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疾病英文名称: hereditary benign intrae...
养生
疾病名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
疾病英文名称: hereditary benign intraepithelial dyskeratosis
疾病概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hereditary benign intraepithelial dyskeratosis)是以口腔黏膜出现无症状的白色斑片,以及在充血的球结膜上显现泡样、胶状的斑片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无恶变,可对症治疗或不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眼
常见症状: 口腔黏膜白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斑片、畏光
主要病因: 主要因遗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部分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失明,因此有眼部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存在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家族史的人。
病因-总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任何一方患病,其子女均有很大概率患病,但有时即便父母双方均患病,其子女也可能不会患病。
症状-总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常在婴儿及儿童期发病,到青春期可停止发展。主要为口腔及眼部损害,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黏膜无症状白斑、球结膜斑片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口腔损害
在出生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口腔黏膜可出现白色斑片,为无症状的柔软、白色海绵状皱褶,展开受累黏膜可见不透明的针尖大的隆起。病变部位主要以颊黏膜、唇红缘、舌的下面及齿龈为主。
2、眼部损害
在出生后一年内发生。表现为球结膜充血,并在充血部位出现泡沫样、胶状的斑片,也常见畏光症状。
症状-并发症:
随着疾病的进展,角膜血管逐渐形成,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就医-门诊指征:
1、口腔黏膜出现不明原因的白斑;
2、球结膜充血,出现斑片;
3、眼部出现持续存在的畏光、流泪;
4、视力进行性下降,甚至失明;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存在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家族史,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口腔黏膜白斑时可首先去口腔科就诊。
2、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可先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的清洁,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就诊前不要吃带颜色的食物(如桑葚、槟榔等),方便医生观察口腔情况。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一出生就有的吗?
2、您口腔内的白斑有无伴随疼痛、溃疡的情况?
3、您的眼睛有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吗?
4、影响您的症状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5、您的父母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情况吗?是父母其中一方有症状还是双方都有?
6、您的家族中和您症状相似的亲属多吗?
7、您之前有就诊过吗 ?之前有采取哪些治疗方式?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口腔白斑?会不断发展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多长时间我会痊愈?会复发吗?
4、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我该怎么同时应对它们?
5、平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口腔白斑、球结膜斑片、畏光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口腔检查
主要是检查白斑情况,以了解其大小、数目、形状、质地、分布、发病部位等情况。
2、眼部检查
医生常会翻转眼睑,以了解结膜有无充血、斑片、损伤等病变,之后会对视力、视野、色觉等进行检查,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使用裂隙灯检查角膜、虹膜等眼部结构有无异常。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通常医生会取患者口腔黏膜或球结膜病变部位组织,制成标本后进行检查。可见表皮增生、棘层肥厚,以及有含空泡的棘细胞和良性角化不良细胞。表皮内以蜡样的嗜酸性粒细胞(此种细胞又称为细胞内细胞)为主。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家族史、发病时间等情况,以及口腔黏膜白斑、球结膜斑片等症状,再结合组织病理检查,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是因遗传所致,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但由于本病无恶变,可不治疗或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使用01%~0.3%维A酸乳膏涂抹于口腔黏膜病变处,可减少口腔白斑。
2、可适当使用维生素A软胶囊,有助于改善眼部畏光症状。
3、若眼部存在细菌感染性炎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维A酸、维生素A、氧氟沙星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目前尚无法根治,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1、患者常有眼部畏光、流泪等不适,可能会影响日常工作、学习。
2、本病具有遗传性,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3、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发生永久性失明情况。
预后-治愈性:
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
日常-总述: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要保持口腔黏膜的清洁和湿润,还要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患者眼部畏光、流泪等不适,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本病也可能造成患者的永久性失明,会使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恐惧感。
2、护理措施
(1)患者可以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患者也可以和病友进行交流,互相鼓励。
(2)患者家属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理解患者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可以多花时间陪伴患者听舒缓的音乐以及聊天,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可以多喝温开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2、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每次饭后30分钟或者睡前用软牙刷刷牙。
3、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尤其避免手部不洁时揉眼。
4、畏光患者出门可以佩戴遮光眼镜、遮光帽对眼睛进行防护。家庭内灯光尽量柔和,不要选择刺眼的白光。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每天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饮食调理: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患者日常饮食应当注意调整,注意营养均衡,应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以及对眼部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太过寒凉的食物以及刚出锅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的刺激。
4、忌食烤炸炙烧食物,如油条、油炸花生、煎饼、烤羊肉串、烧鹅等。
5、少食坚硬的食物以及坚果,如花生、松子、瓜子等。
预防措施: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家族史的人群在有生育要求前,最好去进行相关的遗传咨询。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