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食管过短疾病英文名称: excessively short esophagus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食管过短
疾病英文名称: excessively short esophagus
疾病别名: 短食管
疾病概述:
食管过短(excessively short esophagus )又称短食管,是指食管短于正常的长度,有先天性、后天性之分。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呕吐等,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症状,可通过食管镜以及活组织检查来确诊。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食管充血糜烂、食管破裂等其他食管病变,也可出现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婴儿或儿童应注意饮食、解痉药物的应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胸外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呕吐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十分明确
检查项目: X线、上消化道造影、活组织检查、食管镜检查
重要提醒: 存在食管过短的患者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临床分类:
1、先天性食管过短
又称先天性短食管症,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的疾病。其所伴发的部分胃无浆膜,其血管来自胸主动脉,且从未位于腹腔内正常位置,与真正的食管裂孔疝有别。
2、后天性食管过短
又称后天性短食管,是指位于胸腔内的部分胃仍覆盖着浆膜,血管来源于腹腔,橫膈裂孔扩大,导致食管继发性缩短,引起胃上部穿过扩大的膈肌裂孔进入胸腔。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为少见,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食管过短的病因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性食管过短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仍有多种学说观点。后天性食管过短为食管继发性缩短,可继发于多种消化疾病。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因素
有人认为是左侧或右侧的腹-胸膜缺口闭合迟缓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胚胎发育中胃下降停顿,以及食管发育不全造成。
2、后天因素
后天性食管过短可继发于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呕吐等。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症状,直到成年因初发症状而行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吞咽困难
主要表现为进食后难以吞咽食物。
2、吞咽疼痛
主要表现为吞咽时咽喉部或胸部疼痛。
3、呕吐
主要为进食后呕吐。患者改变体位,如右侧卧位或直立位时,可缓解。
4、其他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反酸、嗳气、呕血、便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存在食管过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食管充血糜烂、食管破裂等其他食管病变,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还可能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频繁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等症状;
2、伴有进食后呕吐、反酸、嗳气、呕血等;
3、伴有便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4、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出现以上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到消化内科或胸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尚无身份证患儿携带家庭户口本)、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如果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6、患儿应由家属陪同就诊,家属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如果患者为婴幼儿,下列问题可由家长回答。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经常呕吐吗?量是多少?呕吐物有血液吗?您在站立后呕吐的症状有没有缓解?
3、大便颜色正常吗?
4、您有没有呼气急促?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症状有多久了?什么时候加重或缓解?
5、您食欲怎么样?
6、您是否因此就过诊?曾接受何种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
7、您吃过什么药吗?还记得用法用量吗?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如果患者为婴幼儿,下述问题可由家长提出。
1、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情况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费用如何?
5、我需要做什么治疗?要治疗多久?能治愈吗?平时要注意什么?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进行X线、上消化道造影、活组织检查、食管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不适表现,触及患者颈部,以初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检查-病理检查:
活组织检查是确诊食管过短的主要检查方法。在食管镜下夹取食管和胃黏膜活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黏膜组织细胞的病变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通过食管镜观察食管黏膜病变,也可判断食管的长度、是否有食管狭窄,以及狭窄的位置和程度。并在食管镜下取食管和胃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检查食管过短的重要手段,可明确食管长度的改变程度、胃的形状改变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胸片观察肺部征象,明确是否有呼吸道感染,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
2、上消化道造影
俗称“钡餐”,患者在检查时需要喝下造影剂,然后在X线的照射下观察食管的形状和轮廓,明确食管病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呕吐等临床表现,结合病史、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主要通过X线、食管镜以及活组织检查结果来确诊。诊断时,特别需要与食管裂孔疝来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也存在所谓“短食管”征,食管钡剂造影时见贲门上升、食管缩短。这种食管短小,是贲门上升后,由于食管纵行肌收缩而缩短,故与先天性短小有别。“短食管”应该是在胸腔部分的胃的血供应直接来自主动脉,并且其食管胃交界部不能降至横膈以下的先天性短食管症。也的确有先天性食管过短伴裂孔疝者,此时无论卧位或立位,贲门固定在膈上,疝囊呈钟形。本病也有别于后天性短食管,后者是食管继发性缩短,由于横膈裂孔增大,引起胃上部穿越增大的裂孔进入胸腔,位于胸内的部分胃仍覆盖着浆膜,血管源于腹腔。后天性食管过短可继发于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外科性短食管继发于食管切除术和裂孔疝手术引起的食管纤维变性;此外,成人尚有功能性食管过短症,当腹腔脏器受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时,可引起食管缩短,如同时存在横膈裂孔松弛,则部分胃可被拉入胸腔。成人临床表现类似溃疡病症状、心绞痛样发作、气急、 吞咽困难、出血、胃食管反流等。
治疗-治疗原则:
食管过短可选择保守治疗,特别是婴儿或儿童应注意饮食、解痉药物的应用,食管扩张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后天性食管过短还需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解痉药物来解痉止痛,常用药物如东莨菪碱等。可有效解除食管痉挛,缓解吞咽疼痛。
治疗-相关药品:
东莨菪碱
治疗-手术治疗:
主要为食管扩张术,即通过在食管狭窄处安放支架或球囊,撑开食管,以此来缓解吞咽困难、食管狭窄。该术式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进行治疗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1、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食管充血糜烂、食管破裂等其他食管病变,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2、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还可能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通常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做一些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尽量不穿紧身衣、不紧束腰带、不用力排便、不用力咳嗽等,以防止腹压增大导致胃酸反流。
3、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刺激和波动,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促进恢复。
日常-病情监测:
经保守治疗的患者及术后出院的患者,平时需注意自身是否出现或复发呕吐、呕血、黑便、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不适、吞咽困难、低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要遵医嘱复诊,一般手术后1~3个月复诊一次。如果术后恢复期有任何异常,立即返院检查,收集好每次就诊时的检验单、检查报告等,并于就诊时携带,便于医生判断病情情况,以确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年龄较小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保证机体正常的运转及营养的来源,促进疾病康复。在饮食上应加强营养,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为宜。
饮食建议:
1、给予色、香、味、美俱全的食物,促进患儿的食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鱼肉、蛋类、乳类、米仁、藕粉、燕麦等。
3、给予易消化食物,要细嚼慢咽。
4、少量多餐,避免一次量过大。
5、对于手术后的患者一般需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少量流质,逐步递增至全量流质,至第5~6日进食半流质,第7~9日可过渡到软食,第10~12日开始进食普食。
饮食禁忌:
1、避免食冷、酸、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熏肉、油条等。
2、避免饮用刺激性强、酸度大的饮料和冷饮,如咖啡、浓茶等。
3、避免急食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先天性原因导致的食管过短,为胚胎期食管发育障碍所致,目前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疾病有利于预防后天原因导致的食管过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