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晕血症疾病英文名称: blood phobia疾病别名: 血液恐惧症、爱尔式综合征、艾倪...
养生
疾病名称: 晕血症
疾病英文名称: blood phobia
疾病别名: 血液恐惧症、爱尔式综合征、艾倪尔式综合征
疾病概述:
晕血症(blood phobia)又称血液恐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怖症的一种。目前临床上晕血症的具体原并不清楚,但可能会与患者的遗传因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血液恐怖症的患者会过分、不合理的害怕血液,还会有明显的回避行为,并且本人明知道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是却不能摆脱,十分苦恼。此类患者具体表现为见到血液后会产生晕厥,并且伴有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会突然的意识丧失,除了不能见血意外晕血症患者一般与正常人一样。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见到血液后产生晕厥、心慌、无力、头晕
主要病因: 病因暂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脑CT、脑核磁共振、心理测量、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长期的心理障碍,因此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青年女性多见。
病因-总述:
晕血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由于恐惧症具有较为明显的遗传因素,所以如果家族中有患有血液恐怖症的患者,那么该人的患病率要比普通人高。
2、素质因素
有人认为患者病前性格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等,或者是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易发生恐惧症。
3、生理因素
晕血症患者由于血液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可能就会使患者产生晕厥的现象。
4、心理社会因素
恐怖症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前都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的因素,而晕血症患者大多是由于血液引起了童年的不愉快记忆,从而引起了潜意识的反应而致晕厥。
症状-总述:
患者见到血液而产生晕厥现象,主要表现为头量、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意识障碍,甚至晕厥时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见到血液后头晕、恶心、出冷汗,短期内不能缓解。
2、伴有反复或长期的焦虑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第一次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多久可以缓解?
3、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4、您之前有其他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您做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6、您平时工作压力大吗?
7、您的亲人有没有晕血症?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晕血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尝试什么治疗?
6、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7、治愈的概率大吗?
8、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见到血液后出现晕厥、心慌、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CT、脑核磁共振、心理测量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也是拟定治疗计划和具体治疗措施的依据。精神症状有时可能是躯体疾病的症状或者伴发症状之一,因此通过体格检查来查看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心理测量:医生可通过标准化量表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来评估患者焦虑症状。
检查-影像学检查:
脑CT、脑核磁共振:可以排查脑部是否出现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可能根据典型的病史(长期的晕血史)、临床表现(见到血液以后就会焦虑、紧张、恶心甚至晕厥),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晕血症的患者在急性期应尽量患者患者的症状,同时症状严重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采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和放松疗法。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物
若患者伴有抑郁,可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缓解,常用的药物有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
2、抗焦虑药物
若患者伴有焦虑症状,可选择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治疗-相关药品:
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劳拉西泮、阿普唑仑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当晕血症患者晕血症状较轻时,可以将晕血者由坐位改平卧位,取头低足高位,以确保心脑血液供应,严禁以扶持方法运送患者。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家属可以好好安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轻症晕血也可以给予糖果或糖开水口服,一般在3~5分钟症状会消失。
2、晕血症状较重、意识不清者可以指压人中或合谷穴,然后立刻送往医院,同时医生会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可使晕血者意识迅速清醒,5~10分钟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但面色转正常需要20~30分钟。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尚未十分明确,若疾病进一步进展,发展为慢性过程,预后一般不佳。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2、本病较难治愈,若进展为慢性,则可能长期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一般较难治愈,可通过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见到血液后产生的晕厥现象,可造成病人骨折、颅脑外伤等意外损伤和身心损害,因此家属及患者应加强日常护理。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征
晕血症患者过分、不合理的害怕血液,并且不能自控的回避,不但周边的人认为该现象无法理解,全无必要,有时本人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却不能摆脱,十分苦恼,甚至出现焦虑症状。
2、护理要点
(1)家属与患者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对病人的影响也最大。家属应正确看待患者晕血这一现象,耐心倾听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感受,表达对患者恐惧心理的理解,使之感到被接受、有依靠,而不是被歧视和被拒绝,使其产生信赖感及亲切感。
(2)患者自身应该多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增加对本病的了解,科学、客观的看待晕血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还可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相互鼓励。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2、状态良好时,适当运动,排解不良情绪。
3、家属要积极为晕血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心情。
4、患者再次需要抽血时,家属应陪伴支持患者,多与之交流,问一些轻松的问题来分散注意力,适度遮挡。
饮食调理:
本病对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患者平时应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饮食建议:
定时定量用餐,不要挑食,均衡饮食。
饮食禁忌:
1、不要暴饮暴食。
2、尽量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晕血症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在采血时可以取卧位采血法,但由于健康体检人群采血时间比较集中,现有护理人员及设备往往不能满足体检客户的需求。所以为减少晕血的发生,确保晕血症患者的安全,可以找资深专业的护士进行采血,做到“一针见血、一次达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