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胬肉攀睛疾病英文名称: pterygium疾病别名: 胬肉侵睛外障,蚂蝗积证、肺瘀证、目...
养生
疾病名称: 胬肉攀睛
疾病英文名称: pterygium
疾病别名: 胬肉侵睛外障,蚂蝗积证、肺瘀证、目中胬肉
疾病概述:
胬肉攀睛(pterygium)是指眼眦部白睛上长出蝉翼状胬肉,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慢性眼病。本病多起于内眦,也有同时起于内、外眦。临床表现有眼部干涩瘙痒,流泪生眵,刺痛畏光等。本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若胬肉遮盖瞳神则影响视力。西医学的翼状胬肉等疾病属于本病的范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干涩瘙痒,流泪生眵,刺痛畏光
主要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
检查项目: 视力、验光、眼压、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血常规
重要提醒: 若发现眼部干涩瘙痒,流泪生眵,刺痛畏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反复发作,病情发展而影响视力。
临床分类:
1、心肺风热
主要表现为患眼胬肉初生,渐渐长出,向黑睛攀爬,充血明显;伴有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眼眦部瘙痒;舌苔薄黄,脉浮数。
2、脾胃实热
主要表现为患眼沙涩发痒,分泌物多而黏结,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瘀如肉,生长迅速;可伴有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色红;舌红,苔黄,脉洪数。
3、心火上炎
主要表现为患眼沙涩发痒,有刺痛感,胬肉尖部高起,体厚而宽大,充血明显,生长迅速;伴有心烦多梦,或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尖红,脉数。
4、阴虚火旺
主要表现为患眼反复出现沙涩和瘙痒感,胬肉淡红,时轻时重;伴有心中烦热,口舌干燥;舌红,少苔脉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中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病因-总述:
胬肉攀睛的发生多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脉络瘀滞,邪热壅滞目眦,渐生胬肉。病位在眼眦部,与多个脏腑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外邪侵袭
由于感受风热外邪,心肺蕴热,热郁血滞,脉络瘀滞不通,逐渐形成胬肉。
2、饮食不节
由于平时偏嗜食辛辣刺激性或油腻性食物,或饮酒无度,损伤脾胃,脾胃运化食物和运输代谢水液功能失常,湿热内生,邪热上犯目眦,逐渐形成胬肉。
3、情志失调
长期忧愁思虑,或急躁易怒,导致体内气机郁滞,气郁化火,上犯目眦,导致目眦生发胬肉。
4、劳累过度
由于劳累过度,休息不足,导致体内津液耗伤,心阴不足,肾精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脉络瘀滞,致生胬肉。
症状-总述:
胬肉攀睛是容易反复发作的眼部疾病,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进行期初起见眼部干涩发痒,眼眦部胬肉渐生,进而痒涩感加重,流泪生眵,胬肉攀向黑睛,呈三角形;静止期则痒涩不显,胬肉停止在黑睛边缘部,不会继续发展。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干涩瘙痒
疾病初起,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也可感觉眼部有轻微的干涩发痒,白睛处起膜,渐渐变厚。
2、流泪生眵
疾病进展,干涩瘙痒感加重,出现频频流泪,分泌物变多,眼眦处胬起如肉,呈三角形,攀向黑睛,遮挡瞳孔。
3、刺痛畏光
疾病进展后期,眼部出现刺痛感,胬肉过大导致眼珠转动受限,视力下降,害怕强光照射。
症状-并发症:
1、复视
若疾病发展后期,胬肉过大,影响眼球运动,可能会导致复视,出现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视力下降。
2、散光
疾病发展中,胬肉变厚增大,压迫眼球,造成视力下降,引发散光。主要表现为看东西不聚焦,看物体非常虚,模糊不清。
症状-伴随症状:
伴有心烦多梦、口舌生疮、小便黄等。
就医-急诊指征:
1、胬肉迅速发展,发红刺痛,影响眼球运动。
2、出现心中烦热,口舌干燥,神识不清等症状。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部干涩瘙痒,分泌物增多,刺痛畏光,胬肉逐渐形成等表现。
2、伴有心烦多梦、口舌生疮、小便黄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眼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眼部什么时候开始长出胬肉的?还有什么其他不适症状吗?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从事什么工作?平时心情如何,压力大吗?
4、作息是否规律?平时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间多吗?有关灯后用眼习惯吗?
5、平时有嗜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8、家属中有得过相关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眼睛为什么会长出东西?能确诊吗?这个病会传染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滴眼药水能治好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眼压、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球活动度、神态、姿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眼部压力及疼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视力、验光等检查来判断有无视力的受损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有无感染现象。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检查
通过观察眼压数值,来判断有无青光眼等其他疾病。
2、裂隙灯检查
通过裂隙灯光学仪器,可以观察眼内部有无病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泪液分泌试验
通过泪液分泌功能及泪道通路的检查,判断有无粘液或脓性分泌物逆流,来帮助医生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眼眦部生成胬肉,干涩瘙痒,流泪生眵,刺痛畏光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眼部生长胬肉或肿块症状的假性翼状胬肉、睑裂黄斑、角膜缘恶性肿瘤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
初起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眼感痒涩;进展期痒涩加重,流泪生眵;静止期痒涩不显。可有视力下降,若胬肉过大可致眼珠转动受限。
2、体征
眦部白睛上生赤膜如肉,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渐向黑睛攀侵;胬肉上有丝脉相伴,或粗或细。
3、检查
(1)进展期:尖部高起而体厚,赤瘀如肉,发展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瞳神。
(2)静止期:胬肉尖部钝圆而薄,白睛宽大部分微薄如蝇翅,色白或淡红,多发展缓慢;或始终停止在黑睛边緣部,则为疾病静止状态。
4、病史
有家族史。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翼状胬肉
为结膜和角膜间任何炎症或损伤所引起的粘连。它可发生在角结膜的任何部位,静止而无进展趋势,常常只有头部和角膜发生粘连,用探针可在其颈部下顺利推进,而不象真性胬肉和周围组织发生全面性粘连。
2、睑裂黄斑
是由睑裂部球结膜长期暴露及老年变性所致,黄斑居于睑裂部角膜缘内外侧的球结膜上。为黄色三角形隆起。其基底朝向角膜缘。和胬肉攀睛的情况相反,病变静止,不影响角膜,无需治疗。
3、角膜缘恶性肿瘤
可生长在角膜缘的任何方位,不呈三角形。表面隆起凹凸不平,向四周发展迅速。肿块表面常有出血或溃烂性变化。
治疗-治疗原则:
若胬肉较小但处于静止期者一般不需治疗;进行期胬肉以局部用药和辨证论治为主;若胬肉发展较快,已影响视力或有影响视力的趋势时,宜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心肺风热
(1)若胬肉充血明显,可加用赤芍、丹皮,郁金。
(2)若有便秘的患者,去方中羌活、荆芥穗,酌情加大黄。
2、心火上炎
(1)若目眦疼痛,胬肉色暗红明显,可加用玄参、川芎、茺蔚子。
(2)若小便色红的患者,可酌清加车前子、泽泻、滑石。
3、阴虚火旺
若心烦失眠明显,可加用麦冬、五味子、酸枣仁。
治疗-药物治疗:
1、心肺风热
(1)方药:栀子胜奇散加减。
(2)常用中药:蛇蜕、草决明、川芎、荆芥穗、蒺藜、谷精草、菊花、防风、羌活、密蒙花、炙甘草、蔓荆子、木贼草、山栀子、黄芩。
(3)中成药:拨云拔翳丸。
2、脾胃实热
(1)方药:泻脾除热饮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防风、茺蔚子、桔梗、大黄、黄芩、黄连、车前子、芒硝。
(3)中成药:黄连上清丸。
2、心火上炎
(1)方药: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
(2)常用中药:大黄、黄连、黄芩、生地、木通、甘草、竹叶。
3、阴虚火旺
(1)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2)常用中药:知母、熟地黄、黄柏、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3)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治疗-相关药品:
拨云退翳丸、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知柏地黄丸、八宝眼药水,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胬肉发展迅速,侵入黑睛,有掩及瞳神趋势者,须行手术治疗。对术后复发者,不可盲目再次手术,应在其静止6个月后再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包括胬肉切除术、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修补术、胬肉切除合并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等术式。手术原则为角膜创面干净光滑,胬肉结膜下组织切除要彻底。
治疗-其他治疗:
1、滴眼药水
可用清热解毒之滴眼液或抗生素滴眼液,并同时选用非甾体类或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每日各3次~4次。
2、针灸疗法
胬肉有发展趋势者,可选用太阳、睛明、丝竹空、四白,配合风池、足三里、少商等穴,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治疗-治疗周期:
胬肉攀睛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胬肉攀睛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胬肉攀睛一般病程较长,难以迅速治愈。预后因人而异,此病经过积极的防治,可控制症状发作。
预后-危害性:
若胬肉已爬至瞳孔缘,可引起视力下降,或发生逆规性散光。严重者或术后复发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受限。
预后-治愈性:
疾病初起,若治疗及时,可用滴眼液治疗,容易消退;后期疾病发展迅速也可手术治疗,但有复发性。
预后-复发性:
胬肉攀睛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果引起此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都会引起疾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规律的作息、减少用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疾病会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焦虑等情绪,患者应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
2、在疾病静止期注意情志调养,避免急躁易怒、忧愁郁闷等不良情绪,防止情志不畅加重病情。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给药,注意掌握服药和滴药方法,掌握药物禁忌证。
2、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居室环境宜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光线不可太强。
3、注意养成良好休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入夜久视。
4、外出带防风尘及紫外线眼镜,避免风尘、阳光刺激,引起疾病复发。
5、加强个人卫生,尤其眼部药包材干净、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6、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
7、定期复查,平时注意观察症状表现有无好转或加重,报告医生。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眼部胬肉发展情况,若持续发展不减好转,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治疗。
2、观察全身伴随症状,若出现眼部刺痛不减,长时间失眠,心烦,应尽快就医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视力、验光、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血常规等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每日换药,注意眼局部反应,缝线、结膜瓣是否在位,以及切口愈合等情况。
2、术后可点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可降低复发率。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尤其注意饮食禁忌,勿过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饮食不宜过饱、过咸、过甜,戒烟酒。
饮食建议:
1、胬肉攀睛的患者多为实热之证,宜多食养阴清热之品,多食蔬菜及水果。
2、心肺风热证的患者,可食泻叶茶、绿豆银花汤等。
3、心火上炎证的患者,可食灯心花苦瓜汤、栀子仁粥等。
4、阴虚火旺证的患者,可食地麦粥、莲心茶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这些食物多属温热,易助热生火。
4、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
5、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生活习惯和外界刺激相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眼部卫生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发生。
1、尽量避免长期风沙、烟尘、花粉等过度剌激,做好防护。
2、避免长时间日光照射,出门戴墨镜。
3、长期在户外工作者应配带防护用具,如太阳帽,有色眼镜或变色镜等。
4、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
5、饮食宜清淡为宜,忌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6、注意养成良好休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入夜久视。
7、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