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枢椎齿突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枢椎齿突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
疾病概述:
枢椎齿突骨折(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是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常由头颈部遭受不同方向的外力所引起,患者表现为颈部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还可能导致急性延迟性颈椎脊髓压迫,并危及生命。经积极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颈部
常见症状: 颈部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由头颈部遭受不同方向的外力所引起
检查项目: X线、CT、MRI
重要提醒: 颈部受到外伤后应进行制动,不要晃动脖子,以免引起或加重神经的损伤。
临床分类:
Anderson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
Ⅰ型:齿状突尖端斜型骨折。
Ⅱ型:齿状突基底部骨折。
Ⅲ型:骨折线波及枢椎椎体,累及单侧或双侧关节突骨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死亡率:
本病大概有5%~10%的死亡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常由头颈部遭受不同方向的外力所引起,其中因头颈部暴力性屈曲性损伤多见。年轻人多见的病因为车祸、高处坠落等,而老年人自较低高度摔下即可致伤。
病因-基本病因:
1、车祸
发生车祸时,身体可能遭受来自前方、后方等多个方向的暴力,造成齿突骨折。
2、空中落物
有重物从高处落下砸到患者,可能会造成齿突骨折。
3、高处跌落
年轻人从较高处坠落可能会导致齿突骨折,而老年人从相对较低的位置摔下即可导致骨折发生。
症状-总述:
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和僵硬。部分患者(特别是伴有寰枢椎脱位的病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如四肢无力、枕部感觉减退或疼痛)和瘫痪。
症状-并发症:
由于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结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还可能并发急性延迟性颈椎脊髓压迫,可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1、外力损伤后造成颈部不能活动、疼痛或全身瘫痪、呼吸困难;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颈部疼痛、活动轻微受限;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是怎么受伤的?
3、您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么?
4、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颈部出现外伤后感到肿胀、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需要进行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触诊可以发现患者枕后部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有感觉障碍和肌力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侧位片可获得清晰的图像,显示出移位程度,提示寰枢椎是否脱位。张口位摄片尤为重要,可以显示齿状突骨折及其类型。
2、CT和磁共振(MRI)
CT和MRI检查不仅可显示骨折的移位情况以及寰椎横韧带的状态,还能显示出脊髓受压和移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颈部外伤史、颈部的相关症状与体征,再结合X线平片、CT扫描及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上多无困难。
诊断-鉴别诊断:
1、枢椎椎弓骨折
致伤机制多为头颈部的过度仰伸。X线侧位片上骨折线位于枢椎上下关节突移行部,可有颈2、3之间成角。
2、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全
可在外伤后检查时发现,两者X线表现差别很大。但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与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全的鉴别需根据CT扫描或MRI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Ⅰ型和Ⅲ型可保守治疗,Ⅱ型需根据患者骨折移位的情况来判断是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专用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Ⅱ型骨折,如患者存在年龄超过40岁、移位超过6mm、复位失败以及成角畸形超过10°这些可能导致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寰枢融合以及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
治疗-其他治疗:
1、由于Ⅰ型并没有破坏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因此可以予颈围或头环固定等保守治疗,也可用颌枕带或颅骨牵引2周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对于Ⅱ型骨折,如患者较年轻,骨折移位少于6mm,可以闭合牵引复位、头环固定,骨愈合率可以达到80%。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预后-危害性: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骨折可愈合。
预后-治愈率:
Ⅰ、Ⅱ型骨折的骨愈合率可达80%,Ⅲ型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愈合率可以达到87%。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日常-心理护理:
骨折的发生多为意外,累及神经的骨折还可出现瘫痪等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常会出现害怕、恐惧、焦虑、烦躁等症状。此时,患者和家属应学习了解枢椎齿突骨折,正确看待疾病,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此外,家属也应耐心的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并且及时安慰、疏导患者,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渠道发泄出来。针对个别出现偏激行为的患者,需要用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认识到自己不良情绪和错误的行为。同时,帮助其积极的面对现有的状态。
日常-生活管理:
1、遵医嘱佩戴颈托,防止头部突然转动引起脊髓受压等。
2、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每日数次地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
3、长期伏案工作者,应30分钟~1小时活动颈部一次,多做颈部的侧屈、前屈和后伸及旋转活动,切记用力不能过猛。
4、下床时先侧身坐起,逐渐将身体移至床旁,双足下垂适应片刻,无头晕眼花感觉时再站立行走,避免长时间卧床突然站立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而摔倒。
5、对枕头的高低位置要给予足够重视,侧卧时枕头与肩平高,仰卧时要注意保护颈部。
6、戒烟。
日常-病情监测:
1、家属应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瞳孔、脉搏、血压的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2、若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不便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会选择性的复查X线、高分辨率CT、MRI等,以便医生明确患者恢复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2、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日常-特殊护理:
1、去除颈托后即开始锻炼项背肌,以防止废用性肌萎缩,改善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2、具体方法:坐位或站位背靠墙,头枕部用力顶墙,也可以将双手放至枕后,头用力后顶,每次持续5秒,每回20~30次,每日3-4回。切记不可突用暴力,用力要缓和。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但对于伴有骨折的患者,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3个阶段,随着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饮食建议:
1、早期(1~2周)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饮食禁忌:
1、骨折早期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多受外力影响导致,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提高肌力和协调性,减少因跌跤导致脱位的风险。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跌倒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影响视力的白内障、骨关节炎、直立性低血压、反复发作的眩晕、帕金森病等。
3、避免到没有防护的高处走动。
4、遵守交通规则,路途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车祸损伤。
5、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