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锁喉痈疾病英文名称: throat-locking cellulitis疾病别名: 结喉...
养生
疾病名称: 锁喉痈
疾病英文名称: throat-locking cellulitis
疾病别名: 结喉痈、猛疽、盘颈痰毒
疾病概述:
锁喉痈(throat-locking cellulitis)是发生在颈前正中结喉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临床以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成脓后向外溃为主要特征。多由外邪侵袭,或麻疹、口腔感染等热病发展而成。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症状重,若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疾病蔓延,严重可导致窒息。相当于西医学的口底部或颊部蜂窝组织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中医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颈部
常见症状: 颈前正中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皮温升高,成脓后向外溃
主要病因: 外邪侵袭、他病继发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分泌物检查
重要提醒: 若发现颈前结喉处红肿疼痛,有硬结,皮温升高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疾病蔓延,导致窒息。
临床分类:
1、痰热蕴结
主要表现为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疼痛,肿势散漫,伴有高热口渴,头痛,颈部僵直,便秘、大便干,小便色红,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2、热胜肉腐
主要表现为肿势逐渐局限,触按中软应指,脓出脓液色黄而稠,热退后肿胀消退,舌红,苔黄,脉数。
3、热伤胃阴
主要表现为破溃后浓水稀少,疮口有空壳,或脓从咽喉溃出,收口缓慢,伴有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口干,舌光红,脉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以儿童较多见。
病因-总述:
锁喉痈的发生多与外邪侵袭、他病继发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风温热毒侵犯肺胃,挟痰凝结于结喉部位,以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热胜肉腐,发为痈肿。病位在结喉,与肺、胃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外邪侵袭
风温之邪侵袭,侵犯肺胃,火热邪气与痰上犯结喉,导致气血凝滞,热胜肉腐,发为本病。
2、他病继发
(1)感染麻疹病后,身体虚弱,余毒不清,积聚结喉,可发为本病。
(2)口腔感染性疾病,病后调护不当,继发感染于结喉部位,可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初起主要表现为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后期脓成后向外破溃,病势发展可蔓延,也可肿势逐渐局限,严重可出现突然昏迷或窒息。
症状-典型症状:
1、初期
结喉部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来势凶猛。2~3天后,肿势可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也可延及咽喉、舌下。
2、成脓期
(1)肿势开始局限于结喉部,按之柔软,脓液形成,肿势高起,容易破溃化脓,为疾病发展的顺证。
(2)肿势继续有蔓延趋势,脓肿平榻,颜色转暗红,难以溃破,为疾病逆向发展,预后不良。
3、破溃期
(1)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病情较轻。
(2)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收口缓慢,病情预后较差。
症状-并发症:
1、急喉风
锁喉痈病情发展过程中,若肿势蔓延至咽喉,痰火凝聚于咽喉,可发为急喉风。主要表现为喉咙阻塞,剧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等。急喉风病情急重,需及时治疗。
2、重舌
锁喉痈病情发展过程中,若痰热侵犯舌部,可见舌下血脉肿胀,发为重舌。主要表现为舌下肿胀,状如莲花,颜色紫红,疼痛难忍,语言含糊不清,饮食困难等。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有高热口渴、颈部僵直、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小便短少色红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结喉部红肿蔓延,来势凶猛,出现呼吸困难、语言难出等表现。
2、有高热、口渴、面色无华、神昏不清等全身症状。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
2、可伴有高热、口渴、颈部发硬、食欲减退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耳鼻喉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发热口渴、食欲不振等?
4、平时有偏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之前有患其他疾病,如麻疹、口腔感染等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需要手术吗?手术有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分泌物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结喉的形态及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以及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结喉的软硬及压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来初步判断病情轻重。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明显增高,来判断为感染现象。
2、血沉
一般血沉结果阳性,通过观察血沉增快的速度,可了解疾病的动态变化。
3、C-反应蛋白
一般C-反应蛋白结果为阳性,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升高值,可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
4、分泌物检查
通过对脓肿分泌物的检测,可找到病原体。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结喉处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成脓后向外破溃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颈部肿块的颈痈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发病前常有麻疹、口腔感染疾病等病史。儿童较成人多见。
2、临床症状
疾病初起结喉部皮肤红肿疼痛、有硬结,以及皮温升高,来势凶猛。2~3天后,肿势可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也可延及咽喉、舌下,并发喉风,重舌导致不能饮食。
3、检查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分泌物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颈痈与锁喉痈
颈痈肿块生于颈部两侧,肿势较为局限,初起皮色不变,成脓破溃的发展趋势较锁喉痈慢,局部及全身症状较轻;锁喉痈肿块主要发生于结喉部位,可蔓延至颈部两侧,成脓后肿势可趋于局限,皮色发红,病情急重。
治疗-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为主要。初期兼用疏风清热之品;中期佐以凉血透脓;后期应顾护气血津液及脾胃。成脓后应及早切开减压。必要时配合西医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若热重口渴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生地、天花粉、生石膏。
2、若出现大便干结的患者,可加用枳实、生大黄、元明粉。
3、若气喘痰多的患者,可加用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
4、若出现突然昏迷、四肢发凉的患者,可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治疗-药物治疗:
1、痰热蕴结
(1)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芩、黄连、甘草、玄参、连翘、板蓝根、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2、热胜肉腐
(1)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2)常用中药:金银花、连翅、贝母、天花粉、当归尾、赤芍、甘草、皂角刺。
3、热伤胃阴
(1)方药:益胃汤加减。
(2)常用中药:沙参、麦冬、生地、天花粉、玉竹、石斛、银花、连翘、香谷芽。
治疗-相关药品:
七味新消丸、六神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万应丸、蟾酥丸、三黄丸,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若疾病成脓难以溃破,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可作切开排脓手术。脓肿位于颏下较浅的患者,可在脓肿顶部作纵形切口。脓肿较深,位于结喉的患者,宜作横的弧形切口,以便充分引流。
治疗-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初起
宜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散,加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剂敷于患处,并保持湿润以消毒。
(2)成脓
宜切开排脓。刀法宜循经切开。
(3)溃后
脓未能排尽的患者,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排尽则改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
治疗-治疗周期:
锁喉痈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锁喉痈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锁喉痈起病急、发展快、症状重,难以迅速治愈。预后因人而异,若溃后肿消热退,预后良好;若毒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等症状,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1、若病势危急,病情严重,局部肿胀会迁延咽喉及舌下,并发急喉风、重舌等,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2、若患者身体虚弱,再加上失治误治,毒邪内陷,见高热神昏,可危及生命,需及时抢救。
3、病程日久,收口缓慢,容易让患者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的情绪,影响疾病愈合。
预后-治愈性:
本病若及时治疗,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锁喉痈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平和心态,注意局部皮肤清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因为伤口在喉部,影响美观,患者又怕留下疤痕而显得比较忧郁,心情抑郁会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患者可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会留下后遗症。
2、病程日久,收口较慢的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悲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早日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1、本病多为热毒邪气搏结于咽喉,主药宜饭后凉服或温服,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
2、清热药多属苦寒,应中病即止;年老体弱或脾胃虚寒的患者慎用,或减量服用。
3、儿童患者,给药宜浓煎,且少量多次服,一日3~4次。
日常-生活管理:
1、居室保持整洁安静,注意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防止疾病加重。
2、病后注意体息,高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3、气喘痰多的患者,应取半卧位休息,防止呼吸不畅。
4、成脓后宜多饮开水,汗出较多时,应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被。
5、不随意抚摸敷料,防止脱落而继发感染。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患者局部肿痛程度、性质,以及体温变化、痈肿处有脓无脓等。
2、若出现高热不退、抽搐、呕吐、昏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救护。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血沉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排脓术后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有营养,保持干净清洁,避免感染,定时消毒换药。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为佳。尤其注意饮食宜忌,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腻及海腥发物等,并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疾病初起,饮食宜清淡。多饮西瓜汁、绿豆汤等。
2、肿块成脓的患者,宜食用蒲公英粥、冬瓜绿豆汤等。脓水清稀患者多进血肉有情之品,如鸡汤、鱼汤、瘦肉、蛋类。
3、溃后虚损的患者,宜食用黄精粥、木瓜炖银耳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饮食调护、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起居规律等,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1、生活起居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外邪侵袭。
2、平时注意生活和饮食卫生,防止发生感染。
3、平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易怒、郁郁寡欢等不良情绪,防止情绪因素引发疾病。
4、若有麻疹或口腔感染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引发本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