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铜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copper poisoning疾病别名: 金属铜中毒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铜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copper poisoning
疾病别名: 金属铜中毒
疾病概述:
铜中毒(copper poisoning)是指因吸入、食用大量铜粉尘、烟雾或铜化合物导致机体内铜过量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患者常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口腔有金属味等症状,由于铜有神经肌肉毒性,患者常伴有寒战、发热、大汗等全身中毒性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能导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口腔有金属味
主要病因: 吸入或食入过量的铜或铜盐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铜检查、血生化、脑电图、X线
重要提醒: 严重铜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应及时就医处理。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缓急可将铜中毒分为急性铜中毒与慢性铜中毒两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工作中经常接触铜以及生活在工业区周围的人。
病因-总述:
铜中毒主要因吸入或食用大量铜粉尘、烟雾或铜化合物而引起。铜中毒可分为急性铜中毒和慢性铜中毒,引起急性铜中毒和慢性铜中毒的病因略有差异。
病因-基本病因:
1、急性铜中毒
因误服含铜外用药、铜污染的水、铜制容器储装的酸性食物以及大量铜盐等而致。
2、慢性铜中毒
长期低剂量摄入铜可能导致慢性铜中毒。
症状-总述:
铜中毒患者常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口腔有金属味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寒战、发热、大汗等全身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发生昏迷、溶血、肾衰竭等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铜中毒
(1)由于吸入铜的烟雾及粉尘,患者常感口腔有金属味,并因呼吸道损伤,可伴有干咳、咽部疼痛及眼睛伤害。大量吸入可致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白细胞增多、肺浸润。
(2)一般口服硫酸铜或其他铜盐类后5~10分钟可出现恶心、剧烈呕吐,呕吐物为蓝色或绿色,胃部有烧灼感、腹痛剧烈,有时出现呕血及血便。
(3)铜盐及其粉尘有刺激性,人体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接触高浓度铜盐溶液,可致皮肤坏死。
(4)铜盐及铜尘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眼睑水肿、角膜溃疡和混浊葡萄膜炎、失明等。
(5)中毒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出现寒战、发热、大汗、口渴、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慢性铜中毒
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肝炎、低血压、昏迷、溶血、急性肾衰竭、抽搐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可能发生死亡。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便血。
2、伴胃部灼烧感。
3、伴口腔有金属味。
4、出现低血压、抽搐、昏迷。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腹痛、恶心、呕吐。
2、伴口腔中有金属味。
3、伴湿疹。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消化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2、出现症状多久了?
3、是否接触过铜类等金属物质?
4、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5、您的餐具是铜制的吗?
6、您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过程大概是怎样的?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4、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5、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呢?
7、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口腔有金属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清铜检查、血生化、脑电图、X线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疹、呕吐物颜色,及闻患者的口腔是否有金属味道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铜检查
可以了解机体内铜含量,有助于明确诊断。
2、血常规检查
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溶血,血常规有助于诊断。
3、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肾功能损伤。
检查-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用于观察患者的脑部有无异常,部分患者可显示脑电波节律障碍。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能够了解胸部病变情况,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长期接触铜或短期内大量接触铜的病史,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口腔有金属味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清铜检查、血生化、脑电图、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铜中毒患者首先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并给予处理。服入大量铜盐的患者应通过洗胃排出毒物。同时应使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药物进行解毒治疗。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腹泻、呕吐严重的患者,需进行补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2、疼痛严重者可酌情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疼痛。
治疗-药物治疗:
1、铜中毒患者的解毒剂包括依地酸钠钙、二巯基丁二酸钠、青霉胺等,可与铜离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以解除患者中毒症状。
2、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酌情输血并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避免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
治疗-相关药品:
依地酸钠钙、二巯基丁二酸钠、青霉胺、碳酸氢钠
治疗-手术治疗:
铜中毒患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用血液透析,除提高肾功能外,并可增加排除铜络合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吸入铜烟雾或粉尘的患者,应迅速移离现场,并给氧。
2、眼睛被铜烟雾或粉尘伤害的患者,应迅速用水冲洗去除铜尘并详细诊查眼角膜、葡萄膜,有损伤时应作相应的处理。
3、若服入大量铜盐可进行洗胃,以排除毒物。洗胃液常为1%亚铁氯化钾、硫代硫酸钠,将使铜盐形成不溶性亚铁氧化铜而沉淀。洗胃后应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黏膜。
预后-一般预后:
铜中毒患者的预后与患者中毒剂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的损害,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中毒患者得不到有效处理,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达到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参考。
日常-总述:
铜中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尽量避免接触铜类物质,遵医嘱正确用药,并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铜中毒患者常有严重不适,加之铜中毒多为突发,患者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当积极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
2、使用青霉胺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溃疡病活动、皮肤瘙痒、荨麻疹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居住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
3、避免使用含铜餐具烹煮或盛放酸性食品。
4、工作中需要接触铜等金属的患者,应加强防护。
饮食调理:
铜中毒患者饮食应规律,定时进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等,避免刺激胃肠道及口腔黏膜。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清淡饮食,恢复期后可适当增加黄瓜、胡萝卜、葡萄等蔬菜水果的摄入。
2、可适当增加牛奶的饮用和豆制品的食用。
3、饮食应多样化,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可改善和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减少食用海鲜、牛肉、羊肉、萝卜、榴莲等,此类食物降低组织免疫功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3、避免食用生冷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铜中毒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个人防护,生产中遇大量含铜烟尘时,可用冷水浸纱布口罩或用冷水浸湿毛巾扎在口鼻出,以防吸入烟尘。
2、不要用含铜器皿做餐具,发现食物有铜味时立即停止食用,以免引起铜器食物中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