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全身化脓性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systemic suppurative infectio...
养生
疾病名称: 全身化脓性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systemic suppurative infection
疾病概述:
全身化脓性感染(systemic suppurative infection)是指病原菌侵入人体血液,并在其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意识障碍等。通常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经过早期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意识障碍
主要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各种致病菌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培养、血尿素氮、心电图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
重要提醒: 全身化脓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随病情进展,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
全身化脓性感染一般分为败血症和脓毒血症,而以败血症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严重创伤和各种化脓性感染的患者。
病因-总述: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各种致病菌进入血液,释放毒素,引起全身性感染。可由单一致病菌引起,也可由多种致病菌联合引起。
病因-危险因素:
1、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以及患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会导致患者患本病的风险增大。
2、接受手术治疗者,术后敷料不干净,或者不小心污染伤口,可造成全身化脓性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尿毒症。
4、长期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癌药。
症状-总述:
全身化脓性感染常有感染病史及原发病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脉搏增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
症状-典型症状:
1、败血症
是全身化脓性感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多有化脓性原发灶。起病急骤,发展快。突然寒战后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可有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此外,还可伴有皮疹、皮肤淤点、黄疸、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
2、脓毒血症
近期有感染病史及原发病灶,起病多呈亚急性,剧烈寒战、高热。可伴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可出现多数患者出现贫血和慢性消耗症状(食欲不振、消瘦)。两周后常在腰背部及四肢软组织内不断出现转移性脓肿。
症状-并发症:
全身化脓性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当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昏迷时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近期有感染史,出现寒战、发热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3、反复出现食物不振,近期体重下降较多。
4、自觉心慌。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最高体温到多少?
2、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3、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最近是否受过外伤或烧伤?伤口怎么处理的?
6、您最近有接受过手术治疗吗?
7、您睡眠怎么样?
8、您有没有其他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高热、寒战、昏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血培养、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尿素氮、心电图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患者神志情况,了解有无消瘦,有无感染灶,皮肤黏膜有无异常,有无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患者有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有无改变,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有无细菌感染、贫血。
2、血培养
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明确血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并可判断病原菌的种类。
3、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原发感染灶的脓液进行检测,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并做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
4、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升高提示可能发生急性感染。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了解患者心脏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近期感染史)及典型临床表现(高热、寒战、昏迷等),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结果,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全身化脓性感染患者应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对高热者,还可使用退烧药物;有局部脓肿者,可采用局部切开引流。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对于早期的抗生素治疗,建议经验性地使用一种或几种广谱抗生素,以期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一旦致病菌和药敏结果明确,可使用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治疗疗程一般维持7~10天,在病人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病情好转、局部病灶控制后停药。
2、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适用于因全身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全身毒性作用,如恶心、呕吐、休克等,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3、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缓解患者的头痛、高热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治疗-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对有局部脓肿者,应及早行局部切开引流,以去除病因,从根本上治疗全身化脓性感染。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情况下,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可痊愈,预后较好;但是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危及生命,预后不佳。
预后-危害性: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同时,应注意日常护理,避免感染。
日常-心理护理:
全身化脓性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患者会有烦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服用解热镇痛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有胃溃疡等病史者慎用此类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一般体质较弱,需卧床休息,要注意勤翻身,避免产生褥疮。
2、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家属给患者喂水、喂食,并做好口腔卫生护理。
3、对有皮损者,需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
4、出院后短期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日常-病情监测:
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神志、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在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疾病的康复。饮食宜清淡且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饮食建议:
1、多吃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等。
3、多饮水。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3、避免吃海鲜。
预防措施:
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本病:
1、日常注意加强劳动保护,安全生产,避免严重损伤的发生。
2、学习卫生常识,发生创伤后能正确及时处理。如遭遇外伤或烧伤时,积极就诊。
3、免疫力低下者,日常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