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疾病概述: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为特纳综合征、Turner综合征,...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疾病概述: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为特纳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疾病之一,由于全部或部分体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或结构发生改变所致,只影响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青春期无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等,智力正常或稍低。
是否医保: 部分药品、耗材、诊疗项目可能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请咨询当地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身材矮小、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发育、没有月经初潮
主要病因: 由X染色体缺失或结构发生改变所致的疾病
检查项目: 内分泌检查、B超检查
重要提醒: 无法治愈,但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
临床分类: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染色体核型有单体型、嵌核型及结构变异型,少数患者存在Y染色体或来源于Y染色体的片段。
1、单体型
由于父母的精子或母亲的卵子异常导致胎儿的体细胞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一条缺失。
2、嵌核型
部分体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部分仅有一条X染色体。
3、结构变异型
X染色体的某一部分结构可能出现异常。
4、其他
少部分患者,体细胞有一个X染色体和Y染色体或来源于Y染色体的片段,在生物学表现为女性,但发生性腺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常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疾病之一,活产女婴中约占 0.4%,发病率为 1/2000~1/2500。
病因-总述:
人生来就有两条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男孩从母亲那里遗传X染色体,从父亲那里遗传Y染色体。女孩从父母双方各遗传一条X染色体。如果女孩体细胞内X染色体缺失或结构发生改变,则会引起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症状-总述:
本病只影响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身材矮小、青春期无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等。可能会伴发骨骼畸形、软组织畸形、肾脏畸形、心脏畸形、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听觉损害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新生儿期
可见颈后皮肤过度折叠,手、脚背发生水肿等。
2、儿童期
常见于3岁后身高增长缓慢,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3、青春期
(1)没有生长加速期,成年期后身高约135~140厘米。
(2)颈部粗短,有颈蹼,后发际低。
(3)皮肤常有黑痣,多分布在面、颈、胸和背部,部分患者肘部向外侧弯曲。
(4)由于卵巢发育不良,可出现原发性闭经,少数患者可有月经,但月经初潮后经量较少,逐渐趋于月经稀少甚至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 14 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 16 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5)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外阴可保持幼女状态,阴道黏膜薄、无分泌物,有幼稚子宫。阴毛和腋毛稀少,甚至缺如。
(6)乳房不发育,两乳头距离增宽,随年龄增长乳晕色素变深。
(7)如果存在卵泡发育不良,则不能正常排卵或者排出的卵子质量不好,会影响正常的受孕,从而表现为不孕。
症状-并发症:
1、视力损害
患有本病的女孩,斜视、近视风险增加。
2、学习障碍
患有本病的女孩和妇女通常智力正常,但空间概念、数学、记忆和注意力方面的学习障碍增加。
3、精神健康问题
部分患有本病的女孩和妇女难以正常工作,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风险增加。
4、不孕
患有本病的女性大多数不孕,极少数会怀孕。
5、畸形
(1)骨骼畸形:指(趾)甲发育不良,第 4、5 掌骨较短、肘部向外弯曲、短颈、高而窄的上颚。
(2)软组织畸形:新生儿时手、脚和背部明显水肿,颈侧皮肤松弛或颈蹼,后脑勺发际线较低,胸部宽阔,皮肤有较多黑色素痣。
(3)肾脏畸形:如肾旋转、马蹄肾、异位肾、肾积水等。
(4)心脏畸形:如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缩窄等。
6、其他
如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听觉损害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儿童生长发育缓慢;
2、身材矮小;
3、青春期无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无月经来潮;
4、长期不孕。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青春期前患儿需到儿科就诊。
2、青春期后,及成人需到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妇科检查,着易于穿脱的衣物,如长度适中的裙子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察觉到异常的?症状出现的时间?
2、患儿平时生长发育情况如何?
3、是否已经有月经初潮,是否有其他青春期的迹象?
4、患者平时营养情况如何?
5、是否存在智力方面问题?学习是否有困难?在互动或社交场合中表现如何?
6、是否存在其它先天畸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是什么病?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3、我应该怎么治疗?能否治愈?
4、治疗期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5、我能恢复正常吗?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月经没有来潮或初潮延迟等表现,需要尽早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进行内分泌检查、超声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磁共振(MRI)等检查进一步确诊,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活组织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1、检查智力、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全身发育状况,如毛发分布、乳房发育是否正常,乳房有无乳汁分泌等。
2、检查视力、听力是否正常,检查脊柱是否存在侧弯或后凸畸形。
3、检查内外生殖器发育情况,了解有无先天缺陷、畸形。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性激素检查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已经升高,6岁前逐渐降低,其后在正常青春期年龄又再次升高;血雌激素水平低下。
2、甲状腺相关检查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桥本甲状腺炎多见,诊断后需检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以确定有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是否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
3、染色体核型分析
是Turner综合征确诊的重要指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异常核型有以下类型:
(1)单体型:45,X是最多见的一种,约占 60%。这种核型的个体绝大部分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其余存活的个体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2)嵌合型:可以是45,X与正常核型的嵌合(45,X/46,XX),也可以是45,X与其他异常核型的嵌合(如45,X/47,XXX),约占该病的 25%。细胞类型以 46,XX为主的个体临床症状较轻,约 20% 的患者可有月经来潮,部分有生育能力。若患者以45,X细胞为主,其表型与单体型相似。
(3)X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导致特纳综合征,其中短臂或者长臂的整臂缺失相对多见,但是也可能发生部分片段的丢失。在临床上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X染色体结构异常,如X染色体长臂等臂染色体。同时,各类X染色体结构异常与45,X的嵌合核型也很多见。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发现卵巢切面仅见纤维组织,无卵泡。
检查-其他检查:
1、遗传学检查
羊水细胞或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的金标准。
2、骨密度测定
骨量减少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患者中常见,与雌激素缺乏等因素有关,骨折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同龄人。大于18岁的患者需行骨密度测定。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大小、位置、形态、有无异常结节或包块。同时还可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的情况。显示子宫、卵巢发育不良,严重者呈纤维条索状有助于确诊。
2、心脏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了解心脏有无异常。MRI的优点是可以更完整和清楚地观察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利于发现主动脉弓反转和主动脉夹层。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发育不良的表现、结合相关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对本病做出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oonan综合征、垂体性侏儒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由各种原因(肿瘤、组织增生症及先天性等)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全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也可表现为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生长障碍及青春期加速生长缺如,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合并嗅觉障碍,但无特殊容貌。性激素检查提示促性腺激素(FSH和LH)水平低或正常,雌二醇水平低。
2、Noonan综合征
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遗传综合征,又称先天性侏儒痴呆综合征或翼状颈综合征,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智力障碍伴先天性心脏病、骨骼发育异常、出血倾向、淋巴管发育不良为特征。与本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特殊面容、骨骼异常、身材矮小及低骨量等,但本病多为散发病例,无家族史,绝大多数智力正常和性腺发育不全;而Noonan综合征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部分有正常的性发育。染色体核型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Noonan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
3、营养状态、慢性系统性疾病对身高、青春发育的影响
过度节食、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等病因会引起身高滞后和女性青春发育延迟。纠正营养状态或去除原发疾病后,身高和青春发育可恢复正常。
4、垂体性侏儒
除身材矮小外,无本病的特殊表现,且有正常性腺及第二性征发育。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可鉴别。
5、46,XX型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性,部分患者是由于FSH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病。临床表现、性激素改变和本病相似,但染色体核型为46,XX。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包括改善成人期的最终身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提高骨密度,促进其达到峰值骨量;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性腺切除术等,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有生育要求者给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重组人生长激素
(1)治疗目标:尽早获得与年龄匹配的正常身高;重塑青春期加速生长;最终达到正常成年身高。
(2)治疗时机:生长激素治疗的起始时间尚未确立。目前的观点是患儿一旦出现生长落后就需要尽快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医生会和家属进行潜在的风险和受益情况。
(3)治疗不良反应:关节疼痛、水肿、腕管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脂代谢异常、脊柱侧弯和后凸的发生等。
(4)联合治疗方案:对于9岁以上或身材极矮的女童,可应用非芳香化蛋白同化类固醇激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常用的有氧甲氢龙、司坦唑醇,不良反应有女性男性化症状、肝功能异常、乳腺发育滞后和血脂异常;雌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终身高。
2、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1)治疗目标:诱导并维持第二性征发育;促进子宫发育,获得生育潜能;促进骨骼生长及骨密度增加;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认知功能;促进其他雌激素依赖的器官发育和生理功能。
(2)起始治疗时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起始年龄为12~13岁,但不同个体对雌激素替代的反应不同,对于骨龄较小身高增长潜力较大、以身高增长为主要诉求的患者,可将雌激素起始治疗延迟至14~15岁。
(3)雌激素药物:目前国内诱导女性青春期发育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口服戊酸雌二醇。包括经皮贴剂、肌肉注射用及口服三种使用方式。
(4)孕激素添加时机:通常在雌激素应用2~4年后或子宫内膜有突破性出血后,可添加孕激素建立月经周期。
(5)监测: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随访及监测生长发育和乳腺、外阴、子宫发育情况及子宫厚度外,还应注意监测血压、肝功能、血脂及凝血功能等。
3、其他
(1)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推荐青春期前,常规口服钙剂。25羟维生素D低的患者,可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
(2)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生长激素、氧甲氢龙、司坦唑醇、戊酸雌二醇、氯米芬、来曲唑
治疗-手术治疗:
1、如果患者含有Y染色体或来源于Y染色体的片段,其发生性腺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5%~30%,染色体核型为XY,此时需要进行性腺切除。
2、对于合并骨骼畸形或内脏畸形的患者,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该病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可能需要通过终生治疗。可通过积极对症处理改善身高、诱导青春期发育、维持女性特征。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心脏、高血压、肾脏、听力、视力、不孕等后遗症。
预后-危害性:
1、尚无法治愈。
2、影响身高、正常性征发育,女性可能无法生育。
3、可存在智力异常。
4、可存在心血管、神经系统潜在风险。
预后-自愈性:
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该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患者可能需要终身进行特殊治疗和监测。
预后-根治性:
一般不能根治。
日常-总述:
本病患者目前无法治愈,可能需要终身接受特殊治疗,日常需要持续监测病情变化。
日常-心理护理:
身材矮小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可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心理,其社交孤立、焦虑情绪风险增加。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与安慰患者,解开患者的心结。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日常-病情监测: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某些症状的出现如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患者在不同年龄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婴儿、儿童期生长落后,青春期性发育不良,成人期不孕不育等。因此,对患者的临床监测随访贯穿诊治的整个过程。
1、确诊时监测项目
心脏超声、肾脏超声、甲状腺功能、血糖和(或)胰岛素、常规听力筛查、眼科检查、齿科和(或)正畸科评估有无先天性心血管、肾脏、甲状腺功能、糖代谢异常,乳糜泻,听力、视力问题等
2、12~18月龄监测项目
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
3、2~3 岁开始监测项目
进行乳糜泻筛查。儿童期每 2~5 年通过检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筛查乳糜泻
4、9~11 岁时监测项目
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筛查维生素D缺乏症,之后,每 2~3 年检查一次
5、10 岁开始监测项目
每年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6、常规监测项目
每年 1 次,包括血压、心脏、甲状腺大小和功能、乳腺发育、脊柱异常、肥胖、听力评估等。
7、其他
(1)年长的患者还应注意筛查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有肾脏集合管系统异常者,尿路感染的筛查应更频繁。
(3)如果诊断时没有二叶主动脉瓣或其他明显心血管异常,应每5年做心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监测。
(4)有明显心血管缺陷的患者,需心血管专家持续进行个体化监测。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并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要均衡,多摄取粗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鱼、牛奶等。
饮食禁忌:
不要过多的吃咸辣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热、过期、变质的食物等。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方法预防本病发生。孕妇孕期应重视产检,及时发现胚胎发育异常,对诊断明确的胎儿,可结合医生意见,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