、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恐高症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调查结果显示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高情况多一些,从而可以证明遗传因素对恐高症有一定的影响。
2、性格因素
患者性格大多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并有强迫倾向等。
3、生理因素
有人发现恐高症患者的警醒水平较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较多。
4、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当患者处于高空环境时,另一些无关刺激也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故而今后凡遇到高空环境,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
症状-总述:
当患者处于高空环境时,往往会感受到异常的恐惧,同时有呼吸急促、心慌、眩晕、焦虑等症状,并伴有回避的表现,且恐惧不受控制。
症状-典型症状:
1、恐惧
患者往往对于高处有很强的恐惧心理,站的越高恐惧感就越强。例如不敢坐飞机、爬山等,严重的患者甚至不敢住高楼层的房子或者不敢站在阳台上。
2、眩晕
恐高症患者处在高空环境时,通常会感到眩晕。
3、心慌
患者站在高处的时候,会觉得心里不踏实,觉得高处会让人有一种无法依靠的不安全感,从而产生心慌的感觉。
4、焦虑
当患者刚刚走到高处或者想到高的地方,都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对高处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影响日常生活。
2、站在高处或想到高的地方,出现焦虑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3、只有在高空环境下才出现这种情况吗?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家里人有这种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对高空环境有着不合理的恐惧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精神状况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从而了解患者精神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
2、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查看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部位,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等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检测有无器质性病变。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脑电图:有利于医生查看患者是否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可帮助诊断本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可了解有无颅脑病变,有助于医生排除器质性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对高空环境有着不合理的恐惧)做出初步判断。然后结合相关检查(如精神状况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等)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颞叶癫痫、焦虑症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恐高症诊断标准如下: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符,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1)对高处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排除其他疾病
对高处的恐惧现在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并且要排除焦虑症、疑病症等。
诊断-鉴别诊断:
1、焦虑症
恐高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恐高症的焦虑由处于高空环境引起,为减轻焦虑常伴有回避反应。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且可持续存在。由此可以鉴别两病。
2、疑病症
疑病症的恐惧情绪一般不突出,而且认为自己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因而对医师持怀疑态度;恐高症所害怕的对象是外在的,并且患者知道这种恐惧不合理,只是无法摆脱,故求助医生以解脱困境。
3、颞叶癫痫
颞叶癫病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恐高症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首选行为治疗(暴露疗法、脱敏疗法)。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
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但作用并不持久,长期服用可能还会有依赖性。常用药物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2、β受体阻滞剂
可缓解心慌症状,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治疗-相关药品:
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畏惧高空环境的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一般预后好。
预后-危害性:
1、处在高空环境下,感到眩晕甚至晕厥,易发生危险。
2、不能乘作飞机或透明电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缓解。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支持。
日常-总述:
恐高症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医嘱用药,定期参加治疗。还可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
日常-心理护理:
恐高症患者由于惧怕高处,会给生活带来一定困扰,常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给予患者强有力的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当处于高空状态时,患者应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使自己保持一种松弛状态,克服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帮助消除恐惧心理。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服用劳拉西泮期间可能出现疲劳、瞌睡、遗忘、记忆力损伤、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爬山、爬楼梯,有意识地让自己俯视脚下,随着接受的程度来不断递增自己能承受的高度,从而慢慢适应高处。
2、对于儿童来说,可以让他们多走独木桥、翻筋斗、跳跃、转圈,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对于克服恐高症有很好的帮助。
饮食调理:
一般饮食对于本病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保证日常的营养。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定时定量用餐。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