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胎记疾病英文名称: birthmarks疾病概述: 胎记(birthmarks)是人体皮...
养生
疾病名称: 胎记
疾病英文名称: birthmarks
疾病概述:
胎记(birthmarks)是人体皮肤组织在发育时期异常增生,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素性皮损。胎记多在婴儿出生时即存在,也可在生后几个月内出现。其常见于背部、臀骶部、头面部,四肢则较少见,且颜色、形态、大小不等。有的胎记仅生长在皮肤表面,有的则长入皮下深处组织。部分胎记可随年龄增加而消退,但有些可伴随终身。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出现斑块、或在视觉上有像血管的痕迹
主要病因: 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色素沉着、血管聚集或血管畸形等因素而引起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活检、CT、MRI
重要提醒: 当胎记影响美观,或不断增大并伴有疼痛、瘙痒、出血时,请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分类:
1、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
(1)色素型:胎记颜色明显与皮肤不同。如咖啡斑、蒙古斑、太田痣、色素痣等。
(2)血管型:由皮肤表面附近的血管组成的,如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等。
2、根据颜色不同可分为:
(1)青色胎记:大多分布在背、腰、臀部,有时面积比较大,有时数量较多,其发生和神经疾病无关,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常见的有蒙古斑、太田痣、伊藤痣。
(2)白色胎记:称为色素脱失斑,一般呈椭圆形,像一片片尖尖的树叶,有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有这类胎记的小儿,父母要注意小儿可能发生的抽风、癫痫,以及智力发展障碍。
(3)褐色胎记:是一种棕色色素斑,常见的有咖啡斑,亦称咖啡牛奶斑。
(4)紫色胎记:多为血管瘤,如海绵样血管瘤、皮肤静脉瘤等。
(5)红色胎记:多为临床上的血管瘤,红色或暗红色如同葡萄酒颜色、稍突出的被称作葡萄酒色斑;较小而突出的结节状肿物,鲜红或暗红,形同草莓,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6)肤色胎记:颜色和正常皮肤颜色一致,包括皮脂腺痣、结缔组织痣、表皮痣等。
(7)黑色胎记:常为色素痣,带毛发的称为黑毛痣,若局部皮肤增厚如兽皮即为兽皮样黑痣。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根据不同的胎记类型,其发病率情况各有不一:
1、咖啡斑
在 10%~20%的健康儿童中,可发现单一的咖啡斑。随着年龄的增长,咖啡斑显得更为明显。黑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人。小于10 岁的白人和黑人儿童有一个以上皮损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 27%。6~25 岁的白人中,有一个以上咖啡牛奶色斑的比例为 25%。
2、蒙古斑
80%亚洲人、70%西班牙人、约10%白人有蒙古斑。据报道,80%东亚儿童有蒙古斑,在西班牙儿童中占46%,在白人儿童则占1%~9%。据统计,超过 90%蒙古人种婴儿有蒙古斑,常在出生时出现,也可在生后几周出现。
3、太田痣
日本患病率较高,我国部分地区患病率为 0.1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咖啡斑患病者中,黑人的明显高于白人;
2、蒙古斑在亚洲人中最常见;
3、色素痣在女性中较多发,白人较黑人多发。
4、太田痣好发于东方人及黑人。
病因-总述:
胎记的主要病因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色素沉着、血管聚集或血管畸形等因素而引起的。其不同类型胎记的病因各有不一。
病因-基本病因:
1、蒙古斑和太田痣
是由于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从神经嵴衍生而来的黑素细胞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而滞留在真皮内形成病变。其中蒙古斑与遗传有关。
2、咖啡斑
与遗传有关,是多系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神经纤维瘤病、Albright综合征、Waston综合征、Russell-Silver侏儒症、多发性黑子综合征以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3、色素痣
其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是获得性色素痣的重要原因,其他如药物、外伤、激素水平改变、免疫抑制等。先天性色素痣病因不明,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有关。
4、血管瘤
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致血管生成性及抗血管生成性因子间的失衡有关。
5、皮脂腺痣
是由于表皮、真皮和附属器发育异常所致,常以皮脂腺发育异常为主。
6、鲑鱼斑
又称新生儿斑痣,由于皮肤附近的毛细血管聚集而引起的。
7、鲜红斑痣
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
症状-总述:
胎记的典型症状为出生时或出生后,在皮肤上出现的斑块、或在视觉上有像血管的痕迹。不同类型的胎记有各自的特点。其颜色从红色、紫色、青色、棕色、黑色、蓝灰色不等。有的会增大变色、发痒出血;有的则光滑、平坦;还可表现为凸起、起皱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咖啡斑
咖啡斑是先天性颜色均匀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表面光滑。一般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咖啡斑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
2、蒙古斑
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腰骶部和臀部的圆形、椭圆形蓝灰斑,斑片色泽一致,边缘不规则。可为单个或多个。
3、色素痣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是黑素细胞起源的良性皮肤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斑丘疹,也可为乳头瘤状、疣状、结节或有蒂的损害,其表面光滑、数目不等,可有或无毛发,皮损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无色素皮损多呈皮色。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4、太田痣
又称眼上颚部褐青色痣,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色素性疾病,表现为眼周、颞部、颧部、前额及鼻部的蓝灰色、灰褐色斑点或斑片,边界不清,呈网状或弥漫性。
5、皮脂腺痣
较常见,多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亦称器官样痣、皮脂腺错构瘤、先天性皮脂腺增生。是由皮脂腺等组织构成的一种错构瘤,常见于头皮及面部,多为单发,少数可见多发斑块或结节。损害呈圆形及卵圆形,也可呈带状。
6、鲑鱼斑
亦称天使之吻,鲑鱼斑是红色或粉红色的斑。它们通常出现在脖子后面,眼睑上或两眼之间。
7、鲜红斑痣
亦称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常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或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
8、毛细血管瘤
又称草莓状痣、单纯性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紫色,高出皮面,柔软而分叶状的肿瘤,边界清楚,直径 2~4 cm,压之不易褪色。生后数月内增长迅速,直径可达数厘米,多数在 1 岁以内长到最大限度。然后开始消退。
9、海绵状血管瘤
可发生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部及面部等处。是一种隆起的柔软肿瘤,多呈红色、紫红色或深紫色,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扁平或是分叶,用手压按时可被压缩。
症状-并发症:
1、部分患者的胎记可能会引起皮肤癌。
2、部分太田痣患者可能会并发青光眼。
就医-门诊指征:
当胎记影响美观,或不断增大,并伴有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建议去皮肤科就诊,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去小儿科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有什么症状?
2、身上的胎记是什么出现的?
3、家里人也都有胎记吗?
4、胎记最近有什么变化?
5、胎记的位置有没有觉得疼痛或不舒服?
6、胎记有出现过疼痛、流血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我会长胎记?
2、如果胎记不除去,会越来越大吗?
3、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4、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胎记?
5、胎记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检查-预计检查:
由于胎记较常见,一般无需就医治疗。但当其增长过快、或伴有疼痛、发痒、出血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会建议行皮肤活检、CT、MRI等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胎记进行仔细的检查,先观察胎记的大小、颜色、分布及长毛情况等,再用手触摸判断其质地及有无接触出血,以便明确疾病进展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当怀疑有患者有皮肤恶变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皮肤活体组织检查,以辅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会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家族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等,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皮肤活组织检查、CT、MRI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一些胎记会在出生后自行消退,一般无需就医诊治;若胎记长在脸上影响美观、增长快速,或伴有瘙痒、疼痛、出血等症状时,可采用药物、液氮冷冻、化学剥脱、皮肤磨削术、激光等手段治疗,或采用手术方法,如皮肤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皮肤扩张法等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硬化剂
适用于小的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常用硬化剂为5%鱼肝油酸钠溶液或1%~10%柳酸盐溶液。注射于血管底部,常在数次后见效。
2、激素类药物
(1)口服: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血管瘤缩小,常用为泼尼松。
(2)皮内注射:在口服糖皮质激素而使病情基本控制后,可改用损害内注射法。糖皮质激素类混悬液作为损害内注射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常用为曲安西龙混悬液与含普鲁卡的注射液混合后,注射入瘤内。也可将甲泼尼龙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
治疗-手术治疗:
若胎记伴有不断增大、破溃、出血等,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皮肤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及皮肤扩张等。
治疗-其他治疗:
1、液氮冷冻
可根据皮损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注意有遗留瘢痕的可能。
2、激光治疗
如红宝石激光、翠绿宝石激光、Nd∶YAG激光等。术后不留瘢痕,能达到较好的美容治疗效果。但治疗后要注意防晒,并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和定期复查。
3、其他
颜色淡、范围较小的胎记可试用化学剥脱、皮肤磨削等,可能会获得较好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不同类型胎记的预后各有不一,有的随年龄的增长可自行恢复,但有些会不断整张,甚至恶化。
1、咖啡斑不会进展也不会缩小消失。
2、蒙古斑可在长大后自然消退,极少数可持续到成人期。
3、海绵状血管瘤会逐渐增大,达到某种程度后将停止发展。并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
4、太田痣颜色会随年龄增长而加深,面积可扩大。并持久存在,一般不会自愈,很少恶变。
5、鲜红斑痣发生在面部、颈部和头皮,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但发生于枕部、额部或鼻梁部等部位可自行恢复。
6、75%~95%的毛细血管瘤患者在 5~7 岁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自行消退。
7、鲑鱼斑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褪色,但颈部的也许会永久存在。
预后-危害性:
1、生长在颜面部的胎记会影响美观,使患者产生自卑、沮丧、抑郁的心理。
2、有些胎记会不断增大,并伴有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情。
预后-自愈性:
少数胎记随年龄增长可以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或使症状减轻。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正视疾病,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生治疗,还要注意给皮肤保湿,在户外做好防晒措施,勤清洁以防止感染,必要时可使用化妆品遮盖胎记。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生长在颜面部的胎记会影响美观,使患者产生自卑、沮丧、抑郁的心理。
(2)有些胎记会不断增大,并伴有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护理措施
(1)患者正视疾病,配合医生治疗。
(2)家属要经常鼓励患者,时刻注意情绪变化,并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和更改剂量,出现严重身体不适时,立即汇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户外活动时可涂抹防晒霜或穿防晒衣、戴帽子,防止紫外线损伤皮肤,
2、注意胎记部位的保湿,多擦爽肤水和乳液,减少摩擦,以保护皮肤。
3、伤口破溃时,需用生理盐水清洗,避免继发感染。
4、必要时可使用BB霜、粉底液等化妆品遮盖胎记。
5、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日常-病情监测:
1、黑色胎记中较大的黑色素痣可能会演变成恶性,家长需要警觉。另外,海绵状血管瘤日常也须留意。
2、红色胎记恶变几率低,仅需注意生长的部位是否在眼、鼻、口附近和有无影响生理功能。如有出血、裂开的伤口或溃疡、局部隆起,则需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定期复诊,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注意观察切口情况,有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时,须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胎记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建议日常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即可。
饮食建议:
1、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2、适当增加饮水,可促进机体代谢。
饮食禁忌: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