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疾病英文名称: metastatic cutaneous calcino...
养生
疾病名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
疾病英文名称: metastatic cutaneous calcino
疾病概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metastatic cutaneous calcino),是由于钙、磷代谢障碍,使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不溶性钙盐沉积于皮肤内或皮下组织而产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色丘疹,其质地坚硬,可挤出白色颗粒物,还有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的结节状斑块,部分患者的大关节附近会出现皮下结节,随结节增大可出现波动感。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减轻多数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害,但对于合并骨髓炎或癌转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质地坚硬的白色丘疹、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的结节状斑块、皮损可挤出白色颗粒物、大关节附近出现皮下结节伴有波动感
主要病因: 高钙血症、高磷酸血症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清钙磷测定、甲状旁腺素测定、维生素D测定、肾功能测定、骨密度测量、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钙沉积可累及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血管,可能会出现血管的闭塞和栓塞性溃疡。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摄入过多钙、磷、维生素D的人群。
2、患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人群。
3、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营养不良的人群。
病因-总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主要是由于机体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高钙血症和高磷酸血症,导致不溶性钙盐沉积于皮肤内或皮下组织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高钙血症
血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常见于摄入过多钙制剂或维生素D,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磷减少而血钙增多,骨的钙盐被过分吸收,而致骨质疏松,钙盐则沉积于其他组织器官。
2、高磷酸盐血症
血磷酸盐含量过多,常见于摄入过多含磷酸盐药物或服用过量维生素D增加肠内磷酸盐吸收。高磷酸盐血症合并代偿性血钙浓度降低,因甲状旁腺素分泌主要受血钙水平调节,血钙浓度降低就会刺激甲状旁腺分泌,从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骨中吸回钙和磷,骨的矿物质排出过多可引起转移性钙沉着。
症状-总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的主要表现为白色丘疹,其质地坚硬,可挤出白色颗粒物,还有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的结节状斑块,部分患者的大关节附近会出现皮下结节,随结节增大可出现波动感。
症状-典型症状:
1、丘疹
多呈白色,质地坚硬,可挤出白色颗粒物。
2、结节状斑块
多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可挤出白色颗粒物。
3、皮下结节
主要在大关节附近,质地坚硬,少数较大,可随着结节增大出现波动感。
症状-并发症: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并发血管闭塞和血管栓塞性溃疡。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表面出现白色丘疹,可挤出白色颗粒物;
2、皮肤可见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的结节状斑块;
3、关节处出现结节,有时出现波动感。
以上均需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异常需就诊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和就诊卡。
2、医生需要对皮损处进行检查,患者需要穿着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3、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相关血液检查,患者需要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以及化验单。
5、近期若使用过药物进行缓解,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7、患者可以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您的皮疹出现多久了?
3、您近期有没有服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
4、您有没有甲状旁腺亢进病史?
5、您有没有慢性肾衰病史?
6、您有没有骨髓炎病史?
7、之前治疗过吗?疗效怎么样?
8、最近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了什么病?
2、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原因是什么?
3、经治疗后我的皮疹可以消退吗?
4、这个病有没有传染性?
5、我一直吃的维生素D,现在要停药吗?
6、治疗这个病是吃药还是手术?
7、这个病会复发吗?
8、平时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质地坚硬的白色丘疹、呈线形或对称性分布排列的结节状斑块、皮损可挤出白色颗粒物、大关节附近出现皮下结节伴有波动感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血清钙磷测定、甲状旁腺素测定、维生素D测定、肾功能测定、骨密度测量、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先观察患者的身上有无皮损及皮损的分布、大小、性质等,再用手轻轻挤压,确认是否有白色颗粒物被挤出。若出现结节,还会对其进行触摸,判断具体硬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钙磷测定
注意抽血前一天避免食用油腻、高蛋白类食物,忌饮酒。该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高钙血症或高磷酸盐血症。
2、甲状旁腺素测定
注意检查前2~4周需停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等;服用含碘药物或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也会对该指标造成影响。需空腹检查。可帮助排查病因。
3、维生素D测定
有长期服用维生素D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该项指标。
4、肾功能测定
临床常用指标是血清尿素、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酸等。肾功能检查异常,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对于原发病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5、骨密度测量
通过骨质对X线的吸收量计算数值,间接反映骨质密度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是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该检查对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及其他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的发生、诊断、判断预后及随访观察等有重要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选取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获取皮下组织标本,同时取正常皮肤作对比。病理检查典型表现为皮下组织呈大块钙沉积,真皮内侧为小的颗粒状沉积,可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既往疾病史、饮食习惯、用药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清钙磷测定、甲状旁腺素测定、维生素D测定、肾功能测定、骨密度测量、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转移性皮肤钙化病的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方法进行治疗,用依地酸二钠降低血钙浓度和氢氧化铝凝胶减少机体对磷的吸收;对于局部单个损害,医生会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治疗-药物治疗:
1、依地酸二钠
可与钙离子结合,降低血钙浓度,用于治疗钙过量沉着性疾病。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血钙下降过快引起的肌肉震颤、抽搐等不良反应。
2、氢氧化铝凝胶
氢氧化铝可妨碍磷的吸收,适用于伴高血磷的患者。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而且该药不可连续使用超过7天。
治疗-相关药品:
依地酸二钠、氢氧化铝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视情况对局部单个皮损进行手术切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减轻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害,但对于合并骨髓炎或癌转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钙沉积可累及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血管,可能会出现血管的闭塞和栓塞性溃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减轻对多数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害。但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预后较差。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患者日常需做好皮肤护理工作,避免外伤,同时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者改变剂量,注意监测服药之后不适症状是否减轻。
2、当出现腹痛、呕吐、肌肉震颤等情况时须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外伤。
2、不可擅自挤压患处,以免造成感染。
3、可穿着宽松、舒适以及面料柔软的衣物,防止摩擦患处。
4、日常需做好防晒工作,尽量穿着长袖、长褂,避免太阳直射。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复查,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清钙磷测定、甲状旁腺素测定、维生素D测定、肾功能测定、骨密度测量等检查,复诊当天抽血前不要进食。
饮食调理:
转移性皮肤钙化症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中需要减少钙剂摄入,伴高磷酸血症患者应避免高磷食物摄入。
饮食建议:
患者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丝瓜、黄瓜、冬瓜、银耳、百合、苹果、西瓜等。
饮食禁忌:
1、尽量减少含钙丰富的牛奶、豆制品、虾等食品摄入。
2、限制含磷高的饮食,如肉类、蛋、鱼类、味精、乳制品、粗粮等。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饮食宜合理,不要过多的摄入含钙量高的食物,如虾皮、奶制品、豆制品。
2、烹饪调味时,减少味精、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磷的摄入。
3、不要过度补充维生素D,避免长时间日晒。
4、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