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婴幼儿钙缺乏疾病英文名称: calcium deficiency in infant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婴幼儿钙缺乏
疾病英文名称: calcium deficiency in infants
疾病概述:
婴幼儿钙缺乏(calcium deficiency in infants)是由母体孕期钙摄入不足,婴幼儿出生后饮食生活习惯不佳、生长过快等各种原因所致。患儿常可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易醒、惊厥、多汗、枕部脱发圈、出牙落后等多种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骨骼畸形。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烦躁、好哭、睡眠不安、易醒、易惊跳、多汗、枕部脱发圈、出牙落后、骨骼畸形
主要病因: 母体孕期钙补充不足、日照不足、营养元素缺乏、生长过快、疾病、饮食不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尿钙检查、钙离子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婴幼儿钙缺乏严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喉痉挛,严重缺氧时造成脑损伤,甚至窒息死亡。婴幼儿出现钙缺乏时需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发生不良影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母亲孕期钙摄入不足的患儿是本病的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婴幼儿钙缺乏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同时钙的缺乏也与维生素D的代谢有密切的联系。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因素
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补充不合理或缺乏日照,可能导致钙量摄取不足,会频繁出现小腿抽搐,并且还会影响胎儿对钙的吸收,导致钙缺乏。
2、后天因素
(1)婴幼儿日光照射不足,体内产生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的吸收。
(2)维生素D摄入不足,婴幼儿吃天然食物多,而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少,往往不能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求,若不及时补充,易造成缺钙。
(3)食物中钙不足或钙磷比例不恰当,影响钙的吸收。
(4)婴幼儿生长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易造成钙缺乏。
(5)某些疾病如腹泻以及肝肾疾病等影响维生素D代谢和钙吸收。
(6)某些蔬菜和谷类食物中的草酸盐、植酸盐等妨碍钙吸收。
症状-总述:
婴幼儿缺钙的表现呈多样性,可涉及多个组织器官,患儿早期常出现一些神经精神症状,随着钙缺乏加重,还可出现多种骨骼畸形改变,严重时可造成肌肉、韧带的张力异常,甚至影响患儿的智力发展。
症状-典型症状:
1、神经症状
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哭闹、睡眠时摇头。
2、骨骼畸形
患儿常出牙较晚,部分患儿严重时可有鸡胸、漏斗胸、肋缘外翻、四肢畸形。也可出现颅骨软化、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前囟门增大及闭合延迟。
3、肌张力异常
部分患儿可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低,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机能发育落后,韧带松弛造成大关节过度伸展,肌张力低造成腹部膨隆。
4、智力异常
可能导致患儿大脑皮层功能异常,影响智力发展,出现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
5、其他
患儿可存在多汗,且与温度无关。部分患儿可出现枕秃、牙齿发育落后。
症状-并发症:
婴幼儿钙缺乏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佝偻病,造成患儿骨骼发育严重畸形,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脑损伤,甚至窒息死亡。
就医-门诊指征:
1、患儿易激惹、烦躁。
2、睡眠不安、夜间哭闹。
3、出牙较晚。
4、存在骨骼异常。
5、肌力异常,腹部膨出。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怀疑钙缺乏时家属应携患儿前往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儿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需陪同患儿就医。
6、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儿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是否出现频繁的夜间哭闹?
4、是否有肌肉力量不足?
5、之前有无接受过其他治疗?
6、日常饮食习惯如何?
7、是否有口服钙剂补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得了什么病?情况严重吗?
2、需要做什么检查?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吃药吗?
4、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5、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6、会遗留后遗症么?
患儿年龄较小,以上问题可由家属询问。
检查-预计检查:
婴幼儿出现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哭闹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医生多会首先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初步体检以明确患者疾病及严重程度,必要时可进行血生化检查、尿钙及钙离子等检查判断患儿病情,对于症状严重者还需行X线检查以了解患儿是否存在骨骼畸形等问题。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常会对怀疑钙缺乏的婴幼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由于患者常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因此医生多可通过体格检查对患儿是否存在钙缺乏以及缺乏的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以决定后续的检查和治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1)血清钙测定:血清钙可反映钙的代谢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钙营养状况。
(2)其他:当医生怀疑患儿同时并发佝偻病时可能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动测定、血清25-(OH)D3测定、骨性磷酸酶等检查辅助诊断。
2、尿钙检查
婴幼儿钙缺乏时可有尿中钙含量的异常,对于婴幼儿钙缺乏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3、钙离子检查
钙离子检测可反映身体电解质改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对与钙缺乏严重的患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患者骨骼畸形进行明确,常用的方式为X线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可对缺钙问题进行初步明确,对于部分症状不够典型,诊断困难的患者,一般可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式辅助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婴幼儿钙缺乏的治疗目标是消除缺乏,预防畸形。患者可适当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并配合补充钙及相应微量元素。对于症状严重,已经出现骨骼畸形者,可在必要时进行正畸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日常饮食中多吃含维生素D、钙、磷的食物。
2、多晒太阳,注意不要晒伤。
治疗-药物治疗:
1、钙剂补充
患儿首先要补充适当的钙剂,针对因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钙缺乏的患儿,医生会配合维生素D一同治疗,可帮助患儿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同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膳食来源的钙摄人。
2、微量营养素补充
对于伴有锌、铁降低的患儿,医生会视情况予以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将有利于骨骼成长。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D
治疗-手术治疗:
严重的骨骼畸形可采取外科手术矫正畸形。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婴幼儿经适当生活饮食调整及钙剂补充后,多可达到较为良好的恢复,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儿可出现骨骼畸形,生长发育迟缓,将对患儿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钙缺乏严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喉痉挛,严重缺氧时造成脑损伤,甚至窒息死亡。
预后-治愈性:
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预后-治愈率:
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达到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需在恢复期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合理饮食,并坚持户外活动,接受光照,最大限度的促进疾病的恢复。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于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婴幼儿钙缺乏患者年龄较小,因此多不需要特殊的心理护理,但由于患儿可由易激惹、哭闹等症状,家长应适当加强对患儿的关注。
日常-用药护理:
过量补充维生D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食物缺乏、烦躁不安、嗜睡等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尽量多暴露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照射。但是夏季气温高,需要避免太阳直射以防中暑。
2、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
3、缺钙严重导致重度佝偻病的患儿免疫力低下,应适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寒。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进食富含钙、磷等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
2、日常生活所食用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一般需通过专用的维生素D制剂得到补充,但应适量。
3、小儿注意及时添加辅食。
饮食禁忌:
1、避免小儿大量食用谷物类主食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
2、忌食生冷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
3、避免因小儿发育不良而过量补钙。
预防措施:
婴幼儿钙缺乏的预防应涉及胎儿期和出生后两个阶段,积极调整饮食生活方式,适量补钙,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胎儿期的预防
(1)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3)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患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
(4)可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同时服用钙剂。
2、出生后的预防
(1)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减少婴幼儿钙缺乏发生风险,保证儿童的体育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小时/日。婴儿皮肤娇嫩,过早暴露日光照射可能会对其皮肤造成损伤,户外晒太阳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接受阳光的皮肤面积,如面部、手臂、腿、臀部等,并逐步延长晒太阳的时间;此外,由于阳光中的高能蓝光对婴儿视觉的不利影响,应避免阳光直晒,特别是6个月以内小婴儿。
(2)维生素D补充:根据医生建议补充维生素D。夏季阳光充足,可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及乳制品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3)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多进食富含钙、磷等丰富的食物,避免过量进食谷物,视情况合理补钙。
3、早产儿的预防
对于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800~2000g的小早产儿,母乳强化剂或者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的使用对维持骨骼正常矿化、预防缺钙以及缺钙导致的佝偻病十分重要;同时注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血磷浓度的定期监测,出院后仍需定期进行随访;当患儿体重>1500g并且能够耐受全肠道喂养,可经口补充维生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