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种痘并发症疾病英文名称: complication of smallpox vaccin...
养生
疾病名称: 种痘并发症
疾病英文名称: complication of smallpox vaccination
疾病概述:
种痘并发症(complication of smallpox vaccination),是一种人体在接种减毒痘病毒疫苗后,在其皮肤黏膜上发生的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喷射性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接种部位或全身性皮疹。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皮肤病者,有复发的可能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发热、喷射性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接种部位或全身性皮疹
主要病因: 痘苗中蛋白质引起过敏性发疹、种痘合并细菌感染、首次接种疫苗、种痘引发或加剧其他皮肤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外周血实验室检查、免疫表型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没有及时诊治,病变可能累及到眼部,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若发展为坏疽性牛痘疹,甚至发展为脑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增加。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湿疹患者
在进行接种前,接种者已经患有湿疹或其他的慢性皮肤病。
2、免疫缺陷病人
在进行接种前,已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无论是获得性还是先天性的免疫力低下或缺失的患者。
3、接触接种过痘苗的人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接种过痘苗的患者,容易引发种痘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
4、孕妇
孕期妇女首次种痘可引起胎儿痘疹,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严重时出现死亡。
5、抗生素过敏
痘苗中含有少量的硫酸多粘菌素B、硫酸链霉素、盐酸金霉素和硫酸新霉素,对这些抗生素过敏者要提早预防。
病因-总述:
种痘并发症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引起的,主要为痘苗中蛋白质引起过敏性发疹、种痘合并细菌感染、首次接种疫苗及种痘引发或加剧其他皮肤病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痘苗中蛋白质引起过敏性发疹
多见于再次接种的患者。由于病毒中蛋白质引发机体过敏而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多形红斑型。
2、种痘合并细菌感染
皮肤破溃后,细菌从接种处皮肤伤口进入体内引起,多伴有发热、血常规异常等。
3、首次接种疫苗
由于人体自身免疫的抵抗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外源性的疫苗,并启动防御系统,造成局部注射皮肤处出现皮疹。当人体的兔疫力下降时,首次注射疫苗可能会引起坏疽性牛痘疹。
4、种痘引发或加剧其他皮肤病
如天疱疮、疱疹样皮炎、湿疹或银屑病等,或原有湿疹、银屑病或天疱疮的患者可在接种后加剧。
症状-总述:
种痘并发症的表现主要为脑部症状,如发热、喷射性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可伴发一侧身体无法活动,以及不能说话。还会出现皮疹,可发生在种痘部位附近或波及全身多部位。
症状-典型症状:
1、种痘后多行疹
常在种痘后7~11天出现,2~3天内消退,主要表现为皮肤丘疹、红斑、紫癜、水泡等。
2、种痘后脑炎
多发生在种痘后7~14天,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喷射性呕吐,也可发生神经系统受损后的病理改变,如抽搐、意识障碍等。多发生在首次接种减毒痘苗病毒疫苗者,1岁以下婴儿多见,15岁以上的青少年也可能发生。
3、种痘后脑病
常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潜伏期2~18天。其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抽搐是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可伴发一侧身体无法活动,以及不能说话。
4、全身痘
发生于正常皮肤表面,随血液循环而呈播散性传播,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起痘。
5、移植痘
是发生在皮肤上的一种较常见类型,发生在种痘部位附近或远处皮肤是其最特征的表现,偶尔也发生在眼、口、唇、舌背、鼻、肛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
症状-并发症: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并发脊髓炎、周周神经炎、关节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高热、喷射性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
2、一侧身体无法活动,不能说话。
以上情况出现时须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种痘后皮肤出现丘疹、红斑、紫癜、水泡等;
2、皮损不断扩大,出现感染、化脓;
3、眼、口、唇、舌背、鼻、肛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出现皮损。
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及者需尽快前往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患者可就诊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皮损进行检查,注意着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水疱等皮损是何时出现的?
2、近期皮损有增多吗?
3、您还存在瘙痒等其他不适症状吗?有呕吐、抽搐等情况吗?
4、您有发热吗?体温最高时多少度?
5、您近期有接种过牛痘疫苗吗?
6、您怀孕期有接种过疫苗吗?
7、您周围有接种牛痘疫苗的人吗
8、您还患有其他疾病吗?有进行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我患病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目前怀孕了,对孩子有伤害吗?
9、我回家后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接种减毒痘病毒疫苗后,出现发热、喷射性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接种部位或全身性皮疹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外周血实验室检查、免疫表型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先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并进行对话,判断其言语交流是否有障碍,再为其测量体温,确认有无发热症状,然后会检查患者有无皮疹及皮疹的分布、形态、大小等,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抽取肘关节处的静脉血进行化验,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变化情况,以此来明确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帮助。
2、免疫表型检查
医生会通过检测病变部位中免疫细胞类型,来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引发的皮疹等,是诊断种痘并发症的较高级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取一小部分皮疹组织,通过病理学检测,明确发病皮疹的类型、疾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进行特征性的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此检查是确诊种痘并发症的金标准。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有无怀孕,既往病史、疫苗接种史、过敏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外周血实验室检查、免疫表型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会对种痘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以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再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医生会视情况给予患者静脉输液,以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治疗-药物治疗:
1、氯雷他定
是一种抗过敏常用药,通过抗组胺对抗机体过敏症状,降低过敏带来的血管扩张、瘙痒、皮下出血等。
2、磺胺嘧啶
为常用的治疗感染药物,接种痘苗后机体容易出现感染,选择该药进行预防和控制感染。
3、人血丙种球蛋白
是一种从健康人体的血液中提取的蛋白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免疫力低下或缺失带来的并发症,使机体面对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增强。
4、泼尼松
是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对于重症种痘并发症患者,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是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皮肤病者,有复发的可能性。
预后-危害性:
1、若没有及时诊治,病变可能累及到眼部,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坏疽性牛痘疹,甚至发展为脑炎,其死亡率较高。
预后-自愈性:
少数可以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皮肤病者,有复发的可能性。
日常-总述:
出现种痘反应的患者需要多休息,保持平稳的心态,注意个人卫生,同时需要按照医嘱用药,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部分种痘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患者会出现极大的恐惧,担心会出现不良后果。
2、护理要点
患者及家属都可以主动了解种痘并发症这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在了解到大部分患者可治愈时,会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家属需要多陪伴患者,轻声细语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药量,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症状时须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的患者。
2、患者应多卧床休息,症状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保持平静的情绪,减少能量消耗。
3、发热患者可穿着棉质、宽松的衣服,出汗后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4、及时给患者修剪指甲,避免自己抓破皮疹。
5、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日常-病情监测:
当患者原有症状加重,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时,家属应及时携患者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皮肤病者,有复发本病的可能性。当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抽搐等情况时需尽快就医。
饮食调理:
种痘综合征综合征患者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均衡,补充能量,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饮食建议:
1、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三餐定时。
2、适当多吃肉类、蛋类、新鲜水果蔬菜、奶类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3、适当多饮水。
饮食禁忌:
1、少食煎烤、油炸食品。
2、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3、戒烟、酒。
预防措施:
1、已经患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种痘之前应做好复查工作,等医生评估合格后再进行接种。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种痘前需要先提高自身免疫力,必要时可按照医嘱注射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
3、种痘后应保持皮肤创面的干净、卫生,防止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4、孕期避免接种,如必须接种,需咨询医生进行评估。
5、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澡,定期更换床品。
6、健康作息,规律饮食,加强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也可降低种痘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