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aeromonas hydrophila infecti...
养生
疾病名称: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aeromonas hydrophila infection
疾病概述: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aeromonas hydrophila infection)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侵入人体所致的感染,最常侵及胃肠道,引起嗜水气单胞菌腹泻。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等。部分轻症者,可自愈;需要治疗者,一般经积极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后,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腹痛、腹泻
主要病因: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或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大便常规及培养、胸部X线
重要提醒: 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脱水、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需积极接受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鱼及蛙等冷血动物为本菌自然宿主,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病人带菌亦可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进食被本菌污染的饮料或食物、皮肤伤口接触被本菌污染的水、被鱼刺伤或咬伤均可受染。夏季饮用未消毒水可能造成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爆发流行。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病因-总述:
嗜水气单胞菌属类弧菌科,革兰染色阴性。本菌侵入人体后,可产生黏附因子,对肠上皮细胞具有黏附性,并可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以及α和β溶血素,细胞毒等毒力因子。本菌还可产生一些蛋白酶使人致病。
病因-危险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肠道带菌容易发生内源性血液、腹腔、胆道、伤口或尿道口感染。
症状-总述:
根据病原菌侵袭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如侵袭胃肠道,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等。如侵袭皮肤伤口,可表现为局部溃疡、蜂窝组织炎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胃肠炎
潜伏期约1~2天,症状多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患者腹泻严重类似霍乱。2岁以下儿童可表现为痢疾样症状。大部分病例经2~5天自愈,重症可持续1~2周。
2、外伤感染
因皮肤伤口接触河水、污泥而感染。轻者仅有局部溃疡,重者可发生蜂窝组织炎。
3、败血症
患者有严重慢性疾病时,本菌可由伤口或肠道侵入血流,引发败血症,可有高热、寒战,伴有全身多处肌肉及关节疼痛等表现。
4、其他感染
本菌偶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感染、胆囊炎、腹膜炎、肺炎、脑膜炎、坏死性肌炎和骨髓炎等。
症状-并发症:
1、脱水
因频繁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皮肤干燥、精神不振、口干、口苦、乏力、少尿等。
2、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多见于重症患者,可表现为肌肉无力、食欲不振、心悸、心律失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其他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败血症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内眼病变和迁徙性脓肿等。
就医-急诊指征:
持续高热、寒战,或伴有全身多处肌肉及关节疼痛等,需紧急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热;
2、明显腹泻;
3、皮肤伤口接触河水、污泥,出现局部感染迹象;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本病可在感染科诊治。
2、急性高热可急诊处理。
3、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咨询腹泻门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去过疾病流行的地区吗?
6、您最近有没有被鱼咬过或者刺伤呢?
7、您是渔牧工作者吗?
8、您最近喝过生水吗?吃过生食吗?
9、您平时免疫力怎么样?
10、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血或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大便常规及培养、胸部X线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患者有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
2、血或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
若培养出嗜水气单胞菌,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并进一步就行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
3、大便常规及培养
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少数可白细胞满视野,大便培养可见嗜水气单胞菌阳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合并肺炎者,可见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饮食情况或接触史)、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或分泌物培养、大便常规及培养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排除细菌性痢疾。
诊断-鉴别诊断:
若病原菌侵袭胃肠道,应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二者均有发热、腹痛、腹泻的临床表现,但细菌性痢疾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可以此为鉴别依据。
治疗-治疗原则:
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多为自限性,一般不用抗生素。重症腹泻或有基础疾病者,或肠道外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有局灶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手术处理。
治疗-对症治疗:
予以补液支持治疗,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可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还可适当口服补液,必要时静脉补液。
治疗-一般治疗:
1、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
2、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主要是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通常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诺氟沙星等,可用于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诺氟沙星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有脓肿形成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去除感染灶,减少毒素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2~4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多为自限性,部分轻症者,可自愈。一般情况下,经积极治疗,预后好,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能会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脱水、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部分轻症者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打扫卫生。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与家人分餐式进食,注意对污染区域和衣物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6、建议患者穿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磨破皮损的风险,有局部溃疡者应避免水洗。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小便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等项目的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
2、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补充营养。
3、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4、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5、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的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品。
3、患者应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应避免接触污水和饮用未煮沸或消毒的水,受到天然水污染的伤口,应及时清洁消毒。
2、尽量避免去野外游泳,游泳时切勿呛咳。
3、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蔬果洗净后食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打扫卫生。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6、从事渔牧工作或者需要野外作业的人群应穿戴好防护服,避免意外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