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腰椎病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spondylosis疾病概述: 腰椎病(lumba...
养生
疾病名称: 腰椎病
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spondylosis
疾病概述:
腰椎病(lumbar spondylosis)是指因腰椎及腰椎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腿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不同的腰椎病病因也不相同。腰椎病的典型症状是腰痛,还可出现下肢感觉异常、放射痛等,根据疾病类型不同会有不同表现。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选择药物或是手术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腰椎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腰椎
常见症状: 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感觉异常
主要病因: 腰椎病病因复杂,各不相同
检查项目: X线、CT、MRI、椎管造影检查、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情况复杂,可能导致不良预后,患者应积极就医,查明病情,尽早处理。
临床分类:
腰椎病包括
1、急慢性腰部损伤
如腰肌劳损、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2、腰椎退行性病变
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等。
3、先天性脊椎疾病
如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椎体先天性发育异常或融合等。
4、原发性和继发性腰椎肿瘤及其他脊椎疾病
如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病变(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类风湿及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部分腰椎病与劳损有关,中老年人好发。
2、部分职业人群需要长期站立或是腰部发力,发生腰椎病的风险高,比如运动员、教师、重体力劳动者等。
3、超重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腰椎病。
病因-总述:
腰椎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不同疾病的病因也不相同。常见的腰椎病病因包括外伤、局部组织退变、先天发育异常、感染、免疫反应、恶劣环境等。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期从事需要腰部发力的职业,比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教师等。
2、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等恶劣环境中。
3、部分腰椎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风险高。
4、体重过重的患者腰椎负担大,容易出现腰椎病。
症状-总述:
腰椎病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当神经(脊髓及脊神经)受压迫或受炎症刺激时可出现臀部、腿部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甚至出现排便功能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症状。一种为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下肢放射痛
80%的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可行走,呈跛行状态;重者需卧床。
3、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发凉,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间歇性跛行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压迫出现的典型神经功能性障碍。
4、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
症状-并发症:
腰椎病如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局部神经压迫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可引起患者瘫痪。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下肢痛;
2、下肢出现麻木、冰冷等感觉;
3、下肢运动障碍、行走中需要休息;
4、腰部活动异常、难以进行正常活动。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骨科就诊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保护好腰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腰痛的症状持续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除了腰痛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肢体麻木、大便秘结、腰部僵硬、性功能障碍?
3、您之前是否受过腰伤或患过腰椎的疾病?
4、您之前是否做过腰椎的手术?
5、您最近是否接触过结核患者?
6、您平时的工作需要经常久站久坐或弯腰吗?
7、您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腰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腰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进行X线、CT、MRI、椎管造影检查、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外观,查看有无明显的畸形或是体态异常,观察脊柱形态是否有肉眼可见异常,初步测量脊柱是否发生弯曲。然后检查患者背部,检查哪些位置可出现压痛,触摸有无异常突起等。还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哪些位置的感觉、反射出现异常,初步判断可能的受损部位。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进行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对外周神经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很有帮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也可用于检查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能较好的显示脊柱的形态以及局部改变,检查患者可能存在的腰椎结构改变。
2、CT
医生通过CT检查可较好地了解患者腰椎及椎管的情况,检查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结构,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CT的三维重建还能帮助医生详细的了解局部结构,为手术提供支持。
3、MRI检查
可较好的显示腰椎病变出现的位置以及程度,还可了解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情况。
4、椎管造影检查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向患者椎间盘中注入造影剂,以更好地观察椎管内的情况,尤其可以检查有无狭窄发生以及了解狭窄的位置、程度等信息。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有无外伤、手术等经历,然后询问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既往感染性疾病经历等信息,了解可能的病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CT、MRI、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腰椎病的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此外物理治疗也可用于部分患者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
及时的休息可以减少腰椎的负担,避免疾病恶化,但要避免长期的卧床休息,不利于功能恢复。
2、避免腰部外伤、重负荷及剧烈运动
有助于防止病变发展。
3、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训练
对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以及促进肌力恢复有重要作用。应遵医嘱进行相应的训练,患者应避免自行盲目训练。
4、腰部支架或腰围
具有腰部保护作用,可不同程度减小腰部负荷,减轻患者症状。
5、其他
可采取腰部理疗、按摩等,但一般不主张进行推拿。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消炎、止痛功能,能缓解患者症状,有利于身体恢复。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肌肉松弛药
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等。
3、脱水剂
对处于急性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为腰椎神经根炎症反应,水肿明显,而引起剧烈疼痛,可以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
4、营养神经药物
维生素B、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以加速缓解疼痛。但由于其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除非疼痛严重或持续,否则不建议使用。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甘露醇、维生素B、甲钴胺、糖皮质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功能受影响、其他治疗无效以及存在明显组织损害的患者,当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时,应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相应的病因,缓解患者症状。
1、开放手术
医生通过腰背部的切口,找到发生异常的区域,通过手术修复异常的结构,解除压迫等,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医生可直观的观察各组织情况,方便手术的进行,但创伤较大,患者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
2、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也可用于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但有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院情况酌情选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有关。病情较轻、治疗及时的患者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疗效较差,需要反复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的损伤、导致患者瘫痪等。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果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出现瘫痪等情况。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缓解自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术后、卧床期间及恢复期间的相应护理。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适当运动,但注意不要受伤,尽量进行腰背肌的训练。
3、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具体的复查时间与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有关,请听从医生的安排。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卧床时间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决定卧床时间。
2、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3、术后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抓挠伤口,避免伤口接触污物。
4、遵医嘱使用腰围、支具等。
饮食调理:
本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建议: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多吃优质蛋白质。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4、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油炸辣蚕豆等。
2、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的食物。
3、不宜喝浓咖啡、烈酒。
预防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注意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强度,增加腰部稳定性。
2、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避免不良姿势引起的腰部负担过重。
3、合理使用腰部,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避免腰椎的劳损。
4、保持正常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