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腮腺炎疾病英文名称: parotitis疾病概述: 腮腺是最大的唾液腺,导管粗长且分支多...
养生
疾病名称: 腮腺炎
疾病英文名称: parotitis
疾病概述:
腮腺是最大的唾液腺,导管粗长且分支多,容易引起逆行感染,发生腮腺炎(parotitis)。腮腺炎可分为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和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最为常见,主要由病毒引起,是儿童多发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此外,成年人的腮腺炎大多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传染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腮腺肿大、发热、头痛
主要病因: 感染、局部原因、腮腺发育不良、遗传以及自身免疫性原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
重要提醒: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病后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相关中医疾病: 痄腮
临床分类:
腮腺炎可以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儿童脑膜炎、脑膜脑炎,青春期后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发生于腹部较大的外科手术后。多见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以前称为腮腺管炎,大多数的患者由局部原因引起,如导管口狭窄等。
4、复发性腮腺炎
(1)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发生在青春期以前,以腮腺反复肿胀为其特点。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2)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延期痊愈而来。
5、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中女性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约2周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此时患者具高度传染性。有脑膜炎表现者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亦能从唾液和尿中排出病毒。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行病学-死亡率:
腮腺炎的病死率为0.5%~2.3%,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等。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好发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3、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中女性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流行性腮腺炎近年来成人病例有增多的趋势。
病因-总述:
引起腮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局部原因(如导管口狭窄,肿瘤压迫)、腮腺发育不良、遗传以及自身免疫性原因。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
主要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可造成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而病毒感染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原因主要是由于腹部大手术后脱水(高热、进食困难等)致唾液分泌减少,缺乏机械冲洗,抗菌能力降低,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细菌经腮腺导管上行感染引起。
(2)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有腮腺炎病毒引起,此外,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A组病毒等也可引起腮腺炎。
2、局部原因
部分患者由局部原因引起,如导管口狭窄,肿瘤压迫、阳性唾液腺结石、腺外瘢痕、先天性导管扩张、腮腺内脓肿、主导管内异物等。
3、腮腺发育不良以及遗传
儿童的复发性腮腺炎至今对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该病有明显的的遗传倾向。同时也与腮腺发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细菌逆行感染有关。而成人的复发性腮腺炎多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延期痊愈而来。
4、自身免疫性原因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症状-总述:
不同类型的腮腺炎,临床表现略有不同。一般都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疼痛,部分患者还可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部分患者也会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此类前驱症状。早期症状是耳下疼痛,很快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炎症加重后,整个腮腺区明显肿大,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多不红,皮肤表面发热,触压时疼痛加重。一般先是一侧肿大,几天后另一侧才肿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若同时伴有舌下腮腺肿大时,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经常是单侧发病,患侧会有耳前剧烈疼痛,几小时后出现肿胀,局部皮肤热、潮红,并呈硬结性浸润,触痛明显。严重情况下,还会伴有高热及全身中毒情况。
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会有腮腺肿胀的情况,且肿胀与进食有关,短时间内达到高峰,并伴有轻微的疼痛,称为“进食综合征”。但是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肿胀在1小时内可以消退。
4、复发性腮腺炎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可突然发作或逐渐发病,起病时体温可达39℃。表现为腮腺的反复肿胀,发作持续一周左右,发病年龄越小,持续时间越长,间隙期短,易复发;随儿童年龄增大,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变短,间隙期变长。无口干、眼干症状。一般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青春期即可痊愈,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迁延到成年,称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5、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除腺体肿大外,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较为多见,病期长短不一,也常会伴有下颌淋巴结的肿大。
症状-并发症:
1、儿童脑膜炎
是儿童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多。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10日,亦可发生于腮腺肿大前或同时发生,少数患儿可无腮腺炎的表现,而仅有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抵抗,重者可有惊厥或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但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
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患者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睾丸炎多为单侧,约1/3的病例为双侧受累。急性症状持续3~5天,10天内逐渐好转。部分患者睾丸炎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这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睾丸细胞坏死所致,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3、卵巢炎
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妇女,可出现下腹疼痛。右侧卵巢炎患者可酷似阑尾炎。有时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4、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发生较少,表现为突发上腹痛和紧张感,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肌紧张且明显压痛。血及尿液中淀粉酶增高,经3~7日症状逐渐消失。
5、心肌炎
较为少见,多发生于病后5~10日,主要表现为突然烦躁,面色苍白、气急、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钝,心律失常。
就医-门诊指征:
1、单侧或双侧腮腺持续肿胀、疼痛,影响进食。
2、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3、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出现上述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传染科就诊,儿童可就诊于小儿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以将目前所服用的药物进行整理,必要时可携带药盒。
4、家属可陪同就医。
5、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是否有加重?
2、这些症状影响您进食吗?
3、您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5、您之前接种过腮腺炎疫苗吗?
6、您近期接触过腮腺炎患者吗?
7、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4、日常怎么做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5、我的家人会被传染吗?
6、我应该取哪些方法来减少感染他人的风险?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腮腺肿大、疼痛、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做尿常规、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腮腺有无肿大,局部皮肤有无发红、皮温有无升高,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常规一般正常,但是有睾丸炎的患者白细胞可以增高,有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
2、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
发病早期90%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会增高,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无腮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血和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血清学检查
其中的抗原检查可以用来检测腮腺炎病毒,做出早期的诊断。应用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可明显提高可疑患者的诊断率。
4、脑脊液检查
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腮腺炎并发心肌炎时可有心律不齐、T波低平、ST段压低等心电图改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检查有无腮腺结石,有助于医生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腮腺良性肥大继发感染、腮腺内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腮腺良性肥大继发感染
由于此病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较为相似,二者皆有腮腺持续或反复肿大,甚至导管口有脓。但良性肥大的腮腺为持续肿胀,质地柔软、呈弥漫性,多有糖尿病、肝炎、嗜酒或长期营养不良的病史,造影可见极少量末梢导管“点扩”表现,腺体外形明显变大。
2、腮腺内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腮腺内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又称假性腮腺炎。因腮腺内有多个淋巴结,淋巴结炎也可引起腮腺肿胀,如波及腺体及导管,也可引起导管口溢脓。可通过辅助检查对二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腮腺炎,首先应积极查明病因,然后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有必要,也可酌情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甘露醇、如意金黄散
治疗-手术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腮腺炎大多预后良好,其中部分患者有自愈的倾向。
预后-危害性:
1、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会传染给他人。
2、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疾病,严重者,还可引起死亡。
预后-自愈性:
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腮腺炎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況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应密切关注病情。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爱与关心,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可有腮腺肿大、疼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从而出现烦躁、焦虑情绪。
(2)流行性腮腺炎还可传染给他人,患者会出现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应该积极地自我鼓励,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乱用药物。
2、服用利巴韦林可能会有贫血、皮疹、腹泻、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如症状严重需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当患者发热或有一些并发症的时候,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待症状较轻后可适量活动。
2、患者所住的屋子需要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要经常将患者的衣物被褥放到日光下消毒。
3、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4、用热敷或冷敷来减轻肿胀腺体的疼痛。
5、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做好隔离措施,以防止传染给他人。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如果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剧烈头痛、烦躁、惊厥或睾丸肿大等情况,要尽快前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日常-复诊须知:
复诊时患者要携带病历及相关的疾病资料到门诊复诊。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保持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摄入。
2、选择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食、半流食饮食或者少渣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粥、面条、藕粉、土豆泥等。
3、注意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保证充足的水分。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发物,不利于康复。
2、避免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比如芹菜、烙饼等。
3、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或果汁等,因为它们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疼痛。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目前国内外具有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所以预防的重点是接种疫苗。
2、春冬季节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
春季气候转暖,各种病菌大量繁殖,是一些腮腺炎的高发期,在此期间大人最好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避免病毒感染
发现周围有患小儿腮腺炎的孩子时,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与其接触,避免病毒传染。
4、合理饮食
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或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人体内营养的均衡,尽量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加强锻炼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免疫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腮腺炎。
相关疫苗:
目前国内外应用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MMR疫苗),进行皮下或者皮内接种,亦可采用喷鼻或气雾方法。95%以上可产生抗体。潜伏期患者接种可以减轻发病症状。
1、应该接种人群
(1)建议儿童在1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MMR疫苗,入学前(6岁)接种第二剂。
(2)青少年学生、医疗保健工作者、教育机构职员、国际旅行者。
2、禁忌人群
(1)由于可能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
(2)严重系统性免疫损害者为相对禁忌,但是无症状的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儿童可以接种腮腺炎疫苗。
3、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前,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自身或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存在感冒、发热等症状,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接种。
(2)接种疫苗后,须在接种单位停留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症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