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疾病英文名称: endocrine exophthalmos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
疾病英文名称: endocrine exophthalmos
疾病概述: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endocrine exophthalmos)是指因内分泌功能异常引发的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症状,包括单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眼球突起以及浸润性突眼(Graves眼病)。患者可有眼球突出、眼胀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等眼部表现。可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高
就诊科室: 眼科、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球突出、眼胀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视野改变
主要病因: 主要因Graves病导致
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检查、B超、CT、MRI、眼眶核素显影、眼外肌功能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患者眼部组织、肌肉和神经病变,甚至导致患者失明,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有本病家族史的人群。
2、既往接受过131I放射性治疗、长期服用富含碘药物的人群。
3、长期吸烟的人群。
病因-总述:
内分泌性眼球突起可由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以及Graves眼病引起,单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突眼与交感神经兴奋眼肌有关;Graves眼病则由体内产生的抗体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单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突眼
主要因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张力增高所致。
2、浸润性突眼(Graves眼病)
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体内产生一种同时攻击眼肌、眼眶软组织、甲状腺组织的抗体。因眶后淋巴细胞浸润,眶后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大量黏多糖和糖胺聚糖在组织沉积,透明质酸增多,导致眼外肌和脂肪肿胀损伤,引起突眼。
病因-危险因素:
1、有本病家族史。
2、既往接受过131I放射性治疗、长期服用富含碘药物。
3、长期吸烟。
症状-总述: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突出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此外,患者还可能有眼睑、球结膜等组织的病变,患者的视力、眼球运动等功能也可受影响。
症状-典型症状:
1、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突眼
眼球轻度突出,双眼程度可不相等。还可出现眼睑裂增宽,眨眼次数减少;眼球向下看时,上睑退缩,且不能立即随眼球运动向下移动;上眼睑翻转困难。
2、Graves眼病
眼球明显突出,超过眼球突度参考值上限的3mm以上(中国人群突眼度女性16mm;男性18.6mm)。患者可出现畏光、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等表现。患者的眼球运动出现明显障碍,有眼睑闭合不全、视力减退、眼压增高、视野向心性缩窄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1、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暴露性角膜炎。
2、眶内病变压迫、血液循环受阻可导致视神经病变。
3、当病变导致房水循环异常时,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3、患者还可能出现角膜溃疡、上方角缘性角结膜炎。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还常存在多食、乏力、消瘦、怕热、多汗、易激动、烦躁失眠、大便次数增多、腹泻、胫骨前黏液水肿等表现。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现眼球存在异常突出表现。
2、伴眼内异物感、眼胀痛、畏光、流泪等眼部不适。
3、伴复视、斜视、视力下降等表现。
4、伴多食、乏力、消瘦、怕热、多汗、易激动、烦躁失眠、腹泻等症状。
5、女性出现月经稀少等月经不调表现。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当患者眼球突出症状明显,伴有视力下降、视野改变时应选择眼科就医。
2、当患者眼部症状不明显,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明显时,可选择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由于可能存在复视、视力下降等表现,为避免意外情况,患者外出就医最好有亲友陪同。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需要对眼部进行检查,避免眼部妆容,不戴隐形眼镜,防止影响检查。
4、还可能需要某些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曾使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何时发现眼球突出情况的?
2、近期眼球突出表现有加重吗?
3、您是否还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
4、您有使用药物缓解眼部不适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是否存在长期过度用眼、重度近视情况?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有接受治疗吗?
7、您是否有吸烟、饮酒习惯?多久了?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眼球突出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导致失明吗?
3、我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B超、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必要时还可进行眼外肌功能检查、眼球突出度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视野检查等检查,以了解眼部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患。
检查-体格检查:
1、眼部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眼球突出的程度,观察眼睑肿胀、闭合不全、上睑退缩、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等情况。医生还会进行眼球突出度检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其他检查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甲状腺是否有肿大、压痛等情况,是否能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等。部分患者还可发现心率增快、心脏扩大、下肢胫骨前皮肤黏液性水肿等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主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此了解患者的甲状腺情况,寻找病因。可能会建议行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TRAb)等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高度近视的常用的检查。被检查者站在距离视力表的一定距离外,根据选用的视力表规定来设定检查距离,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测量时遮盖另一侧眼,让被检查者先看清最大一行视标,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辨认较小视标,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视标。
2、裂隙灯检查
固定患者的头部,医生通过专业的设备观察患者的眼部,可以了解患者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3、眼底检查
医生可通过眼底检查了解患者眼底是否出现出血、水肿等情况。眼底检查不仅可以检查眼底出现的病变,还可以将影像记录,方便医生查看和分析。
4、其他
包括眼外肌功能检查和视野检查,医生可了解患者有无眼球运动障碍以及视野损害的情况,为诊断以及治疗提供证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CT、MRI、眼眶核素显影等检查,医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的眼部病变,同时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的情况。眼眶核素显影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眼眶内的炎症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突眼表现特点以及有无眼部症状、代谢异常表现等,并结合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会排除眼眶炎症、眼部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眼眶蜂窝织炎
是眶内软组织或骨膜下的急性炎症。由于眶和颅腔、眼球的密切关系,可以引起永久性视力障碍和颅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并有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眼底可有视乳头充血、水肿及视网膜水肿。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急性鉴别。
2、炎性假瘤
是单眼眼球突出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眶内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导致。患者常有眼睑红肿史,并存在眼部疼痛、复视、视力减退,结膜充血水肿等表现。本病与与重症内分泌性突眼都存在充血浸润性改变,但上睑退缩、甲状腺功能试验异常有助于鉴别。
3、血管瘤
是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多位于肌圆锥内,眼球多向正前方突出;发生在眶尖部者,早期即可有视力减退;位于眶前部时,则局部隆起,可扪及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的肿物。肿物增大眼球运动可受限。若肿物压迫视神经,眼底可出现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肿物压迫眼球时,眼底可出现视网膜水肿、脉络膜皱褶等。可通过症状、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部分。对因治疗主要是针对甲状腺疾病等进行药物调节、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突眼引起的眼部干涩、角膜炎症、眼裂增宽等进行相应的处置。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还要控制碘的摄入量。
治疗-药物治疗:
1、原发病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ATD):抗甲状腺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能缓解患者症状。包括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等;咪唑类包括甲疏咪唑和卡比马唑等。
(2)放射碘:是通过使用131I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而起到治疗作用。
(3)β受体阻断剂:可缓解患者心悸、烦躁、多汗等症状,可选择普萘洛尔等药物。
(4)糖皮质激素类: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缓解炎症,可选泼尼松龙等药物。
2、眼部症状治疗
(1)存在眼部不适症状者,可依据病情酌情使用滴眼液等缓解不适,也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2)对于存在暴露性角膜炎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他啶、红霉素等。
(3)还可以选择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控制炎症。
治疗-相关药品:
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甲疏咪唑、卡比马唑、普萘洛尔、泼尼松龙、对乙酰氨基酚、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
治疗-手术治疗:
1、原发病治疗
医生可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2、眼部症状治疗
(1)对于眼裂增宽严重者,医生可进行睑裂缝合术,将部分眼裂缝合,使患者恢复正常外观。
(2)医生还可行眶部减压术,可以使患者突眼的表现得到缓解。
(3)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还可能选择上睑退缩矫正术、斜视矫正术等方式,使患者眼睑退缩、斜视等症状得到缓解。
治疗-其他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放射碘治疗,可通过使用131I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而起到治疗作用。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继发神经病变,最终导致失明。经过积极、及时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眼球突出症状可得到改善。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引起患者出现眼球突出、眼胀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等表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2、本病还常引起乏力、消瘦、怕热、多汗、易激动、烦躁失眠等表现。
3、如不进行积极治疗,本病可引起视神经病变,导致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眼球突出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
预后-复发性:
甲状腺相关眼病可反复发作,可导致内分泌性眼球突出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好眼部的保护工作,可使用软膏、润滑剂等,可选择高枕卧位。还要避免吸烟,控制食盐的摄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定期复查。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刻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避免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强光刺激,可戴深色眼镜,这样也可以减少灰尘等物质对眼睛的刺激。
2、注意防止过度用眼,并在光线适宜环境下看书、写字。
3、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避免眼部感染情况。
4、对于眼睑不能闭合的病人,睡前可遵循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眼膏、润滑剂等,并用纱布或眼罩覆盖,预防结膜炎及角膜炎的发生。
5、休息时采取高枕卧位,可减轻眼部肿胀不适。
6、戒烟。
7、避免情绪的过度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日常-复诊须知:
由于本病有复发可能,故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调理:
患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规律进食,不要暴饮暴食。注意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建议: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2、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可选择含脂肪低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比如鸡胸肉、三文鱼等。
3、保证每日的热量摄入,可以适当选择粗粮作为主食。
饮食禁忌:
1、控制食盐的摄入,少吃腌制的食物。
2、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3、少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也没有能确切防止本病发生的预防措施,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发病可能。
1、注意适当的碘摄入,不要缺碘也不要摄入过多的碘。
2、保持心态良好,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及时排解生活、学习中的压力。
3、有家族史的患者注意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