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自体敏感性湿疹疾病英文名称: autosensitizationeczema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自体敏感性湿疹
疾病英文名称: autosensitizationeczema
疾病别名: 自体敏感性皮炎、自家敏感性皮炎、自身湿疹化
疾病概述:
自体敏感性湿疹(autosensitizationeczema),又称自体敏感性皮炎、自家敏感性皮炎、自身湿疹化等,是在有原发病的情况下,因受到不良刺激或护理不当,而使原有皮损加重,并导致机体将某些物质视作抗原,从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原有湿疹加重,广泛出现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以及剧烈瘙痒,严重者伴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其皮损可得到控制,瘙痒也有所改善,降低了继发感染的概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原有湿疹加重、小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剧烈瘙痒、表浅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
主要病因: 有原发病的患者因不良外界刺激或对皮损处的护理不当而引起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试验
重要提醒: 若忽视治疗,患者原有的湿疹会不断加重,在其他部位出现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剧烈瘙痒,时有灼热感,迁延难愈,影响其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既往有过敏史的人群和婴幼儿较多发。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一般好发于夏季。
病因-总述:
自体敏感性湿疹主要病因是由于有原发病的患者因不良外界刺激,或对皮损处的护理不当,使机体将某些物质视作抗原,从而诱发本病。
病因-基本病因:
1、不良外界刺激
是自体敏感性湿疹最主要的病因,如使用刺激性药物引发原有皮损加重,或因剧烈瘙痒而用力搔抓皮肤,都能使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的某些物质敏感性增高,将其误认为抗原,从而导致免疫反应,诱发本病。
2、对原有皮损护理不当
如有原发病的患者对原有的皮损护理不当,如创面被污染、皮屑堆积等,均可引发细菌感染,导致组织分解产物、细菌产物被机体作为抗原吸收,使皮损加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皮肤炎症反应。
病因-危险因素:
1、皮肤病
患者原来就有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足癣继发感染、外伤性湿疹等,皮损护理不当时,易诱发自体敏感性湿疹。
2、手术史
有手术病史的患者,若手术切口未愈合、术后切口护理不当,易发展成自体敏感性湿疹。
3、外伤史
有创伤、烫伤的患者,伤口未愈合或护理不当时,容易发展成自体敏感性湿疹。
4、过敏史
既往有过敏史,尤其是对某些药物过敏的患者,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或对食物过敏,常见有海产品、花生、芒果等,均可诱发自体敏感性湿疹。
症状-总述:
本病最早期的表现为原有湿疹加重,随后出现散在或群集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伴有剧烈瘙痒,皮损多呈对称分布,可相互融合,部分患者可伴发表浅淋巴结肿大,重者有全身不适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湿疹
是自体敏感性湿疹早期出现的症状。常于发病之前在大腿内侧等部位出现湿疹,呈多形性,其表面湿润,分布较为对称,在发病后加重。
2、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
丘疹是凸出皮肤表面、形如小山丘的疹子,直径一般小于0.5厘米。丘疱疹是在丘疹的顶部生出的水疱。水疱是凸出于皮肤表面,里面含有液体,液体清透。而脓疱是与水疱的形态相似,但里面的液体浑浊,或呈黄色。这些皮损一般多散在或群集分布,最常见于四肢内侧,尤其以下肢为甚,其次为躯干及面部,可广泛波及到全身,各种皮损之间能相互融合。
3、皮肤瘙痒
剧烈的瘙痒是自体敏感性湿疹的典型症状。
4、其他
部分患者可伴有表浅淋巴结肿大,以及周身不适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并发症: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并发皮损继发感染、全身过敏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丘疱疹,有渗出倾向,瘙痒明显。
2、湿疹合并感染,出现化脓、黄色结痂或发热等。
3、皮疹范围扩大,其它部位也出现类似皮疹。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于皮肤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有不明红疹,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红疹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何时开始出现的?
2、随时间推移,红疹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除红疹,您是否还伴有瘙痒、发热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喝过或涂抹过药物吗?什么药物?
7、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8、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使用药物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红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治愈后会影响皮肤美观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原有湿疹加重,出现小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以及剧烈瘙痒、表浅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试验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先嘱患者脱下衣物,观察其有哪些部位出现了皮损,再检查患处皮肤损伤的面积、性质、形态、颜色、有无痂屑、皮肤表面是否湿润等,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直接观测到患者白细胞数值,了解其机体内有无炎症及炎症的严重程度,而机体过敏时,嗜酸性粒细胞值会升高。
2、细菌培养试验
当患者局部皮损严重,或继发感染时,可以取皮损的局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的致病菌,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基本情况,如既往病史、过敏史、外伤史、手术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试验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主要会采用药物方法对自体敏感性湿疹的患者进行治疗,一般分为外用和内服药物。对于外伤和手术后引发本病的患者,可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硼酸溶液、生理盐水冷湿敷:用于局部有渗液时,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出。
(2)呋喃西林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冷湿敷:适用于局部继发感染时,起到消毒、防腐的作用。
(3)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急性皮损的局部外用治疗,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4)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如地塞米松霜、氢化可的松霜,主要用于局部无渗出,干燥以后,起到消炎、抗过敏的作用。
2、内服药物
(1)钙剂和维生素C:如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片等,主要起抗过敏作用。
(2)抗组胺类药物:比如咪唑斯汀、地氯雷他定等,主要起到抗过敏作用。咪唑斯汀相较地氯雷他定而言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更强,副作用少,因此当自体敏感性湿疹合并细菌感染时,首选咪唑斯汀。
(3)抗生素:用在皮疹泛发且继发感染时,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如青霉素、头孢类等,使用前需做皮试。
(4)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用于病情严重、皮疹泛发者,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过敏。
治疗-相关药品:
硼酸、生理盐水、呋喃西林、高锰酸钾、炉甘石、地塞米松、氢化可的、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咪唑斯汀、地氯雷他定、青霉素、泼尼松龙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其皮损可得到控制,瘙痒也有所改善,降低了继发感染的概率。
预后-危害性:
若忽视治疗,患者原有的湿疹会不断加重,在其他部位出现小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等,并剧烈瘙痒,时有灼热感,迁延难愈,影响其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缓解或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自体敏感性湿疹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自体敏感性湿疹患者由于疹痒严重,使患者心情烦躁,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病程长、泛发全身的患者,大多失去信心,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家属及朋友应积极劝导,帮助缓解不良情绪,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服用抗组胺、激素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不良反应,为医师及时调整药物提供依据。
2、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
日常-生活管理:
1、自体敏感性湿疹患者的房间应该加强通风,使空气保持新鲜,并且室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度20℃左右,湿度40%以上宜。
2、皮肤护理
(1)患者应该勤换衣物和被褥,并充分保持湿疹部位干燥、清洁。
(2)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
(3)不随便使用刺激止痒药物。搽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4)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皮损,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可使用冷湿敷;感觉瘙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其他
(1)内衣应全棉,勿过度保暖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调理:
自体敏感性湿疹患者饮食应以清热利湿为主,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营养。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原发病禁忌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
3、多吃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葡萄、黄瓜、胡萝卜、香蕉、萝卜、苹果、绿叶蔬菜、胡萝卜等。
4、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如鸡肉、瘦肉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
2、少吃发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6、避开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花生、芒果等。
预防措施:
1、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并对相关性疾病进行及时治疗。
2、使用温和无刺激的香皂或护肤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减轻对皮肤刺激。
3、手术或创伤后,应遵医嘱复查,日常应注重创面及附近皮肤清洁。
4、注意日常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