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食管管型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cast疾病别名: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特发...
养生
疾病名称: 食管管型
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cast
疾病别名: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特发性食管黏膜剥脱症、创伤性食管黏膜表层管型剥脱
疾病概述:
食管管型(esophageal cast)又称表层脱落性食管炎、特发性食管黏膜剥脱症、创伤性食管黏膜表层管型剥脱等,表现为食管黏膜上皮呈管型筒状物吐出。此病临床少见,病因不明,可发生在既无感染又无化学烧伤的正常健康人,因轻度食管黏膜损伤、热饮、异物、频繁呕吐等诱因发病。患者主要在进食时,突然感到胸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常在几次干呕后吐出一点鲜血,然后吐出管状黏膜。本病通常预后良好,可以迅速恢复,不留瘢痕,不导致食管狭窄,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胸部不适、咽部异物感、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X线钡餐造影、组织病理检查、食管镜检查
重要提醒: 食管管型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禁食,并积极配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临床少见,1935年Pattefrson首先报告食管管型,1941年我国张仓祥首先报告,但无确切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一般认为,食管管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食管上皮过度增生,因某种原因造成呕吐或在轻度黏膜损伤后而使黏膜逐渐全部分离,形成管型脱落。
病因-危险因素:
1、使用某些药物,比如舒尼替尼、伊马替尼、达比加群等,患该病的风险会增加。
2、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寻常型天疱疮、伴抗-p200类天疱疮自身抗体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时,可能容易患该病。
症状-总述:
典型病例在管型排出前几周内,多突然发病,并与进食有明显关系。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时,突然感到胸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常在几次干呕后吐出一点鲜血,然后吐出管状黏膜。
症状-典型症状:
1、胸部不适
突觉剑突下或上腹部隐约不适,主要为胸骨后疼痛。
2、咽部异物感
患者可仅有喉咽部异物感或不适感,时有轻度吞咽困难或嗳气。部分患者仅在进热饮料或热酒后,咽喉有烧灼感。
3、恶心、呕吐
患者还常有恶心、呕吐的表现。吐出物初为食物,继为带血的食物残渣或鲜血。最后患者呕出一条白色半透明的薄膜管状物悬于口外,也有管状物拉出口外不能断离者。有的病例仅吐出鲜血少许,而无管状物吐出。
症状-并发症:
本病很少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胸骨后疼痛;
2、伴有咽部异物感、嗳气等症状;
3、伴有恶心呕吐;
4、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以上症状影响自身生活,自觉不适的均可前往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到消化内科或胸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颈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颈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4、您最近使用过什么特殊药物吗?如舒尼替尼、伊马替尼?
5、您以前有过寻常型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食管炎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胃镜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进行X线钡餐造影、组织病理检查、食管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观察患者的状态,还可触及患者颈部、腹部等。患者需要放松肢体来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患者常需要进行相关血液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学检查显示复层扁平上皮,无明显炎症,亦无坏死性病变,但呈退行性变。少数病例,基底细胞层的细胞胞质水肿性空泡形成,核固缩。由于基底细胞的异常造成上皮大疱形成,使上皮和下面组织之间内聚力消失,以致管型剥离。
检查-其他检查:
食管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管型的必要手段,目的是直接观察到食管内的病变情况。医生会将内镜镜头从患者口腔伸入食管,可能会有不适,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本病患者进行食管镜检查常可见部分或全部食管内黏膜脱落,有浅表创面。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造影可以帮助医生直观、清晰地观察食管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及形态等。本病患者进行X线吞钡透视或拍片可见不规则侧斑。因进行此检查患者需要服用钡剂,X线存在辐射,故孕妇不适宜。
诊断-诊断原则:
若患者在进餐后感到胸骨后不适、灼热感和胸闷,伴有频繁呕吐,少量鲜血,咽部有异物感,随之吐出白色索条样管型,有时需剪断,常需考虑本病的可能。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病史以及食管镜等相关辅助了解,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食管天疱疮
特征性内镜所见是形成水疱,因为容易破裂,不经常看到,多有水肿、发红、糜烂、溃疡等非特异炎性报道。其病变涉及中上段食管,全部血管通透性低下,线样及地图样,类圆形等多种多样的糜烂溃疡可作为鉴别点,活检证实表皮内棘刺细胞松解及可见棘刺松解细胞。
2、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特征是大疱发生在摩擦受压或外伤之后的皮肤上,有复杂的遗传情况。其中,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水疱特征是松弛性水疱,壁薄易破裂,多为浆液性,也可伴有出血性大疱,皮肤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黏膜常被累及,发生大水疱,糜烂也可发生在食管的黏膜处。
3、类天疱疮皮炎
类天疱疮皮炎为发生在眼结膜、口腔、鼻咽喉、气管食管、头、女阴、尿道口阴道及肛门部的黏膜和皮肤上的炎症,水疱和大疱损害愈后在黏膜上遗留瘢痕。若口腔及食管黏膜发生水疱、大疱破溃糜烂常导致瘢痕形成,极少数人可出现食管狭窄。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可以迅速恢复,不留瘢痕,不导致食管狭窄,无需特殊治疗,禁食1周后可进流食,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也可给予黏膜保护剂和适当的抗生素防止并发感染。
治疗-一般治疗:
1、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
2、于喉咽部或舌根处剪下脱出的管型筒状物。
3、积极去除诱因,如视情况禁食2~6天,避免食物再次对食管造成伤害。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的应用支持治疗。
4、病人吐血时,可给止血药,必要时输血,为防治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5、必要时作食管吞钡X线片检查,了解创面恢复情况。
治疗-药物治疗:
1、黏膜保护剂
用来保护胃底及食管黏膜,常用的有枸橼酸铋钾等。
2、抑酸剂
主要用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常用的有奥美拉唑等。
3、抗感染治疗
主要作用是防治感染。当患者并发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等。
4、止血
常用的有垂体后叶素等。主要作用是止血,减少血液丢失。
5、止痛
当患者感觉疼痛无法忍受时,可给予止痛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等。
治疗-相关药品:
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青霉素、垂体后叶素、对乙酰氨基酚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此类型食管损伤仅累及黏膜固有层,一般不会发生食管瘢痕狭窄,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少数病情进展严重者,可能出现食管深层损伤、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可以迅速恢复,通常在3~4周后黏膜可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可能会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生存周期:
食管管型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努力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疾病快速恢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被,尤其是冬季,寒冷刺激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炎症趋向活跃,从而使食管反流的症状加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全身特别是胃部不要受凉。
3、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容易加重胃酸反流症状,因此日常应保持精神愉快。
4、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减轻体重。
饮食调理:
本病的发生与复发和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规律进食时间,少食多餐,建议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
2、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磨碎的食物能和唾液、胃液充分混合,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有病的胃黏膜,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3、若是感染性食管炎,则需要饭前洗手,餐具不与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时消毒。
4、进餐时要放松,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避免紧张、焦虑、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重要意义。
饮食禁忌:
1、忌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可可饮料等。
2、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可做过敏原检测,找出过敏的食物成份,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3、忌吸烟,酗酒;忌辛辣食物;忌过冷、过烫食物。
预防措施:
食管管型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其危险因素,具体措施如下: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
2、避免服用一些会引起本病的药物,如舒尼替尼、伊马替尼等。
3、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寻常型天疱疮等,若有应积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