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油彩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grease paint dermatitis疾病别名: 演员油...
养生
疾病名称: 油彩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grease paint dermatitis
疾病别名: 演员油彩皮炎
疾病概述:
油彩皮炎(grease paint dermatitis)又名演员油彩皮炎,系指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行业的工作者多为使用油彩化妆而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其发病可能是由于颜料或其中杂质成分原发性刺激作用的结果,也可由于有机颜料的致敏作用所引起,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患者可出现瘙痒、刺痛、色素沉着、痤疮等症状。本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也可自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瘙痒、刺痛、色素沉着、痤疮
主要病因: 物质刺激、过敏反应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斑贴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经治愈后仍可再次发作,患者宜尽可能避免相关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行业的文艺工作者。
病因-总述:
油彩皮炎部分病例是由颜料或其中杂质成分原发性刺激作用导致,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有机颜料的致敏作用所引起,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除油彩外,化妆及卸妆时常用的物品、灯光以及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在油彩皮炎的发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病因-基本病因:
1、颜料中的杂质及某些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中的铅、香精、基油等是致病物质。
2、除油彩本身外,打底油、眉笔、唇膏、定妆粉、卸妆油、粘胡胶(含松香、稀氨溶液)、鼻油灰(造型用),以及卸妆用的肥皂、纸张的质量、卸妆方法,以及室外演出的风吹日晒、大气湿度等刺激,对皮肤发生反应都有一定影响。
3、采用卤钨灯、氙灯、镝灯等新光源作舞台照明时,其中的紫外线并未滤尽,而油彩中的某些颜料、香精多系具光感作用的有机物,在强灯光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作用下,常可导致光感性皮炎或色素沉着。
4、自身过敏体质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病因-危险因素:
1、敏感肤质带妆时间较长或经常化妆但卸妆不彻底;
2、化妆品成分不安全,选用的油彩质量较差;
3、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
症状-总述:
皮损好发于颜面,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瘙痒型、皮炎型、痤疮型、色素沉着型等四种类型,临床表现及发病年龄可有一定差异。
症状-典型症状:
1、瘙痒型
多见。应用油彩化妆后接触部位仅出现瘙痒,灼痛,但无皮疹出现。于卸妆后减轻或消失。
2、皮炎型
多见于青年演员。应用油彩化妆数十分钟后,化妆局部出现刺痒或蚁行感,稍后出现红斑、肿胀,边界不清,以眼周明显。重者可有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以及瘙痒难忍,伴灼痛。轻症者,停止接触油彩1周左右自行消退;反复发生者,愈后部分出现色素沉着。
3、痤疮型
于前额、两颊及下颌部多发,皮损形态与寻常痤疮相似。与油彩中油基的化学刺激有关,停止接触油彩1周左右逐渐消退。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中。
4、色素沉着型
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从艺较久的演员。好发于眼周、额、颊及耳前部皮肤。可见到限局性青褐、红褐、灰褐色色素沉着斑,消退缓慢。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不引起其他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使用油彩或化妆后短时间内出现皮肤刺痛、瘙痒;
2、面部出现红斑伴有肿胀感;
3、额、两颊及下颌部出现痤疮;
4、面部有青褐、红褐、灰褐色色素沉着斑。
以上均需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不适症状需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出现面部皮损部位进行检查,就诊时不要化妆。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或携带药盒,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到现在有多久了?
2、您是否有瘙痒和灼痛的症状?症状缓解或加重的因素有哪些?
3、您出现症状之前接触过什么物质吗?
4、您近期是否更换了新的护肤品或化妆品呢?
5、您是从事什么职业呢?工作中是否需要长时间带妆或使用油彩呢?
6、您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是否是反复发作呢?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可以治愈吗?
4、目前需要如何治疗呢?需要吃药吗?
5、大约多久可治愈?治愈后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使用油彩后出现相应部位皮损时,可就医处理。医生常会对患者皮损处进行体格检查,以明确患者一般情况。并通过斑贴试验判断患者是否为过敏引起,以及寻找过敏原。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多会对患者皮损处行体格检查。多数时候以视诊为主,应注意观察患者皮损大小、位置、部位、形态、颜色等;有时还需触诊,明确患者患处有无触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斑贴试验是将受试物或者受试物配置成的溶液、软膏作为试剂,以适当的方法贴于皮肤,24~48小时后观察局部反应,以判断受试者是否对其产生超敏反应的试验。斑贴试验主要用于寻找致敏原,找出致敏原因,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职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对可疑致病的油彩成分分别作皮肤斑贴试验,可有助于寻找引起皮炎的原因。由于本病的病史及患者职业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多无需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油彩皮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组胺药、维生素C及糖皮质激素对于本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脱离油彩接触后,皮损也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
治疗-一般治疗:
脱离油彩接触,部分患者在脱离接触后一段时间内,皮损可自行消退。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
常用药物为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可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变态反应发生过程。
2、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和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患者皮损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3、维生素C
主要起到抗氧化、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患者症状控制有一定帮助。
治疗-相关药品: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维生素C、地塞米松、强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本病可能反复发作,因此对患者工作有一定影响。
预后-危害性:
部分患者得不到正规处理,或病情反复发作,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影响外观。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关于本病治愈率的有效统计学数据。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停止使用引起油彩皮炎的产品,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帮助身体恢复。同时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油彩皮炎患者常因患处瘙痒、灼痛,影响正常生活;病情反复出现,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影响外貌美观,而引起患者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患者可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继而减轻精神负担、消除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家属可予以患者更多的关爱,理解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可以和患者多交流和沟通,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服用抗组胺、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不良反应,为医师及时调整药物提供依据;
2、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流动水洗脸,选择成分天然、温和不刺激的洗护产品。
2、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应及时洗脸或用温水擦拭面部。
3、定期清洗毛巾,可用开水烫洗后在太阳下暴晒,患者也可用一次性纯棉洗脸巾擦脸。
4、勤剪指甲,避免用手搔抓面部皮肤,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5、患者出门时可佩戴口罩,避免阳光照射,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饮食调理:
油彩皮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同时应注意营养搭配,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青椒、橙子、苹果、猕猴桃等。
3、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
4、多喝水,加速身体代谢,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6、少吃发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预防措施:
1、避免使用劣质油彩,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品牌的油彩。
2、选择成分天然、温和不刺激的洗护产品。
3、不要长时间带妆,皮肤出现刺痛或瘙痒时尽快卸妆。
4、掌握正确的卸妆方法,每天都要进行卸妆,进行皮肤清洁。但不可力度过大,以免擦伤皮肤,降低皮肤的抵抗能力。
5、平时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