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阴囊湿疹疾病概述: 阴囊湿疹为湿疹中常见的一种,皮损一般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延及肛门周围...
养生
疾病名称: 阴囊湿疹
疾病概述:
阴囊湿疹为湿疹中常见的一种,皮损一般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可延至阴茎。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肿胀、潮红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瘙痒可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糜烂、渗出。本病可反复发作,导致慢性改变,表现为皮肤皱纹深阔,肥厚干燥,有薄痂和鳞屑,色素增加,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若本病呈慢性化发展,可多年不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阴囊
常见症状: 丘疹、瘙痒、红肿
主要病因: 目前确切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过敏原检测、免疫原蛋白检查、细菌培养、斑贴试验
重要提醒: 阴囊湿疹患者可能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不可长期应用,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一般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阴囊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湿疹,不过由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过敏体质人群。
2、长期生活在炎热、潮湿环境的人群。
病因-总述:
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多认为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如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感染性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局部刺激等。
病因-基本病因:
1、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包括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功能失衡。
2、感染性因素
主要是一些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
3、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大,经常情绪激动等。
4、内分泌因素
包括内分泌异常和代谢紊乱。
5、环境因素
所处的环境过于潮湿容易出现本病,或所处环境过于炎热,导致经常出汗。
6、遗传因素
与患者个体的易感性有关。
7、局部刺激
某些尘螨、动物皮毛、肥皂、沐浴露、合成纤维的制品刺激局部皮肤。
病因-危险因素:
有家族史或过敏史的患者容易出现本病。
症状-总述:
阴囊湿疹的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表现,病变范围多局限于阴囊附近,有时可波及到肛门周围,甚至延伸至阴茎。本病根据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个阶段,临床上阴囊湿疹常呈慢性病程,经久不愈。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阴囊湿疹
主要自觉症状是痒,患者常因阴囊的瘙痒而发现本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瘙痒逐渐加重,搔抓不能缓解,严重者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部发现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由于瘙痒引起搔抓,将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挠破后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浆液不断渗出,常浸湿内裤。另外,局部用肥皂水烫洗及搔抓都能使皮损加重,饮酒、失眠、紧张也可使皮损加重。
2、亚急性阴囊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减轻之后,或急性期未及时处理,拖延时间较久而发生亚急性湿疹。此时皮损范围缩小,红肿减轻、渗出减少,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亦可有轻度浸润,自觉仍有剧烈瘙痒。有时可因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急性发作或加重。久治不愈者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阴囊湿疹
由于时间长,加上不断搔抓,使阴囊的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呈核桃皮状,常有薄的痂皮和鳞屑,皮肤色素加深;也有因搔抓引起色素减退的情况。常剧烈瘙痒,无法入睡。由于治疗困难,反复不愈,阴囊皮肤可出现象皮肿样改变。慢性经过,常多年不愈。
症状-并发症:
阴囊湿疹由于剧烈瘙痒,患者在搔抓后可能会造成皮肤破损,继而并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阴囊部位皮肤出现丘疱疹,有渗出倾向,瘙痒明显,影响日常活动或睡眠;
2、湿疹出现糜烂、破溃、渗出等;
3、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于皮肤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以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阴囊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何时开始出现的?
2、随时间推移,皮损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除了湿疹以外,您是否还伴有瘙痒、疼痛等其他不适吗?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后使用过药物吗?具体是什么药物?
8、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疹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治愈后会影响皮肤美观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在询问患者的病史后,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损的形态、颜色及严重程度等,然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过敏原检测、免疫原蛋白检查、细菌培养、斑贴试验等检查,以便于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阴囊部位的皮损,评估其形状、颜色,是否有渗出,是否有感染。询问患者皮损是否疼痛、性质,是否瘙痒及瘙痒程度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
2、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
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
4、细菌培养
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是否继发细菌感染等。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斑贴实验:斑贴期间不要剧烈活动,勿洗澡,避免搔抓,减少出汗,并避免日光照射。斑贴试验主要目的是寻找致敏原,找出致敏原因,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操作简单、检查较安全,不良反应极少,且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及相关检查,医生可以做出诊断。不过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接触过什么刺激性物品,或是否食用过鱼、虾等刺激性食物。医生在诊断的同时,也常需要将本病与接触性皮炎、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和阴囊湿疹相比,常会有某些物品的接触史,并且接触性皮炎病变局限于接触部位,皮疹多单一形态,易起大疱,境界清楚,病程短,去除病因后,多易治愈。
2、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
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通常好发于冬春季节,病程一般较短,可同时合并口角炎、唇炎等疾病,还可伴有脂溢性皮炎样皮疹。
3、神经性皮炎
慢性阴囊湿疹需要和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没有渗出期,皮疹形态单一,表现为阴囊皮肤增厚粗糙,瘙痒剧烈。
治疗-治疗原则:
阴囊湿疹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防止复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严重者需要在应用药物的同时配以物理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阴囊湿疹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霜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哈西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但注意避免长期应用,以防使患处皮肤变薄。
(2)免疫抑制剂:常用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霜、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有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可用于维持治疗,但在应用时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烧灼感。
(3)其他:急性期渗出较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具有抗炎消毒的作用;慢性阴囊湿疹患者苔藓化明显时,可应用50%松馏油软膏或20%黑豆馏油软膏。
2、口服药物
(1)糖皮质激素:多用于症状严重的患者,使用后可使症状在短期内减轻或消失,常用泼尼松,注意避免长期应用。
(2)抗组胺药物:具有止痒抗炎的作用,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优于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若患者嗜睡、口干等副作用明显时,可选后者。
(3)免疫抑制剂:应当慎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仅适用于病情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如环孢素、硫唑嘌呤。
(4)抗生素:有继发感染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治疗-相关药品:
糖皮质激素霜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哈西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霜、吡美莫司乳膏、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50%松馏油软膏、20%黑豆馏油软膏、泼尼松、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环孢素、硫唑嘌呤
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暂无相关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阴囊湿疹的预后主要与患者是否积极治疗有关,若发展为慢性病变,常多年不愈。
预后-危害性:
阴囊湿疹可出现剧烈瘙痒的症状,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甚至可影响患者的睡眠,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但慢性阴囊湿疹可常年难愈。
预后-治愈率:
由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并不清楚具体的治愈率。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饮酒及食用海鲜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缓解症状。
日常-心理护理:
阴囊湿疹的患者可出现剧烈瘙痒等症状,容易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因此家属平时一定要多关心患者,不要轻视患者的病情,同时患者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多和医生沟通交流,学习日常的护理方法,帮助自己缓解症状。
日常-用药护理:
服用抗组胺药物、激素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不良反应,为医师及时调整药物提供依据;长期口服激素药物者易并发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
日常-生活管理:
1、阴囊湿疹患者的房间应该加强通风、使空气保持新鲜,并且室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长期处于过于炎热或潮湿的环境。
2、患者应该勤换衣物和被褥,并充分保持湿疹部位干燥清洁。
3、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
4、不随便使用刺激止痒药物。
5、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皮损。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可使用冷湿敷;感觉瘙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6、在干燥季节,宜减少洗澡次数。平时洗澡以淋浴为佳,勿用太热的水或过度清洗,避免过度沐浴。
7、内裤应全棉,不要使用化纤或其他材质的内裤,以免刺激局部皮肤。
8、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湿疹患者应均衡饮食,但以清淡为主。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
3、多吃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4、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
5、多服用碱性的食物,比如葡萄、黄瓜、胡萝卜、香蕉、萝卜、苹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6、少吃发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预防措施:
由于阴囊湿疹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并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减少发病的风险:
1、平时尽量穿纯棉内裤,注意经常换洗。
2、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或肥皂搓洗阴囊部位。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4、过敏体质者一定要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