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脾-肝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spleen and liver syndrome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脾-肝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spleen and liver syndrome
疾病别名: 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综合征、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
疾病概述:
脾-肝综合征(spleen and liver syndrome)又称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是指具有脾大、贫血、肝硬化的一组病征,目前认为主要是因门静脉畸形、狭窄以及门静脉反复发生炎症,导致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及闭塞或肝硬化引起。需要药物和手术结合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肝脏
常见症状: 脾脏明显肿大、贫血、门脉高压等
主要病因: 门静脉畸形、狭窄、炎症引起静脉血栓、血管团塞或肝硬化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铁、骨髓检查、肝功能检查、超声、X线、CT、血管造影、门静脉压力测定
重要提醒: 脾-肝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肝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当您出现乏力、腹胀、厌食、恶心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35岁以下女性,平时饮食不卫生、喜欢吃小而硬食物的人群容易发生本病,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患病风险增加。
病因-总述:
脾-肝综合征的病因复杂,可导致门静脉狭窄、血流障碍的因素均可引起本综合征发生。主要是因门静脉畸形、狭窄以及门静脉反复炎症,引发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或肝硬化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门静脉畸形
部分患者门静脉结构异常,血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本综合征发生。
2、门静脉炎症及狭窄
门静脉炎症可导致门静脉内皮损伤、血流障碍,此外阑尾炎、腹膜炎等组织炎症可扩散至门静脉,也可引起门静脉损伤,导致本综合征发生。
病因-危险因素:
1、饮食、卫生习惯差,容易发生感染,包括进食不卫生的食物、用餐前不洗手、喜欢吃小而硬食物等。
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免疫缺陷病、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营养不良等。
症状-总述:
多发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贫血、门脉高压,有时还可出现乏力、腹胀、厌食、恶心、腹泻、黄疸等表现,用手按压上腹部患者可出现疼痛。部分患者有时可突然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情况。
症状-并发症:
1、患者肝功能异常,可出现肝昏迷。
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大出血。
就医-急诊指征:
1、呕吐大量鲜血不止、呕吐物中带大量鲜血。
2、意识淡漠、面色苍白、昏迷。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脾脏或(和)肝脏明显肿大情况。
2、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
3、伴长期或反复出现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出现持续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情况。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患者可去肝胆外科就诊,如果有呕吐大量鲜血的情况,应前往急诊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对腹部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通过何种检查发现的脾-肝综合征?何时发现的?
2、您有哪些不适症状?
3、近期不适有加重吗?
4、您是否有使用过药物缓解不适?什么药?
5、您是否患者有肝炎、肝硬化、白血病等疾病?有接受治疗吗?
6、您近期有针对脾-肝综合征进行治疗吗?何种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7、您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发生脾-肝综合征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目前可以进行何种治疗?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您出现脾脏明显肿大、贫血、门脉高压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医生会先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会有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血清铁、骨髓检查、肝功能等检查,超声、X线、CT、血管造影、门静脉压力测定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腹部进行触诊,了解脾脏和肝脏的肿大程度,并检查脾、肝是否存在局部压痛、异常肿块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价值。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发现全血细胞数减少。
2、血清铁
可有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
3、骨髓检查
本检查为有创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穿刺,通过骨穿取骨髓进行检查,结果可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有成熟障碍现象。
4、肝功能
医生通过肝功能检查了解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选择门静脉压力测定直接了解门静脉压力的情况,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医生可通过超声检查快速、便捷的了解患者肝脏、门静脉血流的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X线、CT
医生可通过X线、CT检查了解患者腹部的情况,X线检查可较好的显示患者是否发生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CT检查对肝脏的结构有较好的显示。
3、血管造影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注射造影剂,医生可更好的观察局部血管的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既往阑尾炎、腹膜炎等病史以及饮食等情况,依据脾脏明显肿大、贫血、肝硬化等临床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
1、脾脏明显肿大。
2、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示有核细胞成熟受阻)。
3、门脉高压症表现而肝功能受损多较轻。
诊断-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肝炎
是因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乏力、黄疸、右上腹疼痛不适等表现。体检可见肝掌、蜘蛛痣、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脾增大等体征。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2、肝硬化
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早期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偏硬,脾也可有肿大表现。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检查可有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且病情发展缓慢,脾脏多肿大。患者可有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左上腹坠胀感等症状。根据典型血象、骨髓象改变,脾大,Ph染色体阳性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作出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需要药物和手术结合进行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手术等方式积极去除患者的病因,并针对患者的肝损伤、贫血等症状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医生会叮嘱患者摄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必要时可给予多种维生素、去脂药及能量合剂。
治疗-药物治疗:
1、钙离子拮抗剂
有较强的扩张外周动脉、降低血压、防止消化道出血的作用,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有减少肝脏血流、抑制门静脉血压升高、防止消化道出血的作用,可选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
3、生长抑素
能降低肝脏血流量、控制门静脉压力,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4、抗生素
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头孢他啶、氧氟沙星、青霉素等药物。
5、护肝药物
患者存在肝细胞损伤时,医生可选择护肝药物,包括三磷酸腺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治疗-相关药品: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头孢他啶、氧氟沙星、青霉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对于脾脏异常肿大、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可选择脾动脉栓塞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脾切除术等方式。其中脾动脉栓塞术可以阻断血流,脾肾静脉分流术将部分血液引流至肾脏,以此缓解脾脏肿大的情况,脾切除术则可以直接切除脾脏,使脾脏肿大带来的症状消失。
2、对于有明显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通过胃周静脉断流术或是胃镜下静脉套扎硬化术,防止消化道出血发生。
3、对于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通过手术去除病因,比如切除发生炎症的阑尾。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在去除病因后患者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如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继发感染而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引起患者脾脏明显肿大、贫血、乏力、腹胀、厌食、恶心、腹泻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继发感染,甚至因此而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
日常-总述:
患者应注意手术后的休息、清洁,并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医生的安排按时进行复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患者也要调节不良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损害。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手术患者在身体恢复后可选择慢跑等方式进行锻炼。
3、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排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日常-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伤口的卫生,不要牵拉、抓挠伤口,避免接触污物。
饮食调理:
手术患者应禁食,待医生允许后有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待身体恢复后,应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应少吃坚硬的食物,避免血管破裂。
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宜选择柔软的食物。
2、补充足够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饮食禁忌:
1、少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肉、牛肉、鸡蛋等。
2、避免进食坚硬的食物,或在烹饪时充分处理。
3、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发病可能。
1、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成分不明、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过期、腐烂的食物。
2、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或是其他全身疾病时,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3、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营养不良的患者注意及时干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