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房湿疹疾病概述: 乳房湿疹是指发生于乳房部位的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仅发生于乳头部位...
养生
疾病名称: 乳房湿疹
疾病概述:
乳房湿疹是指发生于乳房部位的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仅发生于乳头部位者称为乳头湿疹。目前乳房湿疹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多认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如精神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局部刺激等。患者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乳房暗红斑,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通常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但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妇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暗红斑、丘疹、丘疱疹、瘙痒、糜烂、渗出
主要病因: 目前确切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过敏原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细菌培养、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若患者处于哺乳期,应尽量将外用药物擦拭干净后在哺乳,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一般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由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哺乳期女性。
病因-总述:
目前来说乳房湿疹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多认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所致,如感染因素、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接触过敏物质、局部异常刺激、环境因素、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因素
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
2、内分泌及代谢改变
如月经紊乱、妊娠等。
3、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或压力过大、经常出现情绪剧烈波动等。
4、遗传因素
与患者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有关。
5、接触过敏物质
家中饲养动物,接触各种动物皮毛;植物花粉;化学物质粉尘等。
6、局部异常刺激
如婴儿吸吮乳头是对乳房的刺激,或乳液溢出对乳房的刺激等。
7、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炎热的环境。
8、食入刺激性食物
也可诱发湿疹,如鱼虾、牛羊肉、酒精、咖啡、浓茶等。
病因-危险因素:
1、一些化纤等刺激性的衣物经常摩擦乳房。
2、使用刺激性的洗剂清洗乳房。
3、经常过敏,为过敏体质。
症状-总述:
乳房湿疹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乳房暗红斑,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糜烂,渗出和裂隙,可单侧或对称发病,瘙痒明显,发生裂隙时可出现疼痛。
症状-并发症:
乳房湿疹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出现发热等症状;如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性湿疹。
就医-门诊指征:
1、乳房出现丘疹和丘疱疹等;
2、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3、伴有渗出、糜烂、裂隙等;
4、出现其他进展性的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妇科或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乳房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何时开始出现的?
2、近期有加重吗?
3、您是否还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喝过或涂抹过药物吗?什么药物?
8、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9、您是否处于哺乳期?
10、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现在能确诊吗?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治愈后会影响皮肤美观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在就诊时,医生首先会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随后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细菌培养等检查,必要时会进行病理活检。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乳房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以及严重程度,并通过触诊了解患者是否有乳房异常肿块及压痛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肩
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
2、过敏原检测
变应原检测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
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
4、细菌培养
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若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患者为乳房湿疹样癌时,则需行病理活检。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及相关检查,医生可以做出诊断。不过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接触过什么刺激性物品吗,或最近是否精神压力过大等。另外在诊断本病的同时,还需要排除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如乳房湿疹样癌。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和乳房湿疹样癌相鉴别,乳腺湿疹样癌又称为乳腺Paget's病,早期时常为一侧乳头瘙痒、变红,继而变为粗糙、增厚、糜烂、局部有痂皮、脱屑或渗出物,病变可逐步累及乳晕皮肤。初起时乳房内常无肿块,病变进展后乳房内可出现块物。一般通过病理活检可以将两者区分。
治疗-治疗原则:
乳房湿疹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病情严重时还需要联合光照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或过敏原。
2、减少外界刺激因素,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擦拭或其他对患者敏感的物质,如皮毛衣物等。
3、避免食入刺激性食物,如鱼虾、浓茶、酒类、咖啡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常用糖皮质激素栓剂,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应用,尤其是哺乳期妇女。
(2)局部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匹美莫司霜等。
(3)其他:若患者的皮肤出现苔藓样增厚,还可考虑应用松馏油软膏或黑豆馏油软膏进行治疗。
2、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物:具有止痒抗炎作用,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哺乳期妇女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2)抗生素:有继发感染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能快能控制症状,抗炎、止痒,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使用。对急性严重、泛发性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时可酌情使用,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4)免疫抑制剂:应当慎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仅适用于病情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如环孢素、硫唑嘌呤。
治疗-相关药品:
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霜、松馏油软膏、黑豆馏油软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泼尼松、地塞米松、环孢素、硫唑嘌呤
治疗-手术治疗:
暂无相关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乳房湿疹的预后主要与其是否积极治疗有关,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哺乳期的乳房湿疹在停止哺乳后容易治愈。
预后-危害性:
1、乳房湿疹有反复发作的情况,容易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可导致患者精神萎靡,烦躁。
2、湿疹可能合并感染。
3、严重瘙痒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
预后-治愈率:
由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日常-总述:
乳房湿疹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1、乳房湿疹由于疹痒严重,病情时轻时重,常反复发作,使患者心情烦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失去治疗的信心,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家属及朋友应积极劝导,帮助缓解不良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哺乳期女性情绪容易起伏不定,容易情绪崩溃,家属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多关系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影。
日常-用药护理:
1、服用抗组胺、激素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不良反应,为医师及时调整药物提供依据;长期口服激素药物者易并发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
2、哺乳期女性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免药物使用过量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该勤换衣物和被褥,并充分保持乳房干燥清洁。
2、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
3、尽量穿宽松舒适的内衣,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
4、不随便使用刺激止痒药物。搽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5、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皮损。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可使用冷湿敷;感觉瘙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6、在干燥季节,宜减少洗澡次数。
日常-复诊须知:
本病易复发,建议患者定期复诊。复诊时医生会评价疗效、观察病情变化、并建议是否需进一步检查等。对于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的患者,要积极寻找原因。观察是否忽略了家庭中、职业及业余爱好中的某些接触过敏原。监测用药后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等,观察皮肤是否存在感染灶。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湿疹患者应均衡饮食,但以清淡为主。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
3、多吃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4、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6、少吃发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预防措施:
乳房湿疹的预防在于避免其危险因素,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具体措施如下:
1、使用温和无刺激的香皂或护肤品,洗衣使用温和洗涤剂,减轻对皮肤刺激。
2、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制品,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剂润泽。
3、沐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在皮肤仍然潮湿的同时涂抹保湿霜,以免皮肤过于干燥。
4、注意日常锻炼,保持身心愉悦,保证充足睡眠。
5、穿舒适柔软面料衣物。
6、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
7、哺乳期妇女要学会正确的哺乳方式,减少哺乳时婴儿对乳头的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