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cyst of kidney,renal cyst疾病别名: 孤立...
养生
疾病名称: 肾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cyst of kidney,renal cyst
疾病别名: 孤立性肾囊肿
疾病概述:
肾囊肿(cyst of kidney,renal cyst)在临床上通常指单纯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是人类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发病率在囊性肾病变中居首位。囊肿一般为单侧、单发,也有多发或双侧同时发生者,但较少见。其病因尚不明确。患者一般无症状,多于健康检查或患其他疾病时行B超、CT检查时发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侧腹或背部胀痛,还可出现血尿、腹部包块、体温升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几乎不影响肾功能,恶变机会很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患侧腹或背部胀痛、体温升高、血尿、腹部包块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CT、囊肿穿刺囊液检查
重要提醒: 无症状和无并发症的肾囊肿患者一定要注意随诊,以便及早发现肾功能损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单纯性肾囊肿是人类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发病率在囊性肾病变中居首位。30~40岁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率为10%左右,80岁以后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率达50%以上。在因各种原因行肾脏B超检查的儿童中,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现率在1%~2%之间。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在儿童中少见,肾囊肿发病率男女有所不同,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1~1.8∶1。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病因-总述:
单纯性肾囊肿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生与后天存在的多种因素有关。囊肿多起源于肾小管(尤以近端肾小管多见),囊肿与肾小管相连,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肾单位阻塞所致。部分肾囊肿起源不明,且不与肾小管相连,表明其为非肾小管的其他来源,可能与上皮细胞增殖及上皮细胞分泌等因素有关。囊液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C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种促进囊肿形成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促进上皮细胞增殖,进而形成囊肿。
症状-总述:
单纯性肾囊肿的直径大多小于2cm,患者一般无症状。当囊肿直径达4cm时往往引起症状。由于较大的囊肿突起向外牵拉肾包膜或向内压迫肾实质,患者常有患侧腹或背部疼痛,以胀痛为主。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实质膨胀,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剧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还有体温升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囊肿巨大时,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可压迫输尿管或肾盏颈部,引起输尿管或肾盏梗阻,梗阻时间较长能够继发感染,从而出现腰痛、发热、脓尿、白细胞增多等。如囊肿压迫邻近血管,则可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此外,由于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可出现红细胞增多症。
症状-并发症:
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又称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可以用降压药物控制。通常没有症状,当血压严重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头痛、意识错乱、视力模糊、出现重影、血尿(粉红色)等症状。
2、输尿管或肾盏梗阻
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腰痛或典型的肾绞痛。慢性梗阻时往往不明显,有时有腰部钝痛或血尿。间歇性肾积水有少尿和多尿交替的现象。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侧腹或背部疼痛;
2、伴腰部剧痛;
3、伴体温升高、全身不适;
4、伴血尿、脓尿;
5、出现其他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影响正常生活。
以上均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一般首诊科室是肾内科。
2、需手术治疗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有肾脏疾病吗?
6、近期是否有接触过肾毒性物质?
7、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8、您的饮食习惯怎么样?
9、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手术治疗有什么危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治疗效果怎么样?会遗传吗?会复发吗?
9、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部或背部胀痛、血尿、腹部包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B超、CT、囊肿穿刺囊液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检查,囊肿巨大时,可触及腹部包块。
检查-实验室检查:
当B超或CT怀疑有恶变时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对囊液进行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检查。囊壁继发肿瘤时,囊液为血性或暗褐色,脂肪及其他成分明显增高。细胞学检查常查见癌细胞。瘤标CA50水平增高。炎性囊液呈浑浊暗色,脂肪及蛋白质含量中度增加,淀粉酶和LDH显著增高。可有炎性细胞,细菌培养可查见致病细菌。抽出囊液后可注入造影剂,进一步了解囊壁情况,判断是否有肿瘤存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诊断肾囊肿敏感可靠,可作为首选方法。典型声像图特点是肾实质内或包膜下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液性无回声区,壁薄而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很小囊肿也可发现。
2、CT
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囊肿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显像表现为囊肿呈边界锐利的均匀性类圆形低密度,同邻近的肾实质有明显的分界。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患侧腹或背部胀痛、血尿等症状,并结合B超、CT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肾积水、多囊肾等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肾积水
临床表现可与单纯性囊肿类似,但肾积水往往有引起梗阻的病因,易继发感染,急性梗阻时其症状更为明显。如尿路结石所致肾积水,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刺激征等。影像学检查两者显像完全不同,各有其特征,可用于鉴别二者。
2、多囊肾
如患者有多个囊肿,有时需同多囊肾相鉴别,如果无家族史且囊肿数目容易计数,则不是多囊肾。
3、多房性肾囊肿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偶见血尿。B超和CT见肾实质内囊性肿块。但囊肿内部被分隔成多个液性暗区。
4、肾脓肿
一般有急性感染的全身表现,如高热、寒战等,一侧肾区剧痛,肌肉紧张,脊肋角有明显叩击痛。血白细胞增多,尿中有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IVU示肾盂肾盏受压或充盈缺损。B超示肾区液性暗区以及可导致肾积脓的原发病变。穿刺可抽出脓液。
治疗-治疗原则:
单纯性肾囊肿几乎不影响肾功能,恶变机会很小,故对无症状和无并发症的患者不需治疗。出现疼痛、不适、尿路梗阻、感染、出血、高血压、肿瘤、有破裂可能或已破裂的囊肿要尽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1)适应证:直径>5cm的较大囊肿可考虑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如无水乙醇以防止复发。
(2)手术原理:囊液是由囊壁上皮细胞分泌的,硬化剂作用于该细胞,改变了生物膜蛋白和脂质的比例,引起了氨基酸转运及钙离子内流的失常,进而导致囊肿上皮细胞死亡,失去分泌功能,囊肿随之缩小,以致消失。
(3)手术过程:常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患者取俯卧位或健侧卧位,腹下垫枕固定肾,行B超检查进行定位,明确囊肿位置、数目及大小,B超下确定穿刺点位置、穿刺的角度和深度等。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局部麻醉。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并须复查尿常规,如有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等,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妥善处理。
(4)注意事项:肾盂旁囊肿及与肾盂相通的肾囊肿不宜行囊肿穿刺术及硬化剂治疗。
2、外科手术
直径超过10cm、体积超过500ml的巨大囊肿、可疑癌变的囊肿或穿刺后复发的囊肿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预后良好,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出现症状后,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肾性高血压、输尿管或肾盏梗阻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出现症状后,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肾性高血压、输尿管或肾盏梗阻等多种并发症。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预后-复发性:
本病在经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
日常-总述:
肾囊肿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防治感染,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刺激。
3、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4、适当增加运动,可采取散步、游泳、慢跑、打太极等方式,以提高抵抗力。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腹部创伤。
5、积极防治感染,如用淋浴洗澡,性生活后立即排尿并清洁外阴,经常注意外阴部卫生,尽量避免导尿及其他尿路器械检查,不憋尿,大便后手纸向后擦等。
6、注意控制血压。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半年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未清醒时,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平卧位或侧卧位。术后1日自取半卧位,床上活动。术后2~3日,可在搀扶下下床沿床边适当活动。术后4日,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度。
2、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被服及病员服,保持床单元及病员服清洁整齐,防止褥疮形成。
3、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如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肾囊肿患者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饮食有节,讲究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等。
饮食建议:
1、不偏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牛奶、鱼虾等均可食用。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肾功能程度作调整食盐摄入量。
饮食禁忌:
1、控制蛋白质(肾衰时低蛋白饮食)对于减轻肾脏负担,减少尿毒症毒素的产生,缓解病情均起到重要作用。
2、忌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等。
3、忌酒类、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4、忌巧克力、咖啡、海鱼、虾、蟹等“发物”。
5、忌过咸类食物,特别是腌制类。
6、忌被污染的食物如不卫生的食物、腐烂变质食物、剩饭剩菜等。
7、忌烧烤类食物。
8、肾功能不全或发生尿毒症者还应注意不吃豆类及其制品、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食品、油腻类食物。
预防措施:
肾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无特殊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