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腰椎椎管狭窄症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canal stenosis疾病概述: 腰椎...
养生
疾病名称: 腰椎椎管狭窄症
疾病英文名称: lumbar canal stenosis
疾病概述: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canal stenosi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指除外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的临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本病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药物或是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下腰痛、坐骨神经痛
主要病因: 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或是后天改变
检查项目: X线、CT、MRI、椎管造影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进行治疗,可导致神经损害,引起瘫痪等,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临床分类:
依据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分为:
1、中央型椎管狭窄即椎管中矢径狭窄
当矢状径<10mm为绝对狭窄,10~13mm为相对狭窄。
2、神经根管狭窄
腰神经根管指神经根自硬膜囊根袖部发出,斜向下至椎间孔外口所经的管道。各腰神经发出水平不同,故神经根管长度与角度各异。
3、侧隐窝狭窄
侧隐窝分为三个区:入口区、中间区和出口区。侧隐窝是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侧隐窝存在于三叶形椎孔内,即下位两个腰椎即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处。侧隐窝前后径正常为5mm以上,前后径在3mm以下为狭窄。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中老年及从事重体劳动者。
病因-总述:
腰椎椎管狭窄症可由先天性因素或是后天改变引起。先天性的结构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的椎管狭窄,导致症状出现。后天改变包括退行性变、腰椎滑脱、骨折等多种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椎管狭窄
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腰椎弓根短而致椎管矢径短小。此种情况临床甚为少见。
2、后天性椎管狭窄
(1)退变性椎管狭窄:临床最为多见,系腰椎退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腰椎管的矢状径,在各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如同颈椎管、胸椎管一样,矢状径存在差异,在椎管矢状径较宽者,虽然有退行性各种改变,但因其椎管内空间较大,不产生椎管狭窄症状,而在椎管矢状径较小者,则退行性改变就可引起椎管狭窄症状,而相对狭窄的椎管,并不就是先天性椎管狭窄,是个体间的差异。
(2)腰椎滑脱:该平面椎管矢状径减小。
(3)中央型腰间盘突出:占据腰椎管的空间,可产生椎管狭窄症状。此两种情况均有明确诊断,临床上并不称其为腰椎管狭窄。
(4)医源性椎管狭窄:例如全椎板切除之后,形成的瘢痕,再使椎管狭窄,或椎板融合之后,椎板相对增厚,致局部椎管狭窄。此种情况均很少见。
(5)腰椎爆裂骨折:椎体向椎管内移位,急性期休息,无症状,起床活动后或活动增加后,可出现椎管狭窄症状。
症状-总述:
腰椎管狭窄多为退行性椎管狭窄,故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为多。病人有下腰痛、腰腿痛及坐骨神经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有时伴有感觉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下腰痛、腰腿痛
是早期常见的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的麻木、冰冷等表现。患者下肢的症状常与患者受累的神经有关,会引起受累神经相应的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放射至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咳嗽、喷嚏和排便等一系列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患者为了减轻坐骨神经受压所承受的张力而取弯腰、屈髋、屈膝位,以减轻疼痛。
3、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
4、腰部活动受限
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
症状-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组织会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尿潴留和假性尿失禁。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腰酸、腰痛;
2、下肢疼痛、麻木、乏力;
3、久站、久坐后会出现腰痛加剧;
4、大小便异常,排便困难或不受控制;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骨科就诊即可。有些综合医院可能会设立专门的脊柱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保护好腰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腰痛的症状持续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除了腰痛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肢体麻木、大便秘结、腰部僵硬、性功能障碍?
3、您之前是否受过腰伤或患过腰椎的疾病?
4、您之前是否做过腰椎的手术?
5、您最近是否接触过结核患者?
6、您平时的工作需要经常久站久坐或弯腰吗?
7、您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腰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下肢运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进行X线、CT、MRI、椎管造影检查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外观,查看有无明显的畸形或是体态异常,观察脊柱形态是否有肉眼可见异常,初步测量脊柱是否发生弯曲。然后检查患者背部,检查哪些位置可出现压痛,触摸有无异常突起等。还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哪些位置的感觉、反射出现异常,初步判断可能的受损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能较好的显示脊柱的形态以及局部改变,检查患者可能存在的腰椎结构改变,了解腰椎椎管狭窄的情况。
2、腰椎CT
医生通过CT检查可较好地了解患者腰椎及椎管的情况,检查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结构,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CT的三维重建还能帮助医生详细的了解局部结构,为手术提供支持。
3、腰椎MRI
可较好的显示腰椎病变出现的位置以及程度。还可了解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情况。
4、椎管造影检查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向患者椎间盘中注入造影剂,以更好地观察椎管内的情况,尤其可以检查有无狭窄发生以及了解狭窄的位置、程度等信息。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同时询问患者既往尤其其他腰部疾病。结合临床表现以及X线、CT、MRI、椎管造影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似,主要鉴别在于前者体征上较腰椎间盘突出症少,直腿抬高试验常为阴性,CT检查腰椎间盘膨出而非突出,并有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临床上常有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间盘突出。
2、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此种腰痛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因轻微腰部动作即引起突发腰痛、下肢痛,往往不明显,无下肢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征象。
治疗-治疗原则:
腰椎管狭窄症状轻时可行保守治疗,卧床休息3~4周可有效缓解下腰痛;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消炎药物均可有效缓解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腰骶部疼痛较重、有明显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检查椎管狭窄严重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对缓解严重椎管狭窄对神经根的挤压有一定的帮助,特别对有急性疼痛的病人效果更好。但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及肺炎等并发症,通常为1周,最长不宜超过2周。
2、体疗
Willian屈曲位功能稳定性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中立位或轻度屈曲位。因为腰椎屈曲可使椎管容量和有效横截面积增大,减轻神经的挤压,因此,屈曲锻炼对缓解椎管狭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3、硬膜外类固醇封闭
对急性疼痛有作用,但有许多争论。类固醇类治疗对不适合手术或不得不延期手术的病人有一定效果。
4、支具应用
对改善腰腿痛症状有一定作用,但长期应用易造成肌肉菱缩等,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消炎、止痛功能。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营养神经药物
维生素B、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维生素B、甲钴胺
治疗-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即具备手术适应证,出现腰部其他组织结构异常的患者也应进行手术。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目的是切除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物(骨和软组织),对受压的马尾和神经根组织进行充分、有效的减压。先天性和退变性椎管狭窄手术方法相同,腰椎管狭窄正确的手术减压范围取决于受累平面数和狭窄的定位。
1、椎间孔镜治疗
可用于狭窄程度较轻、无严重组织病变的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
2、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术
通过手术直接解除神经的压迫,恢复局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消除病因。
治疗-其他治疗:
也可通过安装棘突间稳定装置缓解患者症状,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过度活动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可与手术治疗同时进行。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神经的损伤,甚至导致瘫痪等。
预后-危害性:
1、长期反复发作,影响患者行走和腰部活动,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瘫痪等。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预后-根治性:
有些退行性病变、神经损伤难以逆转。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术后、卧床期间及恢复期间的相应护理。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适当运动,但注意不要受伤,尽量进行腰背肌的训练。避免进行高强度性运动,避免反复旋转和弯腰的运动,如某一特定的活动会引起严重的腰痛,或使疼痛明显加重,则应避免进行该活动,或尝试其他活动方式。
3、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4、尝试身心训练,可促进患者肌力、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的改善,还包含大量的放松技术,常见的方式包括瑜伽、普拉提、太极。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具体的复查时间与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有关,请听从医生的安排。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卧床时间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决定卧床时间。
2、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3、术后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抓挠伤口,避免伤口接触污物。
4、遵医嘱使用腰围、支具等。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多吃优质蛋白质。
4、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油炸辣蚕豆、油条、油炸饼等。
2、少吃油炸、熏烤、腌制的食物。
3、不宜喝浓咖啡、烈酒。
预防措施:
可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1、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
2、避免久坐、久站或保持一个姿势很久,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从而缓解腰背的不适。
3、避免长期弯腰负重动作,学会正确的弯腰和搬动重物的技巧。搬动重物时,应下蹲,膝关节屈曲,将物体尽量靠近身体,并使腹肌维持紧张以保护腰部较弱的肌肉,防止其拉伤。
4、睡硬板床。
5、注意保暖,防止腰部受凉。
6、适当锻炼增强腰背肌强度,如经常做一些腰背部锻炼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