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疾病英文名称: hydatidosis of genitourinar...
养生
疾病名称: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
疾病英文名称: hydatidosis of genitourinary system
疾病别名: 泌尿生殖系包虫病
疾病概述: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hydatidosis of genitourinary system)又称泌尿生殖系包虫病,是我国西北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包虫在泌尿生殖系主要侵及肾脏,膀胱、前列腺较少,以腹部包块伴轻重不同疼痛为主要症状。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肾脏、生殖部位、前列腺、睾丸、膀胱
常见症状: 腰痛、血尿、脓尿、尿频、尿痛、尿急
主要病因: 感染细粒棘球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卡索尼皮内试验、B超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棘球蚴囊破裂,从而引起肾绞痛。因此,一旦确诊此病,应及时接受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狗是适宜的终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棘球蚴绦虫一般寄生在狗的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以后污染食物和水源,被人类误食,导致感染,这也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以青壮年农牧民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我国西北牧区。
病因-总述:
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包虫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感染途径。虫卵可侵犯肾、膀胱、精索、睾丸等部位,从而引发泌尿生殖系统包虫病。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性感染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经消化道在十二指肠孵出的六钩蚴,由肠壁毛细血管顺血行迁移,经肝、肺、左心至泌尿生殖系统。女性患者也可能是虫卵直接侵入阴道,六钩蚴直接植入阴道黏膜感染。
2、继发性感染
原发性肝、脾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中囊液外漏所致,泡球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迁移倾向,除直接浸润扩散外,外生子囊可经血流或淋巴转移到泌尿生殖系统。
症状-总述:
根据侵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如肾包虫病,主要症状为肾区肿块、腰痛、血尿及脓尿;膀胱包虫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精索或睾丸包虫病则表现为局部出现球形肿块。
症状-典型症状:
1、肾包虫病
患者主要症状为肾区肿块、腰痛、血尿及脓尿。常为单侧肾内单个发生,且多发生于肾下极,可与肝、 肺包虫病相伴发。
2、膀胱包虫病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尿混浊,并排出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的尿液。
3、精索或睾丸包虫病
局部可出现球形肿块。
症状-并发症:
1、继发感染
由于包虫病史过长、包虫衰老或退行性变、包虫营养不良,以及子囊过多、囊液过少或由于包虫破裂等原因可引起包虫囊的继发感染,此时囊液转变成脓性而形成急性肾脓肿或其他组织的包裹性脓肿。如果炎症被包虫的纤维组织外囊局限于囊内,则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较轻,其主要症状为全身无力、低热、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表现。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明显的毒血症全身反应和急性脓肿的局部症状。肾包虫感染临床表现与脓肾或巨大肾盂积水合并感染的症状相似,应注意鉴别。
2、囊肿穿破
(1)如果肾包虫破入泌尿道,使大量囊内容物迅速进入,可引起突发的肾绞痛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阻塞输尿管,使得肾绞痛加剧并出现会阴部放射痛,当阻塞近段输尿管,内压增高到一定水平,又可将这些囊内容物自行排出。若包虫破入膀胱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同时排出大量肉眼可见的白色包虫囊皮和小子囊。
(2)如果包虫破入腹腔,则可引起突发的急性全腹膜炎,同时由于大量异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虽然经过及时的抗休克治疗及手术治疗吸出腹腔内囊液并摘除包虫可暂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外溢原头蚴在腹腔内的种植性播散,数月后可形成数以百计的继发性多发腹腔包虫病,使腹腔脏器广泛粘连,终因慢性消耗导致包虫病性的恶病质。
(3)如果包虫破入后腹膜外,囊液可沿腰大肌坠积于髂腰部,形成继发包虫病或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腰部肾区触及肿块;
2、反复腰痛;
3、反复尿频、尿痛、尿急;
4、尿液发红、血尿、脓尿;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以泌尿系症状为主者,一般首诊科室为泌尿外科、肾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工作啊?在畜牧养殖场或者屠宰场吗?
6、您家里有没有养宠物呢?
7、您最近吃过生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一定要做手术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腰痛、血尿、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卡索尼皮内试验、B超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在上腹部或腰部扪及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界限清楚的无痛性肿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尿液检查
包虫破入泌尿道时,尿中可见有白色粉皮样碎片,以及棘球蚴原节头。
3、血清学检查
如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有助于诊断。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假阳性反应少。
4、卡索尼皮内试验(ID)
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手段。方法是将特殊处理过的囊液0.1~0.2ml作前臂皮内注射,观察皮肤的红肿及硬结反应,其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B超可探及边缘清楚的无回声区,有时其内可探及花瓣状分隔或蜂窝状光带,有时可见“双壁征”。
2、X线检查
可见肾影增大,有凸出肾缘的肿块轮廓。有时可见肿块边缘线状钙化阴影。
3、CT检查
示肾脏多发性囊性改变、囊壁厚、边缘清楚,可有“囊中囊”征。有时可见特有的蜂窝状分隔影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居住史)及临床表现(腰痛、血尿、脓尿),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清学检查、B超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肾积水、肾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单纯性肾囊肿
可有腰背酸痛症状,有时可触及上腹部和腰部囊性肿块。但患者无包虫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史,多在健康普查中发现。B超检查显示圆形无回声肿物,壁薄而光滑。X线检查囊壁钙化更为常见。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应阴性。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2、多囊肾
也表现为上腹部和腰部的囊性肿块。但该病有家族发病倾向,多为双侧,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表现。体检腰部肿块边界不清,压之较软,且B超检查发现肾体积明显增大,肾脏边缘不齐,肾内囊性肿块无“双壁征”。尿路造影可见肾盏变形、拉长,呈蜘蛛脚状。CT示双肾体积增大,肾断面有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壁可有钙化,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3、肾积水
亦有腰部胀痛、血尿、脓尿症状,以及上腹部及腰部可触及囊性包块。但该病有明显的尿路梗阻原发病,如结石、狭窄等。患者无包虫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史。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扩张,无肾盏漏斗部的变细和移位。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应阴性。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4、肾肿瘤
亦有腰痛和腰腹部肿块表现。但本病多有全程肉眼血尿伴条索状血块、发热以及消瘦等症状。B超检查示患侧肾体积增大,有实质性占位。CT示肾脏不均质占位病变,CT值为30~50Hu,增强扫描示肿物CT值低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楚。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5、膀胱肿瘤
B超检查可发现膀胱壁的占位性病变,大的肿瘤可通过双合诊触及。但膀胱肿瘤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无粉皮样尿,尿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而无棘球蚴原节头。B超及CT检查示膀胱内有实质性占位病变,而非囊性占位。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
6、输尿管囊肿
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也可显示膀胱内的囊性占位性病变,但其尿液检查找不到头节及子囊。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囊性肿物,随排尿有节律性舒缩。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
7、膀胱息肉
B超检查也可表现为膀胱壁的占位性病变。但患者无粉皮样尿,尿液中也找不到包虫头节及子囊。B超及CT检查可发现膀胱内有实质性占位,而非囊性占位。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全囊切除、包虫完整摘除、包虫穿刺摘除。
治疗-药物治疗:
曾采用甲苯达唑、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化学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已取得杀灭原头节及损坏包虫囊生发层的作用,但尚未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故可作为手术前后预防移植复发的用途,及无法手术根治的弥漫性多发包虫病的控制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甲苯达唑、吡喹酮、阿苯达唑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在脏器尚未萎缩时可施半肾切除,或完整内囊摘除,而避免全肾切除,以保留有功能的脏器组织。手术原则是摘除包虫,防止囊液外溢污染腹腔,缩小外囊空腔,预防术后感染。
1、全囊切除
包虫的外囊是脏器组织增生形成的纤维组织,虽与脏器无分界线,但仍可沿外囊壁剥离剔除或连同罹病脏器组织一并切除。对病史甚久的巨大包虫,长期压迫脏器组织萎缩,失去功能,宜施肾或睾丸包虫完全切除。
2、包虫完整摘除
在突出于脏器表面的外囊壁上,缓慢轻巧的切割,逐渐达到外囊壁的最内层,借助包虫自身的张力,将剩余的一薄层外囊壁胀裂,此时包虫即由裂口处自行膨出。
3、包虫穿刺摘除
按“无瘤手术”操作原则,先用纱布巾保护病灶,使之与周围腹腔脏器隔开,以三通针穿刺吸出囊液,注入20%盐水使原头节脱水而毁损,提起并剪开外囊,摘除已塌瘪的包虫及子囊。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4~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有腰痛、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棘球蚴囊破裂,从而引起肾绞痛。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正规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家里养宠物的患者应定期为宠物进行驱虫治疗。
5、餐具和厨具要注意生熟分开,切生食的刀和砧板不能切熟食。
6、术后患者要在身体耐受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一般会进行血常规和CT的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及引流管,若出现切口红肿或者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术后患者可先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品。
3、患者应避免饮用生水,以及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在畜牧地区生活的人,要定时定区域处理动物粪便,及时消毒清洁。
2、家里养宠物的人群,应定期为宠物进行预防性驱虫治疗。
3、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4、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