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透明细胞棘皮瘤疾病英文名称: clear cell acanthoma疾病概述: 透明细...
养生
疾病名称: 透明细胞棘皮瘤
疾病英文名称: clear cell acanthoma
疾病概述:
透明细胞棘皮瘤(clear cell acanthoma)又称苍白细胞棘皮瘤、Degos棘皮瘤,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原储存异常所致的皮肤良性病变。临床上典型损害是有点湿润的淡红色至鲜红色或棕色卵圆形丘疹或结节,表面略结痂,周围有细屑等。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尚不确定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丘疹、斑块、结节
主要病因: 目前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一般通过手术方式治疗,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
病因-总述:
透明细胞棘皮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观念认为本病属于皮肤良性病变。可能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原储存异常所导致。
症状-总述:
本病多见于下肢尤其是胫前和腓部,也可见于大腿或腹部。皮损的典型表现是有点湿润的淡红色至鲜红色或棕色卵圆形丘疹或结节,表面略结痂或半透明,周围有细屑,多半是一个,直径约为1~4cm,轻微外伤后易出血,临床表现与化脓性肉芽肿类似。
症状-典型症状:
1、丘疹
通常直径约1~4cm,红色或褐色,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干燥、脱屑。
2、结节
用手可触及的局限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皮肤深部肿块,大小不可互相融合成斑块。
3、结痂
表面略结痂或半透明,周围有细屑,边缘有细小、油腻性鳞屑,呈领圈状,且常伴有渗出,轻度外伤易于出血。
症状-并发症:
本病并发症相对少见,部分患者皮损受压迫或摩擦时可能发生出血。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淡红色至鲜红色或棕色卵圆形丘疹或结节;
2、皮损表面略结痂或半透明,周围有细屑。
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当皮肤出现丘疹等改变时需要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穿着宽松的衣服,尤其皮损处应易于暴露,方便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皮肤表现的?多久了?
2、您还有什么不适症状吗?有没有瘙痒、压痛?
3、您的这些症状什么时候会加重?什么时候会缓解?
4、您之前有出现过这些症状吗?
5、您出现症状之前,皮损的位置有没有接触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
6、您之前还有去哪里看过这个病吗?效果怎么样?
7、您的家族中有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严重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会有疼痛吗?
3、我需要住院吗?要怎么治疗?多久可以治好?
4、这个病的治疗费用高吗?医保报销吗?
5、这个病治好后会复发吗?皮肤表面会留疤吗?
6、这个病会遗传吗?
7、我平时应注意什么?
8、我以后还要来复查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皮损或皮肤结节时,多需积极就医治疗,医生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患者皮损类型和严重程度,并通过病理学检查对患者进行最终确诊。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直观地观察皮疹的形状、颜色和表面情况,明确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多还需进行触诊,感受皮损的质地。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标准,医生一般取患者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等待病理科结果即可。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病变位于表皮,表皮棘层肥厚,角质形成细胞色淡、透明,肿大呈多角形,与邻近正常表皮细胞分界清楚,基底层正常。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皮损、组织病理即可诊断。化脓性肉芽肿、樱桃样血管瘤、小汗腺汗孔瘤、透明细胞汗腺瘤等疾病可能与本病症状相似,可能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部分疾病与本病症状相似,多可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1、化脓性肉芽肿
常发生在暴露部位,是带蒂的单发红色结节,柔软,外伤后易出血。表皮萎缩,真皮毛细血管腔从裂隙状到明显扩张不等。
2、樱桃样血管瘤
是常见的老年性血管瘤,皮损呈鲜红色,直径达数毫米,最常见于躯干部或四肢近侧端。早期损害似化脓性肉芽肿一样,示毛细血管增生。
3、小汗腺汗孔瘤
易发生在足部无毛发的部位,呈淡红色或蓝黑色,质地较坚实,易出血,是向末端汗管分化的肿瘤。肿瘤与表皮相连,但分界明显。瘤细胞核呈圆形,深染,瘤细胞较角朊细胞小,呈大小致立方形外观,其周边细胞不排列成栅状,胞质透明,有糖原,PAS染色阳性。
4、透明细胞汗腺瘤
常发生于头部,特别易发生在面部和眼睑。直径1~2cm,质地坚实,皮色正常。肿瘤位于真皮内,瘤细胞有两型:一型为较大空泡化透明细胞,圆形,胞核小,深染,位于边缘;另一型嗜碱性多边形细胞,胞核圆或细长,因而可与透明细胞棘皮瘤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手术去除皮损及其周围组织可达到治疗目的。部分患者也可采用激光、冷冻、电凝的物理治疗方式。
治疗-药物治疗:
1、卡泊三醇
外用卡泊三醇软膏能抑制皮肤细胞增生和诱导其分化,可抑制此病鳞屑的产生,使皮损消退。
2、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调节免疫、抗过敏的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卡泊三醇、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必要时也可采用手术治疗,将皮损部位及其周围组织一并去除,以达到治愈目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治疗费用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增长缓慢,无自觉症状。目前尚无继发鳞状细胞癌的报告。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一般无除外观外的其他损害,部分患者皮损受摩擦或刺激可能出现出血。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手术或物理治疗去除一般可达治愈。
预后-治愈率:
尚无关于本病的有效治愈率数据。
日常-总述:
透明细胞棘皮瘤患者日常需要保护好皮损的位置,避免出现损伤和感染。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澡时水温不宜太高,避免用手过度擦洗患处。
2、日常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减少对患处的摩擦。
3、患者切勿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出现炎症、破损或瘢痕。
日常-术后护理:
1、局部创面护理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外出活动,以利于减少渗出、出血,保护创面。
2、抗生素的应用
患者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监测创面有无感染的征象,一旦发现及时告诉医生。
3、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应及时告诉医生,遵医嘱使用正确的镇痛药物以镇痛治疗,不可私自服药。
日常-特殊护理:
激光、电凝或液氮冷冻术后
1、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液氮冷冻治疗后术区避免沾水,不可抓挠,以防感染;
3、术区出现疼痛、水肿、结痂均为正常现象,患者无需紧张;
4、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5、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治疗期间饮食应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患者术后早期应食用流质食物,如粥、汤、牛奶、豆浆等,逐步过渡到普食,以利于创面的恢复。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
2、忌偏好饮食,以免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疾病康复。
3、禁烟禁酒。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