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日照性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solar dermatitis疾病别名: 日光性皮炎、日晒伤...
养生
疾病名称: 日照性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solar dermatitis
疾病别名: 日光性皮炎、日晒伤、晒斑
疾病概述:
日照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又称日光性皮炎、日晒伤、晒斑,是指在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患者皮肤可出现瘙痒、潮红、肿胀、灼热等症状,少数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皮损一般可在数日内消退,也有部分症状严重者出现继发性感染。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发红、肿胀、灼热、刺痛
主要病因: 强烈的日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斑贴试验、光试验、皮肤划痕试验
重要提醒: 症状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建议积极就医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国外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4%的人有过至少一次日晒伤。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妇女、儿童及室外、高原、雪地工作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以春末夏初多见。
病因-总述:
日照性皮炎最易发生于春末夏初,此时皮肤还没有足够的黑色素以保护皮肤避免强烈的日光刺激,一次强烈的日晒就可引起日照性皮炎,严重程度与光线的强弱、照晒时间和范围有关,更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衣服及阳伞等可遮盖日光而避免晒伤,但水面、雪地及沙漠都能反射日光,仍可导致日照性皮炎的发生。
病因-危险因素:
1、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可能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2、过量饮酒可能会诱发日照性皮炎。
3、光敏药物如四环素类、噻嗪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非甾体抗炎、维甲酸类等药物会增加晒伤风险。光敏食物如菠菜、黄瓜、西红柿、油菜、茄子、土豆、荠菜等也可能引起本病的风险身高。
4、皮肤颜色较浅也是本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症状-总述:
患者多在经历日晒后,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瘙痒、肿胀、水疱,甚至糜烂。少数患者病情严重时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症状-病情发展:
1、强烈日晒后,在数小时内或次日,被晒的皮肤发红肿胀,并有灼热感及刺痛。在日晒后12~24小时,症状达到极点。
2、病情较轻的,在几天以后,红斑及灼痛才开始消退,发生成片的鳞屑及较深的褐斑。
3、症状严重的患者除了被晒处显著红肿外,还发生水疱,大疱,灼痛很剧烈,衣服摩擦时疼痛难忍。
症状-并发症:
有些人除了发生严重的皮炎外,还有恶心、呕吐、发热,心跳加快甚至于休克的中暑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皮肤出现大片红斑、丘疹。
2、伴有瘙痒或触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出现皮损部位进行检查,就诊时应穿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到现在有多久了?
3、症状是否在日晒后出现?
4、您经常在户外工作吗?
5、您是否有瘙痒的症状?
6、您自行用过什么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症状?
2、这种症状严重吗?能治愈吗?
3、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4、治疗周期多久?
5、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6、会遗留色素沉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日晒后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肿胀等情况,多需积极就医处理。医生常会在问诊后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明确患者皮损部位及相应情况。斑贴试验、光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等检查手段对于本病的鉴别可能有一定意义。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较大帮助。医生常会患者皮损处进行视诊,明确患者有无皮肤红肿、水疱、糜烂等情况,以及患者皮损部位是否与日晒部位一致。必要时还需行触诊明确患者有无发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斑贴试验
在临床上用于检测潜在的过敏原或刺激物,多用于临床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医生将配制好的检测试剂用合适的方法贴在皮肤上,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超敏反应发生。斑贴实验对于本病的鉴别有较大意义。
2、光敏试验
医生多根据患者皮肤在自然光照射下的反应,对本病病因作出判断,也有助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3、皮肤划痕试验
用棉签在皮肤上轻轻划过,看是否会留下不消退的划痕,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皮肤的过敏反应。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强烈日光暴晒或强烈人工光源照射史及典型临床表现,本病容易诊断。本病应与接触性皮史,与日晒或强烈人工光源照射无关,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皮损发生于刺激物或变应原接触处。系统性红斑狼疮、接触性皮炎、多形日光疹、日光性荨麻疹可能与本病症状相似,需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日晒后也会出现红斑,主要累及日光暴露区域,以及手臂和手部,但关节处的皮肤往往不会受累,可用皮肤活检进行鉴别,需要医生进行专业判断。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的历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与日晒没有关系,根据有无日晒史和接触史即可鉴别。
3、多形日光疹
临床表现与日晒伤相似,但多形日光疹晒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瘙痒性丘疹和水疱,呈对称分布,持续数日后消退,春季与初夏最严重,可能于次年复发。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是否有瘙痒性丘疹即可鉴别。
4、日光性荨麻疹
临床表现与日晒伤相似,但日光性荨麻疹晒后即出现风团,在数小时内即可消退。可用光试验来鉴别确诊。用自然阳光照射患者的小片皮肤,可引发红斑或风团,停止照射后迅速消退,即为日光性荨麻疹。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主要是对患者皮损症状的对症处理。患者在本病发生后多需立即脱离晒伤环境,后续治疗视情况选择多种外用药物。对于患者皮损应当仔细护理避免感染。
治疗-一般治疗:
1、日照性皮炎患者应当脱离晒伤环境,外出时做好防晒,避免病情反复。
2、患者宜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的流失。
3、有水疱者注意皮损护理,在水疱破裂后,小心清洗并用生理盐水或凡士林浸透的纱布覆盖。
4、水疱破裂或皮肤剥脱后,可在去除干燥皮肤组织后,外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锌霜等。有严重的急性皮炎时,最好用稀释的复方硫酸铝溶液或用冷牛乳湿敷,即可使患者舒适。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配制的洗剂、喷雾剂或霜剂可使炎症及疼痛减轻。
3、0.1%吲哚美辛的酒精溶液可以涂擦,有人认为吲哚美辛可在皮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而能阻止前列腺素E的形成,从而阻止UVB引起红斑。
4、晒伤严重时,可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阿同匹林可使疼痛减轻。
治疗-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锌霜、复方硫酸铝溶液、冷牛乳、吲哚美辛、泼尼松、阿司匹林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患者症状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能造成皮肤瘙痒、触痛等症状,带来一定不适。
2、大多数患者可在数日内症状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色素沉着。
预后-自愈性:
多数可以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可在数日内症状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有效的统计学数据。
日常-总述:
日照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日晒,发病期间穿着宽松、吸汗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情绪上烦躁、不稳定。
2、护理措施
(1)患者要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继而减轻精神负担、消除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瘙痒剧烈时可通过看书、写字、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安定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穿宽大舒适及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防止局部摩擦而加剧瘙痒。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应及时洗澡或用温水擦拭皮肤后立即用毛巾擦干,并外用粉剂。宜使用性质温和的中性肥皂或沐浴露沐浴,忌用热水烫洗。
3、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同时被子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
4、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饮食调理:
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同时注意营养搭配,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控制病情。
饮食建议:
1、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青椒、茄子,水果类如葡萄、香蕉、橙子、苹果等。
2、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马齿苋等。
3、烹饪时少盐少油少糖,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禁忌:
1、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烤串、炸鸡、肥肉、辣椒等。
2、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3、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注意以下事项或可预防日照性皮炎的发生:
1、经常外出锻炼,进行短时间光照,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
2、避免暴晒,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衫,并在暴露部位使用各种防晒剂。
3、外用物理性遮光剂或化学性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二苯甲酮等,根据个人皮肤的光生物学类型及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度选择合适防晒指数的防晒产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