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疾病英文名称: Blastomycosis-Like Pyoderma疾...
养生
疾病名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
疾病英文名称: Blastomycosis-Like Pyoderma
疾病概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Blastomycosis-Like Pyoderma)是一种少见的表现为组织增生反应的特殊类型慢性脓皮病,常继发于各种皮肤细菌感染。临床表现有疣状斑块、恶臭脓液渗出等。常可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手术、冷冻、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疣状斑块、脓液渗出
主要病因: 系由于机体对各种细菌感染发生不正常反应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分泌物检查、病理检查、血清溴检查、真菌血清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皮损较重,可影响外貌美观。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脓毒血症、猩红热等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组织增生性慢性脓皮病,但目前尚无准确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本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系由于机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发生的不正常反应所致。有学者认为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对细菌防御能力下降的一种异常组织反应,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症状-总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常发生于外伤处,以后也可在正常部位出现新的损害。其损害可逐渐向四周扩张,而形成环状斑块,边缘高起呈疣状,上有厚痂,去除后可见很多脓肿,有脓液渗出,脓液具有恶臭。以后中心痊愈,留有瘢痕。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会并发脓毒血症、猩红热、肾小球肾炎或机体其他组织的化脓性改变。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持续高热、寒战;
2、出现反应迟钝、口唇发绀、意识模糊、昏迷甚至休克;
3、出现其它危急病症。
以上均需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疣状斑块;
2、伴恶臭脓液渗出;
3、皮肤损害不断加重,影响外貌美观;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诊治。
就医-就诊科室:
1、皮肤出现疣状斑块等损害时,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2、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时,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何时开始出现的?
2、随时间推移,斑块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您的皮肤斑块是否还有破溃,有伴随什么异味吗?
4、您发病前受损的皮肤有受到外伤或烫伤吗?
5、您平时身体抵抗力如何呢?有经常感冒的情况吗?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喝过或涂抹过药物吗?什么药物?
8、您有肝炎、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使用药物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可以治愈吗?
4、目前需要如何治疗呢?需要吃药吗?
5、大约多久可治愈?治愈后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皮肤出现不断增大的疣状斑块,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皮损的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病理检查、分泌物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机体病变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在询问相关情况后,会先对皮损进行检查,以了解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质地、分布情况等,同时还会检查有无触痛等异常体征。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价值。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检查
医生可能会在皮损处取少量分泌物进行培养,以了解有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其他
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行血清溴、真菌血清试验等检查,可辅助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取典型皮损部位的组织制成标本后进行病理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呈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见肉芽肿改变,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疣状斑块等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项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着色芽生菌病、增殖性溴碘疹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Daniel Su提出六条诊断标准,前三条为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后三条为鉴别诊断标准。
1、为较大的疣状斑块,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边缘隆起;
2、病理组织为假性上皮瘤样增生;
3、培养至少有一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生长;
4、深部真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及结核杆菌培养均阴性;
5、真菌血清试验阴性;
6、无服溴剂史,血清溴水平正常。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常须与深部真菌病,特别是着色芽生菌病、增殖性溴碘疹、坏疽性脓皮病、寻常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等病相区别。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脓液培养等实验室检查,通常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的治疗主要是提高机体免疫力。常可根据情况选择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酌情给手术切除或物理方法等进行医治。
治疗-药物治疗:
可局部先用清洁剂,如0.02%呋喃西林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并除结痂,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还可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
治疗-相关药品:
呋喃西林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莫匹罗星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增生明显者,可通过手术切除、刮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及时,或者病情较重,可能会并发多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
预后-危害性:
1、患者皮肤损害情况较重,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
2、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脓毒血症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正规的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症状明显改善,皮损逐渐修复。
日常-总述:
芽生菌样脓皮病患者日常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医嘱及时清洁伤口,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皮肤损害情况较重,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影响患者的正常交友。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卑、孤独、忧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家属要注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可以记录创面摄像,通过照片对比让患者形象地看到创面的转归,让患者体会愈合过程中的喜悦,从而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擅自使用药物,防止病情加重。
2、如果出现皮肤灼痛、皮疹、肿胀等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病情加剧。
2、穿宽大舒适及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防止局部摩擦而加剧瘙痒。
3、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定期清洗更换。
4、勤剪指甲,避免用手搔抓皮肤。
5、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促进机体恢复。
日常-病情监测:
当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患者出现突发持续高热、寒战,出现反应迟钝、口唇发绀、意识模糊、昏迷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
2、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以预防感染。
3、术后近期应忌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饮食调理:
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宜营养均衡,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辛辣等刺激。
饮食建议:
1、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清淡、低脂、低盐、低糖、易消化的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绿叶青菜等,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3、可食用瘦肉、鸡肉等食物,补充优质蛋白。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食物,如肥肉、炸鸡等。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其他疾病疾病,避免发生感染而加重病情。
2、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自身防护,以免发生皮肤外力损伤而诱发疾病加重。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4、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