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口唇疱疹疾病别名: 唇疱疹疾病概述: 口唇疱疹(cold sore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养生
疾病名称: 口唇疱疹
疾病别名: 唇疱疹
疾病概述:
口唇疱疹(cold sore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以嘴唇或周围皮肤出现群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因为疱疹常常发生于感冒或发热后,故又称感冒疮或热病性疱疹。本病可自然痊愈,但容易复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口腔科
发病部位: 嘴唇、口腔
常见症状: 嘴唇或周围皮肤出现群集性小水疱
主要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 细胞学检查、病毒培养、免疫荧光染色、血清抗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多可自行消失,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应用抗病毒药物。
临床分类:
据是否为初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分为原发性口唇疱疹和复发性口唇疱疹。
1、原发性口唇疱疹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嘴唇及其周围皮肤的病损。
2、复发性口唇疱疹
指原发性感染愈合后,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反复出现疱疹,复发率为30%~50%。唇疱疹绝大多数为复发感染。
流行病学-传染源:
传染源为唇疱疹患者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疱渗出液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吻或接触被污染的餐具、剃须刀和毛巾等物品而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
病因-总述:
口唇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传染源为唇疱疹患者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疱渗出液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吻或接触被污染的餐具、剃须刀和毛巾等物品而传染。导致HSV感染或体内潜伏病毒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疲劳、发烧、压力过大和免疫力低下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病原体
HSV可分为Ⅰ型(HSV-Ⅰ)和Ⅱ型(HSV-Ⅱ),95% 以上的唇疱疹由HSV-Ⅰ感染所致,HSV-Ⅱ主要引起生殖器感染。但是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范围并没有严格的局限性。
2、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皮肤黏膜后,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然后沿神经末梢至其支配的皮肤区域并长期潜伏,出现发热、劳累、机械性刺激等诱因时会再次被激活,形成疱疹复发。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体内潜伏病毒发作:
1、免疫力低下,如患有艾滋病、接受恶性肿瘤化疗、使用抗排斥药的器官移植患者。
2、发烧或受凉。
3、风吹、曝晒。
4、月经期,体内激素发生变化。
5、疲劳、压力过大。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嘴唇或周围皮肤出现密集的水疱,之后破溃结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发烧、浑身不适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原发性感染
典型症状常发生于接触后3~7天。初始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伴灼热、疼痛或瘙痒感,一般无全身症状。
2、复发性感染
(1)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厌食、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嘴唇或周围皮肤有烧灼感、瘙痒或刺痛感、发红。
(2)病情发展:1~2 小时后出现密集分布的针头大小水疱,水疱可能会相互融合。水疱破溃后会出现糜烂,并渗出液体,逐渐干燥结痂,
(3)一般病程:不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情况下病程约 7~10 天。
症状-并发症:
1、龈口炎
可累及口腔黏膜,表现为口腔内红斑、糜烂、溃疡,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
2、手指疱疹
用手触摸破溃的疱疹或吸吮手指,都有可能使唇部及其周围的单纯疱疹病毒扩散到手指。
3、眼睛感染(疱疹性角结膜炎)
HSV可能会引起眼睛感染。轻者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反复感染会导致眼部疤痕并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视力异常甚至失明。
4、神经系统感染
在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中,病毒也会侵犯脊髓和大脑,从而引起神经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烧、头痛、意识障碍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感染症状比较严重,有发烧、全身不适等。
2、疱疹 2 周内没有缓解或消失。
3、反复在唇部及其周围皮肤出现疱疹。
4、眼睛出现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角结膜炎表现。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如果嘴唇或周围皮肤出现水疱,首先考虑到皮肤科就诊。
2、如果累计口腔内部,导致牙龈疼痛、红肿,应于口腔科就诊。
3、感染波及眼睛出现相关症状时,还需到眼科进行相应的诊治。
4、如果出现疑似头痛、意识障碍等脑内感染表现,应急诊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水疱?
2、水疱出现前,皮肤或全身有什么症状?
3、除水疱外,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4、症状最近有缓解或加重吗?
5、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患病之前是否与出现类似症状的人接触过?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预后如何?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我的疾病会传染吗?
5、有哪些防止疾病传染的措施吗?
6、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
7、还会发作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基本的病情,初步做出诊断,然后通过血常规、病毒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查、水疱组织涂片、电镜检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测量体温、血压等,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然后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观察患者皮损的位置、特点、数量等,检查有无局部的按压疼痛,还会检查有无其他位置的异常,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检查患者有无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情况,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有细菌感染发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2、病毒分离培养
疱液接种易感组织或新生小鼠,在所造成的病损细胞或组织中可分离到HSV,有利于确定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但有失败的风险,医生会酌情选择。
3、免疫学检查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对患者可能感染的病毒进行免疫学检查,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4、水疱组织涂片
观察有无疱疹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征象,是否出现含嗜酸性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
5、电镜检查
在受损细胞或疱液中可查找病毒颗粒。
6、其他
原位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也可用于病毒的监测,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相关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对病损部位的观察,综合其易复发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能建议行病毒培养鉴定、细胞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也可出现发热、不适等前驱症状,后出现疱疹。损害可见于口外如额、眼、面颊、唇口、频部,口内如腭、舌、颊、龈等部位。与口腔单纯性疱疹有相似表现。但带状疱疹的皮损和疼痛和沿神经分布,疱疹密集成簇,疼痛剧烈,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A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炎症,有类似急性疱疹性口炎的前驱症状,但发作较轻,全身症状多不明显,病损分布限于口腔局部,如软腭、腭垂、扁桃体等处,丛集成簇小水拖,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无牙龈损害,病程7天左右。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3、手足口病
主要有柯萨基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感染。有轻微的前驱症状,口腔疱疹及溃疡多在舌、颊及硬腭,很少侵犯牙龈,同时可出现手、足等部位的皮损,为特征性的靶形红斑。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4、坏死性龈口炎
发生于牙龈或口腔黏膜的坏死性炎症,由奋森螺旋体等口腔微生物引起。可表现为黏膜的溃疡、疼痛。但坏死性龈口炎病情重,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齿胀痛甚至面颊穿孔等表现,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5、多形性红斑
典型皮损为红斑,也可出现水疱以及黏膜充血。但皮损处易出血,部分患者可发现明显诱发因素,可通过病史以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口唇疱疹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可自行愈合,但是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目的是缩短病程、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频率和疾病传播
治疗-药物治疗:
1、系统用药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口服。
2、局部外用药物
以抗病毒、收敛、干燥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1)可选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软膏或炉甘石洗剂。
(2)阿昔洛韦耐药的患者可选用1%西多福韦软膏替代。
(3)继发感染时可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
治疗-相关药品: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喷昔洛韦、莫匹罗星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疱疹性口炎属于口糜的范畴,是由脾胃积热上攻口舌、心火上炎或再兼外感风热之邪而致病。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相应地辨证施治。疱疹性口炎也可局部应用中成药,如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等。
预后-一般预后:
唇疱疹在不合并感染的情况下,一般约 7~10天会自行愈合,愈合后局部可留有暂时性的色素沉着。容易复发。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引起口唇的溃疡、水肿、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
2、感染可累及口腔内黏膜、眼睛甚至大脑等。
预后-自愈性:
即使不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自行康复。
预后-治愈性:
部分轻症患者无需治疗,症状明显的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得到较好缓解。
预后-根治性:
易复发。
日常-总述:
发作期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有直接接触,同时可以通过冷敷等措施来缓解症状。病损愈合后应尽量消除复发的刺激因素。
日常-生活管理:
1、嘴唇及周围皮肤护理
(1)嘴唇干燥者,可涂抹润唇膏保持湿润。
(2)将湿冷的敷料覆盖在患处,可以缓解红肿、疼痛。
(3)用温和的肥皂水轻轻的清洗唇部以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4)发病期间,水疱的渗出液需要避免与直接接触他人的皮肤。
(5)不要把手放在嘴边,经常洗手。
2、生活护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选择身体情况允许的运动,康复后注意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3)避免过大的心理压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4)保证居住环境卫生、注意开窗通风。
(5)本病有传染性,遵医嘱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
饮食调理:
刺激性食物容易触发疼痛,阻碍愈合,故应保持清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等。
饮食建议: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为身体提供维生素等营养。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鸡胸肉、三文鱼等含脂肪较少的食物。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
饮食禁忌:
1、禁止食用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
2、吃含骨、海鲜等坚硬的食物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损伤。
3、避免大量饮酒。
4、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预防措施是避免接触致病病毒,已经患病者应避免病毒在自身扩散,已经愈合患者应预防复发。
1、未患病者,远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1)避免直接接触唇疱疹患者的患病部位,避免用手去其触摸水疱、溃疡。
(2)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润唇膏和餐具等物品。
(3)家长避免亲吻幼儿。
2、已经发病者,预防扩散
(1)用手触摸患处皮肤后需彻底清洗。
(2)避免直接触碰身体的其他部位。
(3)在与他人(尤其是婴儿)接触前也必须仔细洗手。
3、预防复发
(1)对于经常复发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
(2)尽量避免接触引起复发的因素,如避免阳光照射,外出时在经常出现病损的部位涂抹防晒霜。
(3)保持规律作息、良好的心理状态。
(4)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