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幽闭恐惧症疾病概述: 幽闭恐惧症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是一种针对密闭空间的恐惧症。主要表现...
养生
疾病名称: 幽闭恐惧症
疾病概述:
幽闭恐惧症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是一种针对密闭空间的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害怕处一些密闭场所,如厢式电梯、车厢等,一旦进入这些密闭环境就会惶恐不安,不自主的想要逃离出去。幽闭恐惧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个人性格、童年创伤、家庭环境等。幽闭恐惧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各个年龄段皆可发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害怕处于密闭的环境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精神因素、个人性格、幼年创伤、家庭环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问卷调查、Hamilton焦虑量表
重要提醒: 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避免用教条主义的方式教育孩子,有利于降低幽闭恐惧症的发病风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一般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幽闭恐惧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遭受过童年创伤者;
2、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3、有家族遗传史者。
病因-总述:
临床上幽闭恐惧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遗传因素、童年创伤、性格因素、家庭环境、精神因素等,其中幼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和幽闭恐惧症密切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幽闭恐惧症与遗传有关。
2、童年创伤
许多幽闭恐惧症患者在幼年时期都遭受过心理创伤。
3、性格因素
部分患者在小时候收到父母的的影响比较大,对父母很依赖、胆小、怕事、比较内向、敏感、固执等,容易出现本病。
4、环境因素
长期生活在压抑或粗暴的生活环境中,严厉、教条的教育容易使人趋向单一化,难以对正确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5、精神因素
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因素互相冲击时,会引起精神方面的压力,若这些压力超过患者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导致发病。
病因-危险因素:
1、既往有神经病变;
2、性格脆弱;
3、有不快的童年经历;
4、心脏病患者。
症状-总述:
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害怕处于密闭环境中,如电梯、车箱、机舱、剧场等封闭式的环境,一旦进入这些环境患者就会不自主的想要逃离。
症状-典型症状:
1、患者在进入密闭环境中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感,伴有焦虑、紧张、心慌、胸闷、烦躁等感觉。
2、患者明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难以克服,患者担心在密闭环境中出现某些无法控制的事情。
3、患者常常有期待性焦虑,持续地恐惧下一次发作的可能场合和后果,并且会出现回避这些环境的情况,有时甚至不能离家。
症状-并发症:
1、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焦虑症的特点是其焦虑并非是实际威胁引起的,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符。焦虑症是所有精神障碍中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会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的功能损害和痛苦。但是如果焦虑症患者能积极有效的寻求治疗,通常都能获得显著的症状改善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2、强迫症
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出现强迫性的回避幽闭环境的想法和行为。
就医-门诊指征:
1、害怕处于密闭的环境中,且这种感觉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2、一旦处于密闭的环境,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速、出冷汗、恶心等不适症状;
3、出现其他进展性的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出现的?
2、是不是一旦处于密闭环境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恐惧、焦虑感?
3、您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5、您既往有过相关的精神疾病吗?
6、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7、您的这些症状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在询问完患者的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随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及Hamilton焦虑量表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精神状况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从而了解患者精神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
2、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查看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部位,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检查-其他检查:
1、问卷调查
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事先设置好的问卷,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2、Hamilton焦虑量表
通过此项表格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的症状,以及焦虑的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查,医生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不过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在幼年时期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或询问患者的家庭环境是否过于严厉等。
诊断-鉴别诊断:
幽闭恐惧症需要和正常的恐惧相鉴别:正常人对某些事物或场合也会有恐惧心理,如毒蛇、猛兽、黑暗而静寂的环境等。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综合考虑。
治疗-治疗原则:
幽闭恐惧症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不过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同时应用药物治疗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
药物治疗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疗效迅速,对紧急情境下的强烈惊恐或焦虑很有效。可用于特定的短期目的,如在其他治疗起效之前可以帮助患者参与重要的活动。常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药物。
2、抗抑郁药物
对幽闭恐惧症也会有一定的疗效,适用于有持续性焦虑、紧张的患者,常用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阿普唑仑、劳拉西泮、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需要应用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幽闭恐惧症的预后主要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关,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1、幽闭恐惧症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患者无法乘坐厢式电梯、出租车等。
2、有时幽闭恐惧症还可能会合并或并发其他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等。
预后-治愈性:
在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率:
由于目前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并没有准确的治愈率。
日常-总述:
本病属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家属多关心患者的内心变化,同时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一些密闭的环境或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而患者对这些场所又会产生难以控制的恐惧,容易给患者带来困扰,而这种困扰可能又会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因此患者要学会正确的认识、面对本病,多和医生沟通交流,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同时家属也不要经常逼迫患者处于恐惧的环境中,不正确的脱敏方法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服用舍曲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厌食、失眠、嗜睡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出现相关症状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症状。
2、患者若出现严重的恐惧症状,如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要及时脱离恐惧环境。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定时定量用餐。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由于幽闭恐惧症的病因复杂,目前并没有较好的预防措施,仅能通过一些方法减低发病风险,如:
1、家长尽量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对其过于严厉。
2、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不要让其过分依赖父母。
3、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