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三尖瓣脱垂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valve prolapse,TVP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三尖瓣脱垂
疾病英文名称: tricuspid valve prolapse,TVP
疾病概述:
三尖瓣脱垂(tricuspid valve prolapse,TVP)为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一种,是指右心室收缩期三尖瓣一个或一个以上瓣叶移位进入右心房。单纯三尖瓣脱垂比较少见,常合并二尖瓣脱垂。本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三尖瓣脱垂,原发性三尖瓣脱垂主要与遗传因素、三尖瓣黏液样变性有关。继发性三尖瓣脱垂可继发于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患者可出现运动量降低、易疲劳、呼吸困难、胸闷、腹胀等症状。本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还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
就诊科室: 心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易疲劳、心悸、胸闷
主要病因: 病因复杂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造影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尽早就诊,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
基于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三尖瓣脱垂
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尖瓣黏液样变性,表现为瓣膜增大、冗长,局部增厚、起皱,通常呈苍白色,透明度增加。可出现腱索延长、变薄,但张力减低甚至断裂。乳头肌往往没有明显异常。
2、继发性三尖瓣脱垂
可继发于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热等。表现为瓣膜轻度增厚,腱索延长、断裂、变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死亡率:
暂无大样本研究证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患有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易患本病。
2、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史的人,容易得本病。
病因-总述:
三尖瓣脱垂的发生机制是由于瓣膜与瓣口之间的不均衡,或瓣膜与乳头肌、腱索等支持结构件的不平衡,使瓣膜在心室收缩期活动受限。腱索断裂,导致连枷状脱垂。
原发性三尖瓣脱垂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尖瓣黏液样变性,也可因遗传性因素而出现先天性三尖瓣脱垂。继发性三尖瓣脱垂,可继发于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热、肺动脉高压等。
症状-总述:
当患者为轻度三尖瓣脱垂时,可仅表现为运动量降低、易疲劳;当患者三尖瓣脱垂加重,引起三尖瓣反流时,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当本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时,会伴随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热、肺动脉高压等原始疾病的症状;当出现右心衰竭、房颤、肺栓塞等并发症时,会有并发症相应的症状出现。
症状-并发症:
1、右心衰竭
当瓣膜脱垂造成明显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则可出现收缩期右心室部分血流反流入右心房。久而久之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容量负荷随之增大,造成右心室扩大、上下腔静脉增宽、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肝脾大,及周围水肿等,以及以下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差、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痛。
(2)泌尿系统症状:白天少尿、夜间多尿。
(3)呼吸困难:轻度气喘,若存在肺淤血则出现轻度呼吸困难。
2、房颤
当并发房颤时,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3、肺栓塞
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气促显著;胸痛,疼痛类似心绞痛发作;咯血,咯血量多少可因肺栓塞面积大小有所不同;晕厥也可以是肺栓塞的首发症状或唯一表现;另外还可出现咳嗽、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
症状-伴随症状:
1、胸外伤
当患者因胸外伤引起本病时,可伴有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休克、咳血、胸廓畸形、皮下气肿等症状。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本病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般呈驰张热,皮肤瘀点、Osler小结(呈紫色或红色,稍高于皮面,直径小至1mm~2mm,大者可达5mm~15mm,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末端掌面的小结)、Janeway斑(出现在手掌、足底的直径1mm~4mm无痛性出血性或红斑性损害)、Roth斑(眼底的圆形白点),甲下线状出血。
3、类癌
本病继发于类癌时,患者可出现阵发性或永久性(晚期患者)的脸部、颈部、胸部发红,支气管狭窄所致喘息,肠蠕动过强所致腹泻等症状。
4、风湿热
本病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时,可伴随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躯干和四肢屈侧可出现环形、半环形边界明显的淡红红斑,部分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患儿可能会出现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快速运动的舞蹈病。
5、肺动脉高压
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劳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患者有恐惧感和濒死感。
2、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气促显著,胸痛、咯血、咳嗽、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食欲差、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白天少尿、夜间多尿,轻度气喘或呼吸困难。
2、出现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
出现以上症状均需及时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患者请到心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部、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是否有食欲差、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3、您是否有白天少尿、夜间多尿的情况?
4、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5、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过咸的食物?是否吸烟、饮酒?
6、您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8、您运动耐力有下降么?大概运动多久会感觉不适?
9、原来有心脏病病史么?心脏其他瓣膜有问题么?做过二尖瓣手术么?
10、原来有胸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风湿热、肺动脉高压这些疾病病史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需要手术么?需要几次手术?手术有什么风险?成功率是多少?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运动耐力下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并建议患者检查血常规、利钠肽检测、血培养、咽拭子培养等血液学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判断患者心脏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
1、心脏听诊时,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震颤和全收缩期高调杂音,吸气、运动及抬高双腿时增强。
2、当患者出现右心衰竭时,可伴有体循环淤血的体征。
(1)颈外静脉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可见颈静脉怒张伴明显收缩期搏动,吸气时增强,返流严重者伴颈静脉收缩期震颤。
(2)肝大和压痛:患者肝脏触诊可发现肝大且肝区压痛。
(3)水肿:首先出现足、踝、胫骨前水肿,向上蔓延及全身,发展缓慢。
(4)其他:严重持久性右心力衰竭可有心包积液、脉压降低或奇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C反应蛋白
当患者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时,血常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会出现异常表现。当本病继发于风湿热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2、利钠肽检查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这一并发症时,本检查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3、血培养
当患者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本指标可协助明确诊断。
4、咽拭子培养
当本病继发于风湿热时,本检查有助于寻找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发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取决于三尖瓣返流程度,可提示右房大、右心室肥厚改变,也可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的心电图改变。
2、右心导管检查
是一种有创介入技术。医生通过静脉将检查设备放入患者体内,送入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在腔静脉及右侧心腔进行血流动力学、血氧和心排血量测定。
3、右心室造影
能确定三尖瓣反流及其程度。医生把造影导管放入心腔或血管内,注入造影剂,用电影方式记录图像。可见三尖瓣反流,但很难显示脱垂的三尖瓣。
检查-影像学检查:
1、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可用于评估三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确定病因,测量右侧腔室和下腔静脉的大小,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估计肺动脉收缩压。本病具体表现为三尖瓣一个或一个以上瓣叶异常移位(上移)超过三尖瓣瓣环水平。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脱垂伴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收缩期于右心房内可探及源于三尖瓣的五彩镶嵌反流束。
3、胸部X线片
单纯轻度三尖瓣脱垂心影多正常。当伴有中度和重度关闭不全时,尤其是连枷状脱垂,常有右心房和右心室明显增大,以右心房为著,甚至呈瘤样膨出,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段亦可突出。可有胸腔积液,同时可根据右下肺动脉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胸外伤、感染等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后,结合血液检查和心电图、胸部X线片、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要排除三尖瓣发育不良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需与三尖瓣发育不良进行鉴别。三尖瓣发育不良与三尖瓣脱垂都有很明显的三尖瓣反流,但三尖瓣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三尖瓣瓣叶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卷曲,瓣叶短小,关闭常见较大缝隙,多伴发其他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瓣叶不脱入右心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为主要目标。无症状的患者可暂不进行特殊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若出现心力衰竭,应先内科治疗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应同时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利尿药
当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和失代偿心衰急性发作伴有继发肺充血和体液潴留的情况。可以予呋塞米、托塞米、布美他尼快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
2、扩张血管药物
在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血压正常存在低灌注现象,或有淤血体征且尿量减少时,医生会选择硝普钠、硝酸甘油、重组人脑钠肽等药物,扩张外周静脉和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
3、正性肌力药
当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低心排综合征,可予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毛花苷丙等减轻低灌注所致症状。
4、支气管解痉药物
当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症状时,可使用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
5、控制心律失常药物
可用于出现房颤的患者。房颤的治疗主要在改善心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心室率。房颤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可选地高辛等。
治疗-相关药品:
呋塞米、托塞米、布美他尼、硝普钠、硝酸甘油、重组人脑钠肽、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毛花苷丙、氨茶碱、地塞米松、地高辛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为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进行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沟通,由医生充分评估患者症状后,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如下:
1、瓣环成形术
包括Kay二瓣环成形术、DeVega瓣环成形术和人造瓣环成形术。通过手术对瓣膜进行修复,使瓣膜维持在正常位置。
2、三尖瓣置换术
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尚待解决的问题较多,只有瓣膜病变严重难以修复或成形失败时,才施行置换术。对于选何种瓣膜,目前尚有争议,机械瓣膜与人工瓣膜各有优劣,应根据临床医生的判断为主要依据选择。
3、三尖瓣膜成形或修复术
常见手术方式有双孔三尖瓣膜成形术(Edge-to-Edge技术),应用自体心包片三尖瓣膜成形术,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成形术。手术具体疗效均尚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应及时治疗。治疗上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去除诱因为主要治疗目的。一般予坐位,双脚下垂,吸氧、镇静、快速利尿、扩张血管、正性肌力药治疗、支气管解痉、机械通气为主要治疗措施。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并发右心衰、房颤、肺栓塞等疾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易疲劳、心悸、胸闷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2、本病可并发右心衰竭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患者还可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注意管理好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再加上患者对疾病和手术了解不足,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不良的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手术过程,克服恐惧心理。家属也要多关心、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更改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1、利尿药可能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2、扩张血管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压快速下降。
3、正性肌力药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身体未恢复前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但不要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患者需要避免熬夜、酗酒、吸烟等。
日常-病情监测:
本病的并发症较多,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1、出现食欲差、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白天少尿、夜间多尿,轻度气喘或呼吸困难,应警惕右心衰的发生,及时就医检查。
2、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应警惕房颤的发生,及时就医检查。
3、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气促显著,胸痛,咯血,咳嗽、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应警惕肺栓塞,及时就医检查。
日常-复诊须知:
所有接受了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都应由心脏病专家进行终生随访,以发现早期的假体功能或心室功能恶化或其他心脏瓣膜的进展性疾病。临床评估应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出现新的心脏症状则应尽快进行干预。具体复查计划请听从医生的安排。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抓挠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发现伤口渗血、流脓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应限制钠盐、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避免心血管疾病发生。
饮食建议:
1、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
2、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
3、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
饮食禁忌:
1、减少钠盐的摄入,少吃腌制的食物。
2、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少吃油炸、熏烤的食物。
3、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避免胸外伤发生,积极治疗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
2、孕妇应避免接触放射线,不要擅自服药,避免先天性三尖瓣脱垂的发生。做好产前检查,争取及时发现异常。
3、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心血管疾病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