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中毒性巨结肠疾病英文名称: toxic megacolon,TMC疾病别名: 中毒性结肠...
养生
疾病名称: 中毒性巨结肠
疾病英文名称: toxic megacolon,TMC
疾病别名: 中毒性结肠扩张
疾病概述:
中毒性巨结肠(toxic megacolon,TMC)又称中毒性结肠扩张,是各种炎症性肠病、细菌性肠病和病毒性肠病等的一种致命并发症,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者常有腹痛、腹泻、血便、发热、心动过速等表现。该病起病急,发展快,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腹痛、腹泻、血便、发热、心动过速
主要病因: 炎症性肠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X线、腹部CT、软式乙状结肠镜
重要提醒: 中毒性巨结肠是结肠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整体发病率尚不确切,有报道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率为1.6%~13.0%,克罗恩病患者中为1.0%~7.8%。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假膜性结肠炎的患者。
病因-总述:
中毒性巨结肠常并发于各种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沙门菌性肠炎、志贺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等,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为最常见。此外,某些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如止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某些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和非固醇类消炎药等,以及全结肠镜检查等也可诱发本病。
病因-基本病因:
中毒性巨结肠是炎症性肠病引起的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一氧化氮、内毒素、某些炎症介质等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过度产生的可溶性炎症介质抑制了结肠肌的张力,刺激肠壁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结肠平滑肌层松弛。
症状-总述: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肠炎的症状,即腹泻、脓血便或血便,同时伴有腹部绞痛和腹部气胀。此外,患者还可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中毒性症状。病情持续得不到控制时,可出现腹膜炎、急性穿孔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症状-典型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包括持续腹胀、腹痛,有些患者甚至每日排血便数十次。
2、全身中毒表现
患者常有发热,体温通常>38.6℃;心动过速,一般>120次/分,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精神、意识障碍。
症状-并发症:
1、腹膜炎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烧等,情况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全身出现中毒性反应。
2、急性穿孔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及肠鸣音消失。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突发剧烈持续性腹痛。
2、持续性腹泻。
3、排柏油样黑色粪便,甚至大量便血。
4、患者突然无力,晕倒,面色苍白,脉搏细弱。
5、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情况建议及时拨打120或送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
2、患者大便长期有黏液脓血的异常表现。
3、患者持续或反复出现腹痛。
4、伴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5、伴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6、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并提前预约挂号。
2、最好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医生进行腹部触诊。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考虑进行肠镜检查,注意提前咨询预约,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哪里不舒服?有这种情况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下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
4、您有炎症性肠病吗?
5、您有服用止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某些抗抑郁药等药物吗?
6、您有进行结肠镜等检查吗?
7、您还有其他的疾病吗?
8、您的饮食习惯怎么样?
9、您有进行过治疗吗?治疗过程怎么样?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这些症状?
3、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呢?治疗后能痊愈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8、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9、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血便、发热、心动过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异常体征。然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X线、腹部CT、软式乙状结肠镜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测量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频率,了解基本生命体征,并进行腹部触诊、听诊,判断腹部有无压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异常。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及严重程度。患者常可发现体温升高、心跳过速、低血压,腹部膨隆,有压痛和触痛,当伴有腹膜炎时还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听诊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观察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中的血细胞计数,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患者常可见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血钾降低、低蛋白血症。
检查-其他检查:
软式乙状结肠镜看到结肠黏膜广泛病损和肠壁上众多的深溃疡,以及溃疡边缘黏膜的脱落即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腹平片除了可见积气扩张的结肠外,还可见肠黏膜不规整,结肠袋消失,肠壁增厚。如见到黏膜岛症和小肠扩张往往提示应行急诊手术。X线平片检查一般每日1次,直到结肠扩张的直径变小或准备手术。
2、腹部CT
腹部CT不仅可以了解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可以判断疾病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一些亚临床的结肠穿孔和腹腔脓肿。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腹痛、腹泻、血便、发热、心动过速等症状,腹部X线平片证实结肠扩张,直径至少大于6厘米,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肠梗阻
由于神经抑制、毒素刺激或肠壁平滑肌本身的病变,导致的肠壁肌肉运动功能紊乱,即假性肠梗阻。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状,与中毒性巨结肠表现相似,但一般无结肠炎症表现,也不伴毒血症。
2、先天性巨结肠
由于结直肠远端缺乏神经细胞控制,无法正常蠕动、排便,使得婴幼儿发生便秘、梗阻、腹胀。随着粪便在肠道内蓄积,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引发重症感染或营养不良。本病有遗传倾向,且一般没有结肠炎症表现,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及病史一般可做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中毒性巨结肠的治疗目的在于迅速去除病因和诱因,防止结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停用可能诱发本病的药物、胃肠减压、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一般治疗:
1、中毒性巨结肠早期需要严密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血流动力学改变,定期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尤其要注意低钾、低蛋白血症。腹胀、腹痛持续加重者,每12小时摄腹部平片。
2、避免一切人为的诱发因素,如内镜检查、钡灌肠以及应用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药物。
3、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应立即禁食,使肠道处于休息状态,并置入鼻胃管,抽吸气体及液体,以降低胃肠压力,缓解结肠扩张,直到患者体征及病情改善。
4、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需进行大量补液、输血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尽量给予肠外全营养。
5、中毒症状已得到控制而结肠持续扩张的患者应间断地转动体位或肘膝卧位,有利于结肠气体排除和减压。
6、中毒性巨结肠非手术治疗患者48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压缩肠内气体,减轻结肠扩张,改善粘膜循环及氮的弥散度,有助于改善病情。
治疗-药物治疗:
1、激素
针对不同的病因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炎症反应。炎症性肠病所致的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宜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亦可给予甲泼尼松龙。
2、抗生素
中毒性巨结肠常需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败血症及结肠穿孔所致的腹膜炎。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首先停用有关抗生素,并给予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
3、其他
(1)静脉滴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有助于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
(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氢化可的松、甲泼尼松龙、甲硝唑、万古霉素、肝素
治疗-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结肠持续扩张。
(2)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
(3)内科治疗失败。
(4)并发穿孔和出血。
2、手术方式
多选择结肠亚全切除及回肠造口术,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患者情况不允许结肠切除或切除困难时,可先行回肠造瘘术,必要时行二期结肠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约50%的患者内科治疗有效,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本病死亡率较高,一般未发生穿孔早期手术者比穿孔后再手术者死亡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合理的内科治疗、及时的外科干预以及较好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预后-危害性: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迟迟得不到改善,可影响全身多个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能够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能够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坚持长期用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频繁的腹痛、腹泻影响到睡眠,疾病的反复发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可造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忧虑,对疾病预后感到悲观。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和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
(2)患者平日宜积极和家属和朋友多进行沟通,可以寻找病友,分享治疗经验,互相鼓励,提高信心。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
2、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舒适的休养环境,安静舒适,湿度适宜。
2、严重腹泻患者,便后应用温水充分清洗肛门,并用柔软的卫生纸擦干,避免反复腹泻后肠液对肛门的刺激。
3、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重体力活动。
4、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染。
5、适度体育锻炼,可以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节奏和缓的非竞技体育项目。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卧床休息,术后2天可在他人协助下进行床边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4h后可开始尝试饮水,如无不适,可进食米汤、蔬菜果汁、鱼汤、牛奶、蛋白粉加碳水化合物等。48~72h开始鼓励低纤维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稀饭、蛋羹、面条、豆腐脑等,逐渐过渡到普食。忌油腻及辛辣食物。
3、进行肛门功能训练,如缩肛训练(吸气时收缩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呼气时放松)、排便反射训练(按患者术前排便时间和习惯,无论有无便意均定时如厕排便)、提肛运动(下蹲时放松肛门,站立时用力缩紧肛门)。
4、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如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急性期可能需要禁食,进行胃肠外营养,康复期饮食应保证足够的营养。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热量、少渣少纤维饮食为主。
2、急性发作期,应少食多餐,以便于吸收的半流食为主,如蛋羹、粥等。
3、可选用优质蛋白含量丰富的蛋类、鱼肉、瘦肉等制成软而少油食物,以保证机体营养所需。
4、患者肠道蠕动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水果可蒸熟去皮后食用。
5、定时定量控制饮食。
饮食禁忌:
1、严禁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2、戒烟酒。
3、忌服用乳制品、牛奶、咖啡、海产品及巧克力等易引起肠道炎性反应的食物。
预防措施:
中毒性巨结肠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几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刺激。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4、积极治疗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沙门菌性肠炎等。
5、减少全结肠镜等可能诱发本病的医疗操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