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细粒棘球蚴病疾病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granulosa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细粒棘球蚴病
疾病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granulosa
疾病别名: 囊型棘球蚴病
疾病概述: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granulosa)又称囊型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球蚴)寄生人体,引起的病变,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细粒棘球蚴在肝脏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心脏等其他脏器偶尔也被侵犯。本病常采用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黄疸、皮肤瘙痒、咳嗽、咳痰、咯血、头痛
主要病因: 感染细粒棘球蚴
检查项目: 病原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棘球蚴囊破裂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此病,应及时接受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狗是适宜的终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是人与犬密切接触,虫卵污染手经口感染,此外,犬粪中虫卵污染食物、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导致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以青壮年农牧民多见,大多在儿童期感染,青壮年发病。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我国以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区多见。
病因-总述:
细粒棘球绦虫为棘球属,成虫体长2~7mm,由头节、成节和孕节组成。当人摄入虫卵或孕节后,经胃液和胆汁作用脱壳为六钩蚴,并在十二指肠孵出,钻入肠壁微小血管经门静脉循环至肝、肺和全身其他脏器寄生并发育成棘球蚴,随着棘球蚴的生长,囊肿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病变。
症状-总述:
本病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发病为10~20年,临床表现根据寄生部位以及囊肿大小而异。 如寄生于肝脏可有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寄生于肺部,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肝细粒棘球蚴病
(1)最为常见,约占棘球蚴病的75%。早期无症状,当囊肿逐渐增大时,患者可有饱胀牵拽感,或右上腹坠痛或钝痛。
(2)若蚴囊位于肝门附近向下生长,可压迫胆管和门静脉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
(3)如肝内囊肿靠近肝脏表面,可见右上腹部渐渐隆起一肿块,形圆而光滑,坚韧而有弹性,并可触及液波感及震颤感(因子囊相互撞击而形成)。
2、肺细粒棘球蚴病
早期囊肿小,一般无症状,随囊肿增大可引起胸部隐痛、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3、脑细粒棘球蚴病
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可有癫痫发作。多伴有肝或肺棘球蚴病。
4、其他部位棘球蚴病
肾脏、脾脏、心肌、心包等偶尔寄生细粒辣球蚴,出现相应器官压迫症状。
症状-并发症:
1、囊肿合并感染
常为细菌感染,类似肝脓肿,可见发热、肝区痛、肝肿大等。
2、囊肿破裂
因囊内压升高破裂或诊断穿刺引起。若肝内囊肿破裂,大量囊液流入胸腹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或因囊液中头节播散引起多发性囊肿,或破入胆道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若肺部囊肿破裂可见大咯血,有的穿破至支气管引起呛咳、呼吸困难,偶因大量囊液溢出可致窒息。
3、门静脉高压
体内囊肿压迫门静脉引起脾肿大、食道下段静脉曲张或腹水,但少见。
4、肝衰竭
肝棘球蚴病到晚期,肝脏严重受损,可出现腹水、黄疸、低蛋白血症、出血倾向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
2、突发大量咯血;
3、突发剧烈头痛、癫痫大发作。
以上须紧急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右上腹坠痛或钝痛,伴皮肤发黄、瘙痒等,疑似肝病。
2、反复胸部隐痛,伴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病表现。
3、反复头痛、癫痫发作等脑病表现。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性疾病科诊治。
3、以肝病表现为主者,首诊科室一般为肝病科、消化外科、肝胆外科。
4、以肺病表现为主者,首诊科室一般为呼吸内科、胸内科。
5、以脑病表现为主者,首诊科室一般为神经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早晨、空腹时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去过牧区吗?
6、您家里养狗吗?最近有没有跟狗接触过呢?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病原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病原检查
从囊液中可获棘球蚴或其碎片,镜下观察到原头节可确诊。
2、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3、免疫学检查
(1)皮内试验:阳性率可达70%~95%,可作为初筛试验。但与结核病、并殖吸虫病、猪囊尾蚴病等有交叉反应,特异性不高。
(2)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电转印迹(EITB)等,其中以ELISA与EITB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可检出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
(3)循环抗原测定:循环抗原的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存在着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无损伤的优点,可见肝内边缘清晰的圆形囊肿,可测定其部位、大小与数目。
2、X线检查
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X线胸片可见大小不一、孤立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质的阴影。
3、CT检查
肝与肺细粒棘球蚴病可见边缘光滑均质的囊性阴影,对包虫囊的准确定位,以及大小测量和计数均为可靠。
4、MRI检查
棘球蚴病灶在T1加权像上呈均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像上大部分呈低信号,部分呈等信号。此外,MRI检查还能显示病灶与周围器官相邻的关系。
诊断-诊断原则:
在流行区且肝、肺、肾或颅内有占位病变者,应高度疑诊而进行相关的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囊性病变、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肝囊肿、肝脓肿、肺结核、脑囊尾蚴病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肝囊肿
是肝脏内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通常是指单纯性肝囊肿,外观呈光滑薄壁的圆形封闭结构,其内部一般充满液体。很多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肝囊肿体积不断增大,压迫周边组织,部分患者可能有腹胀不适、右上腹隐痛或钝痛、可触及的腹部肿块。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2、肝脓肿
是病原体侵入肝脏所致,细菌性肝脓肿在临床相对更为多见,常有原发感染灶。发病过程急骤,表现出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状,高烧可超过39°C,可伴有肝区胀痛、恶心、呕吐等。一般通过血常规及CT检查,不难对二者鉴别。
3、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表现,此外还可有低热、盗汗等不适症状。痰结核菌检查呈阳性,可对二者鉴别。
4、脑囊尾蚴病
是因食入染有猪绦虫卵的食物而感染,可有头痛、呕吐、复视、幻觉、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可通过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二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本病,应首先明确疾病类型,然后积极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治疗-对症治疗:
肝、肺、脑、肾囊型棘球蚴病出现相应器官损害时,酌情治疗,维护器官功能;继发细菌感染时抗菌治疗;过敏反应时对症处理等。
治疗-药物治疗:
有手术禁忌或术后复发且无法再行手术治疗者,采用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
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对囊尾蚴有明显的杀死及驱除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长期服用对肝、肾、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损害,偶有引起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与一过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本药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吡喹酮
可使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还可损害虫体皮层。用于杀死细粒棘球蚴虫体。
治疗-相关药品:
阿苯达唑、吡喹酮
治疗-手术治疗:
肝与肺细粒棘球蚴病手术时均应防止囊液大量外漏,以免产生过敏性休克。
1、肝细粒棘球蚴病
巨大的肝细粒棘球蚴病应采取手术摘除。手术前后应服用阿苯达唑治疗,以杀死原头蚴,可防止播散与复发。手术时先抽尽囊液,切开囊腔取尽子囊,并将内囊摘除。手术时不宜注射甲醛溶液,因为有并发硬化性胆管炎的可能。
2、肺细粒棘球蚴病
也可采用内囊摘除术,如果囊肿较大,并发支气管扩张等可做肺叶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若棘球蚴囊破裂,发生休克,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会导致棘球蚴囊破裂,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个人卫生,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患者会出现黄疸等肝脏损害症状,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2)本病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属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正视疾病,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勤打扫卫生。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家属应及时对被污染的区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6、生活在牧区或者养狗的患者,应在与动物接触后清洁双手,并对动物生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定点处理动物粪便。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若出现红肿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饮食建议:
1、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2、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3、术后患者应多进食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食物。
3、症状尚未缓解的患者应避免进食易胀气的食物,如豆类食物。
4、患者应不吃生食、不饮生水。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养成勤洗手、洗澡的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勤打扫卫生。
2、生活在牧区或者养狗的人群,应在与动物接触后清洁双手,并对动物生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定点处理动物粪便。
3、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对于免疫力低的儿童,尽量避免其与动物长时间接触,接触后应按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