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牙颌畸形疾病英文名称: dentognathic deformity疾病概述: 牙颌畸形...
养生
疾病名称: 牙颌畸形
疾病英文名称: dentognathic deformity
疾病概述:
牙颌畸形(dentognathic deformity)又称错颌畸形,是指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牙齿、颌骨、颌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关系错位、牙弓与颌骨关系不调、颌骨与颅面关系不调等。牙颌畸形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呼吸等功能,还可影响患者的外观。牙颌畸形可通过矫治器或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个别牙齿错位、牙弓形态和排列异常、上下牙弓关系异常
主要病因: 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锥形束CT、牙(牙合)模型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咀嚼、发音、呼吸功能产生影响,且影响患者美观,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流行病学-发病率:
牙颌畸形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由于调查标准有差异,目前尚无一致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间亦无明显差异。
2、有牙颌畸形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正常人高。
病因-总述:
牙颌畸形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总的来说包括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后天疾病和口腔不良习惯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来源于种族演化和家族遗传两方面。在人类进化中,随着食物由生变熟和细软,咀嚼功能渐弱,致使口颌器官渐退化。其中,颌骨退化快于牙齿,导致牙量大于骨量,出现牙齿拥挤错位等。另外,双亲的牙颌畸形可遗传给子女。
2、胎儿时期发育异常
在胎儿期,母亲患病(风疹、内分泌功能失调、梅毒等)、营养不良(缺乏铁、磷、钙、维生素等)、接受放射线过量和外伤等,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牙颌面畸形,如唇腭裂合并牙颌畸形。
3、小儿后天疾病
如佝偻病、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和腭扁桃体炎等,替牙期间的乳牙早失、滞留、邻面龋坏等,都可导致牙颌畸形。
4、口腔不良习惯
人工哺乳时的奶瓶位置或喂养姿势不正确,儿童食物过细软或儿童不良习惯如吐舌、吮指、咬下唇、口呼吸和偏侧咀嚼等,均可引起牙颌畸形。
病因-危险因素:
1、有本病家族史。
2、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偏侧咀嚼、吮指等。
症状-总述:
牙颌畸形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个别牙错位;牙弓形态和排列的异常;上下牙弓关系的异常,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颅面关系的异常。
牙颌畸形主要可影响口颌系统的发育、健康、功能(语音、呼吸、咀嚼等)和外观四个方面,并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损害。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的功能异常。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咀嚼效率下降、发音不清等情况。部分患者由于口腔结构的异常,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症状-典型症状:
1、个别牙的错位
个别牙离开牙弓的正常位置,如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腭向错位等。
2、牙弓形态和排列的异常
(1)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2)前牙或后牙拥挤。
(3)牙间隙。
3、上下牙弓关系的异常,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颅面关系的异常
比如下牙包住上牙、上牙过分前突等,具体的表现如下:
(1)前牙反(牙合)、近中错(牙合)、下颌前突、上颌后缩。
(2)深超(牙合)、远中错(牙合)、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3)上下牙弓前突。
(4)后牙反(牙合)。
(5)锁(牙合)。
(6)深覆(牙合)。
(7)开(牙合)。
症状-并发症:
1、患者局部的组织关系异常,口腔正常的清洁功能异常,容易出现龋病、牙周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髓受损、牙齿脱落等。
2、牙颌畸形会影响语音、呼吸、咀嚼等功能,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出现。
3、局部结构的异常导致患者易出现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现个别牙齿有明显错位。
2、牙弓形态、排列异常,牙齿拥挤、排列不齐。
3、上下牙弓关系异常,下牙包住上牙、上牙过分前突等。
4、咀嚼困难、发音不清、呼吸困难。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口腔科就诊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异常的情况吗?
2、您是什么是否出现这些异常表现的?
3、您有没有咀嚼、发音等功能的异常?
4、您平时有没有吮指、咬笔等习惯?
5、您是否有偏侧咀嚼的情况?
6、您家中有其他类似的患者吗?
7、您还患有哪些口腔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有哪些危害吗?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我的疾病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5、我的疾病会遗传吗?
6、我在生活中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发现明显的牙齿错位、牙弓形态和排列异常等情况,尤其是出现咀嚼困难、发音不清、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口腔的异常,然后通过X线、锥形束CT、牙(牙合)模型等检查详细的确定患者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牙齿的缺失或错位,检查牙弓的形态和排列是否正常,并检查患者上下牙弓的关系,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选择牙(牙合)模型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咬专业的器具,然后制作模型。可以获得患者牙、牙槽、龈颊沟等结构的准确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医生可通过X线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颌面部结构,观察患者存在的异常。为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寻找证据。
2、锥形束CT
医生可通过锥形束CT全面、立体的掌握牙齿、颌骨的信息。医生可通过本检查了解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和形态是否出现变化,还可详细了解上下颌骨之间的位置关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发现口腔异常的时间以及有无咀嚼、发音等功能的异常。还会了解患者母亲在怀孕时有无疾病、营养不良等情况存在,询问患者平时有无吮指、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结合口腔检查以及X线、锥形束CT、牙(牙合)模型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牙颌畸形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整个口颌系统的平衡、功能和外观。在不同时机所采用的矫治方法也不同。可选择矫正器或是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吮指、咬笔等。
2、养成正确的咀嚼方式,改正偏侧咀嚼等。
3、如果患者有营养不良存在,应注意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
4、积极治疗慢性鼻炎、腭扁桃体炎等原发病。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尚无特效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需要借助正颌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畸形的类型、程度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可能只能恢复基本的咬合关系,术后再进行正畸治疗,以保证患者形成正常的咬合关系,预防复发。也可在术前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恢复牙齿咬合关系。
治疗-其他治疗:
1、阻断矫治
在牙颌畸形发生早期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矫治,阻断畸形继续发展,称之为阻断矫治。如简单合垫矫治前牙反合、顺序拔牙治疗牙列严重拥挤等。
2、一般矫治
根据不同牙领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3、肌肉功能训练法
部分患者的牙颌畸形由咀嚼肌力量不平衡引起。训练薄弱的肌肉可使面部肌肉力量平衡,达到矫治畸形的目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治疗费用尚无确切数据。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口腔、面部的外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本病通常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呼吸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外观问题,导致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患者应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改正可能导致牙颌畸形的不良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日常-心理护理:
1、特点
牙颌畸形可引起患者的外观改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导致患者出现自卑、抑郁,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
2、措施
患者自身不要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明白外貌只是人的外表,内在的优秀也是人的魅力。患者还可以和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知识,明白本病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基本正常的外貌,恢复对生活的希望。家属也要多陪伴、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建立自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改正吮指、咬笔、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生活习惯。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及时清理食物残渣。
3、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不要过度劳累,不从事剧烈的运动。
5、及时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矫治的情况,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手术患者术后要避免牵拉伤口,不要抓挠。做好个人卫生,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在恢复前尽可能避免大幅张口等动作。
饮食调理:
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长时间食入细软的食物,不吃对口腔有刺激的食物。手术患者或是年龄过小的患儿应遵医嘱进行饮食。
饮食建议:
1、术后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咨询医生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年龄较小的患儿要遵医嘱饮食。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等,食用鱼肉时注意鱼刺。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咀嚼蔬菜、水果也有利于咀嚼肌的锻炼。
4、适当的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虾皮、牛奶、豆制品等。
饮食禁忌:
1、不要长期进食细软的食物。但也不要过多进食含骨、带壳等坚硬的食物。
2、少吃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
3、少喝碳酸饮料。
预防措施:
可通过孕妇妊娠时期以及婴儿出生后这两个阶段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可能。
1、孕妇妊娠期间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比如钙、铁、维生素等。还要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致畸药物的摄入。孕妇要避免放射线照射、不接触有毒化学品。如果有风疹、内分泌功能失调、梅毒等疾病也要积极治疗。做好产前检查也有利于及时的发现胎儿异常。
2、婴儿出生后要注意营养的补充,避免营养不良。选择正确的喂养姿势。对于有腺样体肿大、慢性鼻炎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有乳牙早失、滞留、邻面龋坏等牙齿疾病的患者也要积极治疗。
3、帮助儿童培养正确的咀嚼方式,改正吮指、咬笔等不良生活方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