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疟疾肾病疾病英文名称: malarial nephropathy疾病别名: 疟疾性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疟疾肾病
疾病英文名称: malarial nephropathy
疾病别名: 疟疾性肾病、疟疾继发肾损伤
疾病概述:
疟疾肾病(malarial nephropathy)又称疟疾性肾病、疟疾继发肾损伤,是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肾脏损害。四种疟疾(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圆型疟)均可导致本病,其中,以三日疟较多见。恶性疟常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三日疟常引起肾病综合征。临床主要可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其预后一般较好,肾功能也可恢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高热、寒战
主要病因: 疟原虫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检测、核酸探针检测、肾活检
重要提醒: 疟疾肾病患者一定要早期进行抗疟治疗,避免肾脏损害加重或不可治愈。
流行病学-传染性:
疟疾肾病是疟疾所引起的肾脏损害,疟疾具有传染性。疟疾患者及携带疟原虫的人群是传染源,无症状带虫者由于不易被发现而得不到治疗,因而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疟疾的传播煤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还可通过血液、母婴途径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疟疾肾病是疟疾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疟疾发病率高的地区,疟疾肾病的发病率可达到40%。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与性别无明显相关。
病因-总述:
疟疾肾病是疟疾患者并发的肾脏损伤。疟原虫感染后治疗不及时、不正规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疟原虫或其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肾实质产生中毒性变态反应,导致肾脏损伤。疟疾疫区接触史、按蚊叮咬、不规范的输血史等均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危险因素:
1、疟疾疫区接触史
在疟疾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生活或旅行等,可能感染疟疾,发生疟疾肾病的风险增加。
2、按蚊叮咬
按蚊叮咬可能感染疟原虫,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增加。
3、不规范的输血史
混用针头、输入血液中含有疟原虫等均会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症状-总述:
疟疾肾病常发生于疟疾发作过程中,肾脏损害程度与原发疾病有关。疟疾发作时间越长,肾损害越明显;药虫株越多,肾损害也越重。恶性疟常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三日疟常引起肾病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疟疾脑病等多种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肾功能衰竭
恶性疟常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发症状常为少尿或无尿(24小时内排尿少于400ml或1小时小于17ml),还可见高热、大量出汗、恶心和呕吐、焦虑和不安或困倦。
2、肾病综合征
三日疟常引起肾病综合征,多见于儿童。患者常可见蛋白尿(尿蛋白增多或尿中泡沫增多)、血尿(酱油色或红色尿液)、水肿,甚至产生胸腔积液、腹水,伴有肝、脾大及贫血。
3、疟疾
疟疾肾病患者还可见高热寒战周期性交替等疟疾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冷期可达10余分钟至1小时不等,发热期多持续2~3小时或以上。
4、其他
由于肾血管血量减少,儿茶酚胺增高,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耳鸣等。
症状-并发症:
1、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会出现夜尿、乏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晚期患者还会出现心脏病、贫血、水肿、骨病等并发症。
2、疟疾脑病
如果充满寄生虫的血细胞阻塞大脑血管,可造成脑肿胀或脑损伤,进一步引起癫痫和昏迷。
就医-急诊指征:
若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高热、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焦虑不安等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尿中泡沫增多、酱油色或红色尿液、水肿等症状;
2、交替性的出现高热寒战;
3、伴有头晕、头痛、胸闷、耳鸣等;
4、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的患者通常需要到感染科或肾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如尿液颜色改变、水肿?
4、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近期去过疟疾流行区域吗?
6、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治疗效果怎么样?会复发吗?
9、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检测、核酸探针检测、肾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患者通常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有增加,但之后正常或稍低。
2、血生化
有助于了解有无肝肾功能损伤、损伤程度,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3、尿常规
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了解肾脏损伤情况。
4、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检测
医生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疟原虫抗原和抗体,可以确诊疟原虫感染。
5、核酸探针检测
目前国内外已有几种不同的核酸探针用于疟原虫的检测,具有独特的高特异性、敏感性等优点。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行肾活检进一步明确肾脏损害,急性可逆性肾损害肾活检见肾小球系膜增厚,内皮细胞增殖及肥大,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疟疾流行区居住史或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患者有高热寒战周期性交替等疟疾的典型症状,并结合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疟疾。然后根据患者有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肾脏损害表现,并结合血生化、尿常规等辅助检查结果,可诊断疟疾肾病。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因皮肤接触含尾蚴污染的水源而感染,多见于夏秋季,以急性发热、腹泻、腹痛、肝区压痛、咳嗽为主要特征。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可鉴别。
2、丝虫病
丝虫病是丝虫侵入人体,阻塞人体淋巴管而弓|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感染。大部分的患者没有症状,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丝虫病的相关症状,包括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发热、男性外生殖器炎症、乳糜尿(尿液呈现乳白色)和象皮病(下肢肿胀膨大)。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疟疾肾病的治疗则应以原发病为主,疟疾肾病可随疟疾的治疗而自行好转,若是疟疾未得到良好的治疗与控制,肾损害可进一步加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疟治疗、改善肾脏损害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适当补液以保留肾血流量和灌注压,防止肾功能恶化。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疟药物
抗疟药物首选氯喹,可控制疟疾发作;耐氯喹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青蒿素治疗;此外,伯氨喹还能够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
2、改善肾脏损害药物
选择性蛋白尿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3、抗血栓药物
抗疟治疗的同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或少量肝素,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血栓形成。
4、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帮助控制水肿。最常使用的利尿药物是呋塞米、螺内酯和氢氯噻嗪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氯喹、青蒿素、伯氨喹、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肝素、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宜早期进行肾脏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有助于防止毒素沉积在体内、继发呼吸衰竭或其他器官系统疾病。
治疗-治疗周期:
疟疾肾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疟疾肾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疟疾肾病的预后与原发病有关,经及时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一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预后不良。疟疾肾病可随疟疾的治愈而自行好转,随疟疾的复发而重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疟疾脑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1、疟疾肾病可因再次感染疟原虫而复发。
2、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疟疾脑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能达到治愈,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能达到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疟疾肾病可因疟疾的复发而重现。
日常-总述:
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
2、用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肝肾毒性、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并检测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适当运动,可采取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以提高抵抗力。
3、气候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减少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感染。
4、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刺激。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于医生了解抗疟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肾脏的恢复情况,指导后续的治疗。
饮食调理:
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包括热量、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肾病综合征患者易出现低钙血症,应注意多食含钙多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各种豆类制品等。
2、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鱼油以及可溶性纤维的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不仅能补充维生素,还可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饮食禁忌:
1、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
2、水肿时应低盐。
预防措施:
根据疟疾肾病的病因,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尽量避免去疟疾流行区域旅游。
2、若必须去疟疾流行区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驱蚊液以及密封性较好的蚊帐。
3、疟疾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为疟疾肾病。
4、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