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疾病英文名称: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e...
养生
疾病名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疾病英文名称: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enteritis
疾病概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Yersinia enterocolitica enteritis)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感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类型为主,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头痛等。本病一般采用抗菌治疗及对症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腹痛、腹泻、头痛
主要病因: 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腹部超声、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具有传染性,因此,要做好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本病的人、健康带菌者,以及患病和带菌的家畜。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病原体主要是通过污染饮水和食品,经消化道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死亡率:
病死率可达34%~5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5岁以下儿童多发。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通过摄入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的饮水或食物所致,病原体进入肠道后附着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和黏液性细胞,通过肠毒素、细胞毒素及侵袭力致病。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小肠结肠炎常急起发热、腹痛和腹泻,有水样稀便;末端回肠炎表现为突然发热、右下腹痛等。此外,部分患者可有败血症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小肠结肠炎
约2/3病例表现为此型,潜伏期4~10天。急起发热、腹痛和腹泻,水样稀便,可带黏液,偶见脓血,少数有呕吐。病程一般数天,可长达1~2周。
2、末端回肠炎
病变以末端回肠、阑尾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为主。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热、右下腹痛或压痛,可伴腹泻。
3、败血症
多见于老人或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头痛、腹痛,但不一定伴有腹泻。部分病人有身体其他部位迁徙性脓肿病变。
症状-并发症:
1、关节炎
有10%~30%成人小肠结肠炎病例可继发关节炎。在急性腹泻数天后出现多个关节疼痛,甚至肿胀。约经2~14天炎症达高峰,此后逐渐消退,2/3病例在1月后消退,其余可持续数月之久。
2、其他
本病还可并发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动脉炎、溶血性贫血和肾小球肾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急性发热;
2、明显腹痛、频繁腹泻;
3、持续高热、寒战、头痛等。
以上需紧急处理,必要时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可于感染科诊治。必要时可于急诊科、腹泻门诊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6、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吃过不干净的食物吗?
6、您最近有没有跟人共用过餐具呢?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的家人需要筛查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腹部超声、肠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血沉常加快。
2、粪便检查
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
3、病原学检查
从病变部位留取标本如大便、血、肠系膜淋巴结等,均可分离出耶尔森菌。
4、血清学检查
(1)恢复期血清凝集试验较急性期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或滴度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
(2)血清抗耶尔森菌外膜蛋白IgA,IgG检测较凝集试验特异性更强。
5、其他
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活检标本中的耶尔森菌抗原,以常规PCR方法检测临床及食物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以及PCR-探针相结合方法、Nested-PCR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检查-其他检查:
肠镜检查:医生可通过肠镜检查,了解有无肠黏膜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根据末端回肠和直肠肠壁水肿的程度,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诊断-诊断原则:
凡进食可疑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有与感染动物接触史,临床发热、腹泻、腹痛、败血症表现,以及全身任何部位的炎症或脓肿表现,并且伴有毒血症状者,均应疑有耶尔森菌感染的可能,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可经粪-口接触传播。常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乏力、腹痛、腹泻等表现,可由稀便转为脓血便,大便每日可达数十次。通过粪便细菌培养,可观察到痢疾杆菌。
2、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炎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全身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肠道感染一般为自限性,病情较轻者仅需对症处理,可不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特别是有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对于腹泻严重、饮食差者,可酌情予以补液治疗,常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等。
治疗-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可口服氧氟沙星。败血症者可静脉给药,可用氧氟沙星或呋布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和拉氧头孢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氧氟沙星、呋布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噻肟、拉氧头孢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有脓肿形成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去除感染灶,减少毒素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轻症者可自愈,也可能转为慢性。一般情况下,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后,一般预后好。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败血症者,病死率可达60%。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能会有腹痛、腹泻等表现,影响日常生活。
2、本病可能会合并败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部分轻症者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可能会有腹痛、腹泻等表现,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部分患者合并败血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3)本病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属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安慰患者,鼓励患者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2)患者应保持心境平和,不要畏惧疾病,相信自己在家人和医生的帮助下可以战胜疾病。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症状加重或其它严重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勤打扫卫生。
5、要注意饮食卫生。
6、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与家人分餐。并将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消毒后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3个月后复查大便常规、血常规,明确治疗效果。
日常-术后护理:
1、行引流术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若出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干净卫生的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行引流术的患者,应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慢慢过渡到普食。
5、为保持病人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的排泄和健康的恢复,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应量也要增加。
6、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症状尚未缓解的患者,应少吃易胀气的食物,如大豆类食物。
4、不饮生水,不吃生食,不吃不干净的小吃。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和饮水被污染。冷藏食品应加热煮沸处理后才能食用。
2、避免与病人和有病的动物接触。
3、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4、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5、养成分餐式进食的习惯。
6、加强排泄物的消毒管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